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卫生博物馆特展“我们共享的空气”

字号:T|T
2025-09-01 16:41 来源:每日看点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025年,德累斯顿德国卫生博物馆推出新特别展览“我们共享的空气”,以“空气的变化”为核心切入点,突破传统对空气的物理属性认知,深入探讨其在地方与全球层面的社会、文化与政治影响。这场展览不仅是一场科学与艺术的对话,更是一次邀请公众参与、反思人类与空气关系的公共性实践。


一、展览背景与创作团队

展览由跨领域团队共同打造:与挪威项目“我们从凯布讷山来”(Wir von Kebnekaise)的艺术家Tina Buß、Irmhild Gumm合作,聚焦空气的感知与记忆;设计师Janek Müller主导概念设计,并统筹展览图形、屏幕及互动图形的设计。团队以“空气”为线索,将科学数据、个体经验与社会议题交织,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叙事空间。


一、展览结构与核心区域

展览从入口的“空气档案”延伸至三个主题大房间,通过沉浸式场景与互动装置,引导观众从个人记忆出发,逐步触及空气的控制、争议与全球共治议题。

 

1. 空气档案:个人记忆与集体感知的交织

入口处的“空气档案”是展览的起点,汇集了不同年龄层参观者收集的空气样本——这些被封存在玻璃瓶中的空气被分为十一类,每类对应一种情感或生活场景的记忆标签,如“快速”(可能与通勤时的风感相关)、“临界”(如雾霾天的压抑)、“幸福”(如雨后青草香)。档案旁配备查找手册,观众可通过文字与实物,将抽象的“空气”与具体的生活经验联结,感受空气作为“记忆载体”的独特性。

 

2. 第一区域:隐形——空气作为连接

此区域以“空气的流动性”为核心,通过艺术装置与视觉设计强化空气的无形却关键的连接作用。

空气捕捉器:装置通过过滤空气中水分的特性,将投影画面与参观者的动作(如走动引起的气流)结合,使空气流动成为“动态画布”,直观呈现空气如何无形却持续地影响环境。
漂浮的文本设计:展览文本(A型与B型)采用特殊排版,通过“空气流动”的视觉语言(如渐变、线条模拟气流)在墙面上“漂浮”,打破传统展陈的静态感,呼应空气的动态属性。
无障碍与包容性:所有内容以德语、英语及简单语言(如大字、高对比度、简洁句式)呈现,图形设计通过简化与对比提升可读性,确保不同认知背景的观众均可参与。
 
3. 第二区域:测量——空气在控制中

此区域聚焦人类对空气的“控制”行为及其背后的权力与公平议题,通过装置与互动实验引发批判性思考。

巨型空调管道节点:作为区域核心装置,其主题是对空气控制的尝试。管道节点同时承担展示柜、媒体屏与动手实验站的功能,通过可视化数据(如不同地区空调使用比例、能源消耗)与互动游戏,引导观众探索“受控空气区域包括谁?排除谁?”“谁有权定义‘好空气’或‘坏空气’?”等核心问题。
尘埃捕捉器展示柜:以“蝴蝶标本盒”为灵感,将区域空气监测站收集的脏污空气过滤器与具体活动关联——例如,圣诞节期间二氧化硫浓度超标的过滤器,直观呈现节日燃放烟花等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激发对城市污染的反思。
 
4. 第三区域:争议——空气作为共同财产

最后一个房间以“全球共同财产”的视角,探讨空气治理的挑战与可能性,强调“空气不属于任何国家”的特性。

会议桌装置:空间模拟国际会议场景,邀请观众围坐讨论全球环境议题(如气候变化、跨境空气污染),通过“排放记忆”装置(如可视化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动态模型)将抽象的数字转化为具象体验。
空气会议(Luftkonferenz):观众分为两组,以角色扮演形式讨论未来空气治理方案,并在“共同声明”中记录共识,将个体思考转化为集体行动的可能。

二、可持续性与设计理念

展览在设计中践行可持续原则:部分展陈元素(如图文板)复用自过往展览;物体文本采用折叠纸板材质,替代传统带保护罩的装订方式,减少资源消耗;整体视觉风格以“简单透明”为核心,既符合科学展陈的严谨性,又传递环保理念。


三、展览的意义与目标

“我们共享的空气”不仅是一场关于空气的科普展,更是一次“视角转换”的实践——它将空气从“无形的背景”变为“有故事的主体”,从“自然现象”变为“社会议题”。通过个人记忆、科学数据、艺术表达与互动讨论,展览最终指向一个核心追问:在空气作为“全球共同财产”的今天,人类应如何以更包容、更责任的态度,重新定义与空气的相处方式?


总结

这场展览将持续激发公众对“清洁空气权”“环境公平”“全球治理”等议题的关注,成为连接科学、艺术与社会行动的公共对话平台。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