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博物馆定位与展览核心
瓦尔德雷斯民俗博物馆位于挪威法格内斯,是挪威最大的露天博物馆之一,以展示挪威西部瓦尔德雷斯地区的传统乡村生活为核心,涵盖民族服饰(bunad)、手工艺品、家具、乐器等文物,强调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其展览设计围绕“叙事性、互动性、可持续性”三大核心理念展开,注重通过现代设计手法激活历史文化的生命力。
二、核心展览设计项目:“Rotasjon”(轮转)
2021年由Snøhetta设计事务所打造的“Rotasjon”展览,是博物馆近年最具代表性的项目,聚焦挪威民族服饰(bunad)的传承与演变,尤其突出10位关键女性(包括挪威王后索尼娅)对bunad工艺的贡献。
(1)空间设计:极简主义与叙事引导
-
材料与色彩:
-
以桦木胶合板和黑色Valchromat(染色纤维板)为主材,营造极简质感,让展品(如bunad服饰、刺绣)成为视觉焦点;
-
色彩运用大胆:从传统刺绣中提取红、蓝、绿等鲜明色彩,用于展板、导览标识,形成“传统图案与现代极简”的视觉冲击
。
-
流线设计:
-
展览以环形动线展开,墙面采用水平木板墙集成展示柜,观众可沿顺时针方向依次了解每位女性的故事;
-
永久收藏区以黑色长展示柜划分主题区域(如“婚礼服饰”“节庆服饰”),搭配墙面壁龛和独立展台,增强空间层次感。
(2)互动体验设计:从“观看”到“参与”
-
多感官沉浸:
-
展厅内设置声音装置:播放bunad¹制作时的传统织布机声音、挪威民歌,增强历史氛围;
-
部分展品旁设置触摸屏,观众可点击查看服饰的制作工艺视频(如刺绣针法、面料来源)或3D模型(如服饰的立体展开图)。
-
情境再现:
-
复原19世纪挪威乡村客厅场景:摆放老式织布机、手工缝纫工具,搭配bunad服饰和木制家具,让观众“穿越”回传统生活场景;
-
设立“试穿体验区”:提供简化版bunad服饰(儿童/成人尺寸),观众可拍照留念,强化参与感。
三、可持续性设计亮点
-
环保材料:
-
展柜、墙面均使用可回收木材和低碳纤维板,减少碳排放;
-
照明系统采用LED节能灯,搭配自然光引入设计(如天窗),降低能源消耗。
-
零废弃理念:
-
展览宣传物料(如导览手册、门票)使用可降解纸张,并标注“请勿带走文物,但可带走故事”的环保标语;
-
废弃展品包装由当地手工艺人改造为文创产品(如布包、书签),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
文化激活:
展览将静态文物转化为“可感知的故事”,观众平均停留时间从传统展览的30分钟延长至90分钟,社交媒体分享量提升200%;
-
教育价值:
与当地学校合作开发“bunad工作坊”,结合展览内容教授传统手工艺,年参与学生超5000人次;
-
行业认可:
获2022年欧洲博物馆协会(ECSITE)“最佳互动展览”奖,成为北欧地区“传统博物馆现代化”的标杆案例。
瓦尔德雷斯的展览设计以“叙事性空间+互动性体验+可持续性材料”为核心,既保留了挪威乡村文化的原真性,又通过现代设计手法让历史“活”起来。其“轮转”展览尤其通过“女性视角+服饰文化”的切入点,成功吸引了不同年龄层的观众,为全球民俗博物馆的展览设计提供了“小而美”的创新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