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

  • 312022-03

    内蒙古哈民忙哈遗址房址内人骨埋藏原因辨析

    内蒙古科左中旗哈民忙哈遗址引人瞩目的原因之一,是在一些房址中发现了较多的人骨遗骸[1]。经统计,2010~2012年发掘的房址中共有10座埋有人骨,最小个体数应大于183具[2]。对该遗址

  • 302022-03

    没有修持者的宗教仪式?瑞光寺塔里的11世纪初陀罗尼印本

    没有修持者的宗教仪式? 瑞光寺塔里的11世纪初陀罗尼印本 文ˉ汪悦进(Eugene Wang)ˉ译ˉ 杨 钧 ˉ校ˉ李清泉 【内容摘要】 这篇论文探讨视觉图像在宗教仪式环境中的功用。 [1] 从一开

  • 302022-03

    邹建达 吴剑锋:档案文献中的清代滇缅贸易

    关于明清时期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之间的贸易交往,有学者提出丝绸之路陆上南向高山之路及西南丝路之路的概念,并认为相关研究比较薄弱。 确实,清代滇缅之间就存在广泛的贸易,

  • 292022-03

    世界遗产保护中缓冲区的作用研究 ——以良渚遗址为例

    摘要: 世界范围内遗产保护观念的变化推动了遗产缓冲区作用的不断强化。 随着遗产地的建设加剧和各种可能的动态因素增加,遗产缓冲区的作用变得越来越突出。 缓冲区保护管理的

  • 292022-03

    木炭考古解读古代新疆军事设施的薪材利用及植被生态

    烽燧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军事报警设施,利用烽烟传递讯号是其重要特征。所谓烽燧一词,颜师古注引曹魏孟康云:烽如覆米䉛,县著契皋头,有寇则举之;燧,积薪,有寇则燔然之也。

  • 282022-03

    澳门赵家大屋修复活化的对策建议

    赵氏家族作为澳门早期华人望族之一,在本澳的政治、文化和教育方面增添了诸多亮色,其家族成员的家国情怀,堪称澳门华人社会的典范。而赵家大屋就是十九世纪中晚期赵氏族人在

  • 282022-03

    杂志精选| 甘肃宁县石家墓地出土棺饰遗存相关认识

    甘肃宁县石家墓地出土棺饰遗存相关认识 文 图 / 王永安 石家墓地 M39 出土凤鸟、夔龙组合铜翣 两周时期是中国礼制文化的重要形成期,丧礼是两周礼制的核心内容。以丧礼中棺饰来论

  • 282022-03

    环境保护对纸质文物的重要性

    什么是文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文物看作是文化财产,印度、希腊认为是古物,西班牙认为是历史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第17届大会上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