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首页
本馆简介
文博动态
文物保护
博物馆活动
信息公开
陈列宣教
政策法规
俄罗斯亚速海历史多媒体展览
字号:
T
|
T
2025-10-09 09:38 来源:每日看点
俄罗斯亚速海历史多媒体展览介绍
本次展览由VIZHU团队为历史公园“俄罗斯——我的历史”及俄罗斯国家当代历史博物馆打造,以“亚速地区从斯基泰人时代(公元前8世纪)至今的发展历程”为核心主题,通过13个主题展厅、多区域互动设计及游戏化体验,构建了一场融合教育性与趣味性的历史探索之旅。
一、
展览核心框架:时间脉络与主题布局
展览以“历史认知进阶”为逻辑,
起始展厅
旨在打破参观者对亚速地区的“陌生感”——通过提问“你对亚速海了解多少?”引发思考,促使观众更专注地投入后续内容;
核心展厅
按时间线梳理亚速地区的关键阶段:从斯基泰人的游牧文明、古希腊殖民地的建立,到中世纪哥萨克人的崛起、沙俄时期的港口发展,再到苏联时代的工业化进程,直至当代亚速海的经济与生态现状;
结尾展厅
以“总结与反思”收束,通过两个表演厅强化记忆:一个是互动式剧情厅(观众回答问题决定故事走向),另一个是全景穹顶剧场秀(用多媒体技术浓缩亚速地区千年历史)。
二、空间分区:沉浸式体验的三重维度
展览区划分为
信息展示区
、
氛围营造区
、
表演区
三大板块,兼顾知识传递与情感共鸣:
信息展示区
:以“教育性讲座+趣味活动”替代传统单向讲解,例如通过“模拟贸易游戏”“城市徽章设计挑战”等互动环节,让观众在参与中掌握16世纪亚速地区的经济规律、城市历史等知识;
氛围营造区
:借助深色背景、传统图案(如斯拉夫花纹)、金色元素(呼应“AZOV”中的金色字母“O”)及雕刻技术,还原亚速地区的历史场景(如古代要塞、哥萨克村落),增强真实感;
表演区
:
作为展览的情感高潮,互动式剧情厅通过实时反馈机制让观众成为“历史参与者”,穹顶剧场秀则以震撼的视听效果(如全息投影、环绕音效)展现亚速海的壮阔与地区文化的厚重。
三、 游戏化设计:让历史“活”起来的互动逻辑
展览融入
“游戏化”思维
,通过角色扮演与知识挑战提升参与感:
“Chumak商人”游戏
:玩家化身16世纪亚速地区的“chumak”(从事盐、鱼、粮食等贸易的商人),需理解当时的经济规律(如供需关系、货币兑换),通过买卖决策积累财富,体验“商业冒险”的乐趣;
“城市徽章设计师”游戏
:玩家需研究亚速地区几座历史城市(如亚速市、耶伊斯克)的起源、文化特色,设计对应的城市徽章,将历史知识转化为创意表达。
四、多媒体与科技:增强体验的视觉魔法
展览运用多种多媒体技术打造“沉浸式历史场景”:
全息投影与互动装置:
入口处的“汹涌海浪”通过全息投影呈现,配合刻有图案的巨石,瞬间将观众带入亚速海的壮阔氛围;“亚速上空的云层逐渐密布”互动装置允许观众用手“拨开”虚拟云层,露出亚速地区的古代地图,增强探索欲;
光力学场景
:大厅内布置了“悬挂俄罗斯国旗的古船甲板”装饰场景,游客可站在甲板上拍照,模拟“19世纪亚速海的航海体验”;
多媒体元素设计:
以“AZOV”中的金色字母“O”为核心视觉符号,结合深色背景、图案及金色线条,使多媒体内容(如视频、动画)更易识别,同时呼应亚速地区的文化符号(如哥萨克旗帜、古代硬币)。
五、用户路径:从“未知”到“铭记”的学习闭环
展览设计遵循“
激发兴趣→深入学习→巩固记忆
”的认知规律:
开始阶段通过“未知提问”引发好奇心;
中间阶段通过“信息展示+游戏互动”让观众主动吸收历史知识;
结尾阶段通过“测验式表演”(如互动剧情厅的问题反馈、穹顶剧场秀的总结),让观众在“应用知识”中巩固所学,避免传统展览“看过就忘”的问题。
六、 项目背景:历史传承与当代创新
本次展览由VIZHU团队负责概念开发、架构设计、产品设计及多媒体解决方案,合作方为历史公园“俄罗斯——我的历史”及俄罗斯国家当代历史博物馆。其初衷是通过“互动多媒体+游戏化”的创新形式,让亚速地区的历史从“博物馆的展柜”走进“公众的生活”,尤其吸引年轻一代关注本土历史,实现历史文化的“活态传承”。
首页
|
本馆简介
|
文博动态
|
文物保护
|
博物馆活动
|
信息公开
|
陈列宣教
|
政策法规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