文物保护
072022-03
明初琉璃技术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低温铅釉技术始现于战国时期的北方地区,之后在唐三彩、宋辽三彩以及元代琉璃构件中大放光彩。低温琉璃构件被用作宫殿建材始于北魏时期,封建政府直接管理琉璃建材之烧造
072022-03
中国近现代砖石建筑保护修复的前沿技术
表皮是建筑和建筑的外部空间直接接触的界面,承载了各保护宪章所要求保护的绝大部分的真实性,也是建筑本身的历史所在,更可直观反映砖石质建筑的病害及需要修复的内容和程度
042022-03
中原出土印太珠见证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
西汉在征服南越国之后,汉武帝派 黄门译长 下南洋,正式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尽管古代文献记载了相关贸易活动,但中原地区考古出土的能够反映海上丝绸之路早期贸易的实物证据
032022-03
微损评估饱水木质文物物理力学性能新技术
饱水木质文物的保存状况评估是其科学保护的前提,物理力学性能是其中重要的评估指标。然而由于化学、生物等多重因素造成的降解,饱水考古木材通常具有较高的糟朽程度和复杂的
012022-03
上海这些老建筑被“平移”过,你知道吗?
保护历史遗迹等于收藏了上海曾经的珍贵岁月。在城市发展变化中,不少老建筑,依靠平移这个大招,保留下来,并且焕发了新生。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上海那些移动过的建筑吧! 上海
252022-02
暴雨过后,戚城遗址会盟台夯土建筑的快速修复
夯土,是人类的伟大发明,自新石器时代开始流行,一直延传至今,广泛用于各类建筑的基础处理以及墙体的建设。古代夯土建筑更能代表当时的文明发展高度,所以,其在现代考古和
252022-02
北伐军新编二师驻地旧址保护与利用
江西吉安,是一座散发着红、绿、古三色的城市。星罗棋布的革命旧址与高楼大厦相映成趣,愈发透着历史悠悠的气息。北伐军新编二师驻地旧址(九打吉安红四军军部旧址)就坐落在
252022-02
考古遗址保护与当地居民关系的伦理思辨
保护考古遗址的目标之一,是在实现遗址本体有效保护的基础上,促进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考古遗址往往具有较大的空间分布,并多被叠压于现代人类活动区域之下,因而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