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守正创新 凝聚红色动力——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让红色文化“活”起来

字号:T|T
2023-08-17 08:54 来源:文物之声

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以下简称纪念馆)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为了更好地展示和增强文化自信,一直坚持以红色文化为引领,充分挖掘文物的红色资源,在社会教育、公众服务、文化产业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与探索。

 

利用特色资源,打造红色精品

“八七红色教育课”是纪念馆为更深入地挖掘本馆红色文化内涵,以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为主要内容,遵循“重参与、重体验、重过程”的教育原则,具有延续性且形成系列的爱国主义教育课程。该系列课程进一步丰富了纪念馆的爱国主义教育形式,进行分众化策划与实施,其中《红色油纸伞》是纪念馆结合中华传统节日、时事热点推出的爱国主义教育课程,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载体,让少年儿童在互动与实践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弘扬民族精神,让红色文化入脑、入心;《慢慢五千年 悠悠古文化》向青少年普及我国的文化遗产知识,激发少年儿童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和热爱之情;《寻迹红色武汉 聆听革命回响》《追溯武汉英雄的城市》《武汉之眼·汉口老街记忆》《指尖上的红色记忆》等让少年儿童更深入地理解红色文化内涵。系列精品课程让少年儿童在聆听、表达、交流与实践中获得知识,引导他们坚定理想信念,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家国情怀。

 

图片

八七红色教育课《红色油纸伞》

 

构建“云端”共享,传播红色文化

新时代以来,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线上的“云平台”为红色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多可能,“云展览”成为纪念馆展览服务的新形态。纪念馆利用数字网络、融媒体技术整合本馆红色文化资源,创新传播语态,积极打造线上“云展厅”,先后制作推出“伟大的历史转折——八七会议历史陈列”“展示初心的红色征程——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40周年专题展”“薪火相传——武汉文博事业70周年”VR全景展览,多维度展示纪念馆的红色文物、红色故事,最大限度地发挥纪念馆的社会教育职能,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深程度上,满足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云展厅”的建设是纪念馆创新工作的一大亮点。自上线以来,总点击量超过40万次,转载人数超过3万人次。“云展厅”的建设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丰富了红色教育的形式与内容,为红色教育注入了崭新活力,让观众们能随时随地“走进”纪念馆,回顾党的奋斗历程,接受红色文化洗礼。

 

挖掘红色资源,助力融合创新

优秀的红色文创不仅是了解党史的一扇窗,也是建立情感联系的一座桥。历史深处的家国情怀、文物背后的赤子之心是红色文创的闪亮底色。纪念馆积极研发文创产品,推出“八七印记”主题系列文创,从红色资源中提取典型元素,凝聚艺术形象,以设计语言讲述红色故事,传递红色能量。

 

“八七文物藏品明信片”以纪念馆珍贵文物图片为依托,甄选纪念馆馆藏文物,包括馆藏国家一级文物《邓小平题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题字,馆藏二级、三级文物以及纪念馆本体建筑,介绍文物背后的故事,以特有的怀旧设计聆听“历史的声音”,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八七书签套盒”以纪念馆馆标、本体建筑以及纪念馆基本陈列中的重要内容为元素进行创意设计。套盒里表附硫酸纸一张,呈现纪念馆简介、会址复原图片以及馆内基本陈列中的“时间墙”。套盒内有印着馆标的手账本、黑檀笔、黄铜直尺书签,并融入不同的红色元素,关联红色故事,传递弘扬红色精神。“奋斗吧!少年”八七卡通系列文创以革命时期的爱国青年为形象,讲述了在风雨如晦的革命年代,青年的觉醒,点燃了民族复兴的星星之火,谱写了可歌可泣的青春赞歌。

 

为进一步筑牢思政课程主阵地、社会实践大阵地、网络空间新阵地,纪念馆将“奋斗吧!少年”八七卡通系列文创进行线上、线下同步推出。针对广大青少年群体,设计IP形象“小七”“小八”,并推出“小七小八的日常”微信表情包,包括“不忘初心”“为人民服务”“奋发图强”“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等动态表情。同时,该系列融入线下文创开发利用,推出“八七卡通钥匙扣”“八七卡通学习袋”等创意精品;融入八七红色教育课,走进武汉市80余所中小学,深受师生们欢迎和好评。“奋斗吧!少年”八七卡通系列文创通过活泼有趣又极富内涵的卡通形象讲述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将红色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使红色文化可知可感、可亲可近,激发青少年主动学习、探寻革命历史的兴趣。

 

未来,纪念馆将持续从革命传统中汲取力量、从革命文化中汲取滋养,充分挖掘革命文物的丰富精神内涵,把革命文物保护好利用好,让革命文物“亮”起来、“活”起来、“热”起来。打造便民、多元、共享的红色实践阵地,挖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文化,拓宽宣传平台、创新教育形式、传承红色基因,抒写时代佳作。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