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列宣教

  • 252023-06

    如何快速找到专业的文物照片

    考古研究与写作,离不开考古材料的积累。考古学研究的结论,离不开一定数量的样本所阐释的客观规律、材料功能和历史内涵。所以,怎样在收集材料上积露为波、聚沙成塔,是考古

  • 252023-06

    是什么击碎了屈原对楚国的最后一线希望?

    公元前329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一代雄主楚威王去世,其子楚怀王即位;另一件是魏国人张仪来到秦国,不久成为相国。这两件事为以后中国历史的发展埋下了深远的

  • 252023-06

    翰林院为何成为大明官员进步的快车道?

    翰林院是为国储才。储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在较长时间内,在朝廷有意识地培养下,通过接触顶级信息、人才、事务,并静下来思考、学习、锻炼、交流等,避免因沉沦琐碎事务而失

  • 252023-06

    张勃:端午龙舟竞渡习俗至迟出现于唐代考——兼谈民俗史研究中史料的搜集与

    竞渡是我国重要的习俗活动,也是端午节期间重要的习俗活动。关于竞渡习俗的源起,民间传说多将其与纪念屈原相联系,学术界则不以为然,并提出不同的观点。比如江绍原认为端午

  • 252023-06

    温珊珊:GIS与数字时代的罗马史研究

    地理环境和空间位置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基础,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则为历史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自20世纪60年代首次投入使用以来,依托于

  • 252023-06

    吴凌杰 | 走向五礼:汉唐之际正史“礼”类典志的变迁与意义

    (图源:中华古籍资源库) 自《史记》开始,志逐渐成为纪传体正史重要的组成部分。志之难修,向来为学者所认同。对此,刘节解释道:(纪传体)以书志为最难作!因为这一部分包

  • 252023-06

    中国古建筑文化与当代建筑文化的结合

    中国古建筑文化 在五千年的历史演变进程里,不管是肃穆的寺庙、各式各样的民宅、静谧的园林,还是庞大的宫殿等中国古代建筑,都凭借其特有的语言形式,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留下了

  • 252023-06

    浅谈穿斗式木结构的分类

    前言 木结构在我国是古建筑的主要建筑形式,这是众所周知的,结合宋代的《营造法式》[1]和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2]对古建筑木结构的分类的记载,我国当代的学者专家们一般认为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