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动态
222021-12
8000年前的裴李岗人已用红曲霉酿酒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裴李岗遗址项目负责人李永强17日在2021年度河南考古工作成果交流会上披露,新郑裴李岗遗址最新发现距今约8000年使用红曲霉发酵酿成的酒,是
212021-12
发布 | 《2020年度中国古都城市国际影响力评估报告》发布
2021年12月18日,在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庆祝成立50周 年之际,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指导、文物交流智库编撰的《20 20年度中国古都城市国际影响 力 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
212021-12
河南苏羊遗址发现距今5000年前后多元文化交流重要实证
在以仰韶文化为主体的苏羊遗址,考古人员经过6个多月的勘探发掘,不仅发现了一批带有浓厚屈家岭文化因素的器物,还发现了一枚颇具红山文化特征的兽首石雕。专家认为,这些发现
212021-12
安徽华龙洞遗址:揭开30万年前“东至人”面纱
日前,我们通过对华龙洞遗址一件完整头骨进行研究,发现30万年前的华龙洞古人类具有丰富的现代人面部特征,并复原了它的容貌。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吴秀杰近
212021-12
新发现丨薛城遗址发现南京地区最大规模史前墓地 出土“龙形”蚬壳堆塑遗迹
薛城遗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淳溪街道薛城十村,南距高淳市区约4公里。遗址原处在石臼湖南岸,本为一岛形台地,当地人俗称小岗头,最高海拔14米。现在遗址东南面大部仍临水
212021-12
让考古成果惠及民生|陕西多举措助力汉文帝霸陵保护
各类陶俑1000多件,金、银、铜、铁、陶质文物3000余件自2017年以来,陕西考古工作者勘探发现了霸陵(江村大墓)的石围界、围合江村大墓与窦皇后陵的外陵园墙,以及建筑遗址、陶窑
212021-12
“欧亚草原游牧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2021年9月28至29日,由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主办,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考古系及悉尼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民族博
212021-12
《漠北汉风:高勒毛都2号墓地中蒙联合考古》讲座纪要
讲座纪要 12月19日下午,考古百年中原行系列公众考古讲座第十二场活动在郑州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本场报告题为《漠北汉风:高勒毛都2号墓地中蒙联合考古》,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