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鸡叫城

字号:T|T
2025-08-04 18:11 来源:湖南考古

鸡叫城遗址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涔南镇鸡叫城村,是一处新石器时代屈家岭文化中晚期大型聚落遗址(图一)。鸡叫城遗址发现于1975年,1998年、2006年、2018年~2025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现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进行了数次考古发掘,取得了多项重大成果。2013年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获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图片

图一 鸡叫城遗址卫星图

“鸡叫城”最早见于清乾隆《直隶澧州志林》,卷三《古迹》曰:“鸡叫城,州北二十里。平原中突起土阜,周遭如环,约四百余丈,中间甚平衍,四门相向,不类生成者。俗传仙人夜筑此,值鸡鸣而止,故名(图二)。”短短52字,信息量很大。十分精准地道出了今鸡叫城遗址的位置(“州北二十里”)、地貌(“平原中突起土阜”)、面积(“周遭如环,约四百余丈”。注:城垣周长四百余丈,相当于1300多米。)、结构(“中间甚平衍,四门相向”)、性质(“不类生成者”,即肯定鸡叫城不是自然地貌,而为人工筑成。)以及名称来历(“俗传仙人夜筑此,值鸡鸣而止,故名。”)。

图片

图二 清乾隆《直隶澧州志林》

关于鸡叫城的民间传说,地方志是说仙人在此筑城,结果鸡叫了还没筑完,最后废止了。这大概因为城垣遭后代损毁而不连贯生出的联想。其实这个传说的故事情节是不完整的,没有说为什么鸡叫了城没筑完。在澧县周边地区(包括津市)与地方志又龃龉不合,主要为打赌说。本人小时候就听老一辈人讲,澧县鸡叫城是两个仙人打赌,一说城在鸡叫之前可修成,一说不能修成。眼看即将修成而鸡还未叫,于是反方仙人便使坏学鸡叫,结果就没有修成。而在城址附近的说法又不同,打赌双方成了公公和媳妇,最后使坏的是公公。这两说的情节也都不完整,没有说是谁在筑城。而且翁媳打赌说也有失庄雅。在封建社会传统礼教的束缚下,父子、夫妻之间交往都是有很多禁忌的,而翁媳、婆媳之间的禁忌更多、更严,媳妇在婆家必须循规蹈矩,谨言慎行,岂有媳妇和公公打赌之事?这有悖伦理。打赌之事一般都是在平辈、同龄人或者无直接亲缘关系的人之间产生,因为打赌往往与物质或者精神上的得失攸关,赌什么?钱财?或者带伤害性、侮辱性的行为?这在同一个家庭成员之间是不可能发生的,翁媳之间更不可以。非但在礼教严苛的封建社会不可以,在任何年代或者任何社会制度下都是不可以的。虽然是传说也要讲求事件的逻辑性、合理性,要符合公众的道德认同感。

在与澧县临近的湖北公安县也有两座俗名鸡鸣城的城址。清同治《公安县志》卷一《古迹》曰:“鸡鸣城,一在谷升里,一在东村里,均城径里余,沟垒俱整(图3)。”谷升里鸡鸣城在今公安县西南部的狮子口镇,仍名“鸡鸣城”。新石器时代屈家岭文化城址。东村里鸡鸣城在今公安县东南部的甘家厂乡,与湖南澧县和安乡县交界,为免重名,易名青河城,新石器时代屈家岭文化至石家河文化时期城址。两城址均小于澧县鸡叫城遗址。这两座“鸡鸣城”在地方志中表述至简,也没有关于名称来历的传说。但在当地也是有传说的,据公安县博物馆馆长张儒安先生说:传说有两个神仙夜间在此筑城,商定鸡叫完工。不料本方土地神作祟,提前假装鸡叫,二神乃弃城而去,所以叫鸡鸣城。是说两个神仙趁夜在此筑城,带有隐秘的性质,鸡叫之前必须完工。然而因为没有和当地的土地菩萨打招呼,没有拜码头,土地心想,你们不尊重我,我就让你们搞不成。于是提前学鸡叫,这一来天下的鸡都跟着叫,结果筑城半途而废。这个传说的故事情节就很完整,压根就不存在“打赌”之说,这在情理上就说得通,能够让人接受。澧县鸡叫城的传说在乾隆《直隶澧州志林》中的表述其实和公安县的说法是很接近的,如果我们将“俗传仙人夜筑此,值鸡鸣而止”校改为“俗传仙人夜筑此,值土地学鸡鸣而止”,只加上“土地学”三个字,故事情节就完善了。所以鸡叫城最初的传说应该就是这样的,我们本地人不知什么时候出于什么目的给歪曲了,却被公安县正确流传下来了。

图片

图三 清同治《公安县志》

鸡叫城的传说为鸡叫城遗址增添了许多传奇色彩,这对考古学文化的传播以及发展地方旅游都是有益处的,但是传说必须符合广大受众的审美情趣和道德认知。澧县文旅局已将鸡叫城的传说申报为常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准备向更高层级申报,这无可非议,但所采用版本却是翁媳打赌说。如果某一天湖北公安县也采用当地流传的版本申报非遗成功,那澧县的非遗就贻笑大方了。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