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列宣教
012023-02
青铜器类型与组合变迁反映的京津冀地区融入中华文明共同体之历程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成公十三年》) 自夏商以来,以青铜礼乐器、兵器为载体的祭祀礼仪、军事体制成为以中原文化区为核心的中华文明共同体的鲜明象征。京津冀地区商
012023-02
徐森玉先生与上海博物馆的古籍事业
徐森玉先生 徐森玉(18811971)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的目录版本学家、文物鉴定家,可惜的是,他一生中大多数时间,都是为了国家的古籍、文物事业,仆仆道路,席不暇暖,直至年过八
012023-02
传承红色基因,讲好文化润疆故事——乌鲁木齐市博物馆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社会
地处祖国西北的新疆,地域广袤。新疆的历史文化发展有其独特的规律性,也具有融 汇古今、贯通东西的历史底蕴,其红色文化旧址和革命文物所承载的红色文化具有政治性、教育性和
312023-01
冀南地区的门楼斗拱独具特色,跟我们一起解读其中的营造智慧
作为中国木建筑结构体系最具代表性的标志,斗拱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经历了时间的更迭,岁月的洗礼之后,木建筑结构体系不断地完善与发展,斗拱的功能和形态也发生了一系
312023-01
新视角 | 古建筑卯口朝向对斗拱构成规律有什么影响
斗拱,又称斗科、铺作,位于屋檐之下、柱子之上,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结构最为复杂、造型最为独特的构件,其榫卯技术十分精妙,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木架建筑的技术水平[1]。对斗拱
312023-01
特展细读|寻找英国珍藏展里的九双眼睛、九种植物、九个屋顶
2023年1月17日至5月7日,上海博物馆以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为观众奉上一场经典的视觉盛宴,通过52件大师杰作讲述400年欧洲绘画的故事。 更多展览详情,请点击 上博
312023-01
“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再掀观展热潮:走近50位欧洲艺术巨匠
1月17日对外展出的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是上海博物馆的开年大展,也是英国国家美术馆在中国大陆的首展。展览刚开幕即掀起观展热潮,刷屏社交媒体。澎湃新闻
312023-01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研学工作三年磨一剑
自2019年开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研学(以下简称夏博研学)已悄然开始,从根在河洛探寻最早的中国公益研学行、大黄河研(游)学旅行启动,到海外华裔寻根之旅研学冬令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