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列宣教
252025-07
故宫院刊 | [加]沈辰:全球视野下文物流失的历史追溯与现实回归
人类文明的遗产,本应属于其孕育与诞生的土地。然而,在殖民扩张、战争掠夺与非法贸易的阴影下,众多珍贵文物被迫流散世界各地。从中国敦煌的经卷到非洲贝宁(Benin)的青铜器
252025-07
科技馆古代科技展览的特点和教育价值——关于中国科技馆“华夏之光”展厅的
导 读 科技馆的古代科技展览是以科学中心模式运作的传统科技教育设施,具有人文性、科学性和参与性等特点。这使科技馆的古代科技展览至少具有两点独特教育价值,一是全面展示
242025-07
沉浸式案例解析丨国内沉浸展演的“东方美学与叙事”逻辑
沉浸式展演是以激发五感互动,创意感官为核心的沉浸体验,代表业态包括沉浸式新媒体艺术展和沉浸式光影夜游等,国外的成功案例有teamLab无界美术馆等。沉浸式展演的叙事深度、互
242025-07
博物馆数字化建设要坚持“五个维度”
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提出支持各地打造超高清、沉浸式、互动式演绎新空间和数字展览新空间。3月,新修订的文
242025-07
食在博物馆,饮食体验如何激活文化记忆?
242025-07
苏州船菜的“风雅颂”
苏州船菜的风雅颂 原创 潘慕白 苏州园林研究所 2025-07-24 06:59:37 江苏 手机阅读 作者 |「 潘慕白」 首图 | 「喜玛拉雅北坡的鱼」 封 图 | 「刘振」 白居易诗《登阊门闲望》中, 处处楼前
232025-07
跨越 3.7 万年的 “疫病密码本” 来了
有人说,历史学就是未来学。流行病学家或许会对此深表认同,因为他们为防范未来的疫情,常从历史中寻找线索,例如过去一个世纪里带给人类巨大灾难的寨卡病毒、艾滋病毒、新冠
232025-07
潘玲、张婕妤|蒙古国高勒毛都2号墓地10号墓年代和墓主身份的探讨
摘要: 通过对高勒毛都2号墓地M10随葬的铜鍑、金管、包银马具的断代分析,结合测年数据和相关文献记载,可将墓葬年代限定在北匈奴灭亡前20年内(73至93年),墓主人应为匈奴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