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展品陈列方面,根据不同非遗项目的特点进行分类展示。例如,漆器展区以其瑰丽典雅的作品吸引观众,从色彩绚丽、图案精美的大件漆器到小巧精致的漆艺饰品,全方位展示了扬州漆器制作工艺的精湛。
打卡地:珍宝馆二楼
在珍宝馆二楼扬州雕版印刷技艺展区,一块由中国佛教协会创始人赵朴初先生题写的老牌匾“广陵古籍刻印社”,见证了扬州雕版印刷的岁月沧桑和深厚积淀。
今天的扬州,是我国保存雕版印刷技艺最完整、最有代表性的城市。在珍宝馆可以全景式了解到雕版印刷技艺的诞生、传承与发展。
数字动态效果的创新应用也是珍宝馆的一大亮点。非遗数字藏品《群仙贺寿图》通过原版真迹扫描结合动态 GIF 展现形式,让民众直观感受世界非遗、中国饾版彩印技艺的独特魅力。
在这里,观众们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自己动手,按印刷要求逐色套印,尝试雕版印刷。
打卡地:珍宝馆三楼
扬州漆器起源于战国,兴旺于汉唐,鼎盛于明清,距今已经有2400多年历史。扬州自古以来就是全国漆器的重点产区,与平遥推光漆器、福州脱胎漆器、成都卤漆漆器并称为“中国四大漆器”。
从上世纪70年代起,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先后有数十件扬州漆器精品被选为国礼,赠予外国元首,见证了中国外交的历史。
扬州漆器厂为1959年国庆十周年献礼的作品雕漆嵌玉《喜鹊登梅》《和平颂》这一对大挂屏,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陈列20多年,多次见证了新中国领导人的风雨外交。
创作于1984年的雕漆嵌玉《玉堂春色》六扇屏风,描绘了白玉兰、牡丹、春梅、茶花、月季为代表的十多种花卉盛开怒放,各类群鸟在空中翱翔和屹立在树石上鸣唱的画面,反映了春天的繁荣景象。1984年、1985年,这件作品作为国礼分别赠送给美国里根总统、南斯拉夫总统等外国元首。
由国大师张宇和张太珍首创的《维扬胜景图》以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时的水上游览路线为主线,包括了扬州40多处园林景点,如瘦西湖、大明寺等。作品以点螺工艺制作,采用书帧式,可开可合,展开为一幅长卷,合起为一本书。
打卡地:珍宝馆四楼
扬州玉雕在几千年的传承发展中,经历代艺师的勤谨实践,将阴线刻、深浅浮雕、立体圆雕、镂空雕等多种技法融于一体,逐步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扬派玉雕”。
在珍宝馆里,有由江春源大师设计、时庆梅大师制作的《螳螂白菜》,展现了自然舒张的生命力,目前是全国最大、最重的玉雕白菜,作品曾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展出,是当时江苏馆的镇馆之宝,现在也是非遗珍宝馆的镇馆之宝。
馆内藏品岫玉山《剑阁吟雪图》气势磅礴,摄人心魄。沈建元大师以四川“四绝”之一的“剑门之险”为创作灵感,耗时一年零三个月绘图、制作而成。
打卡地:珍宝馆四楼
在各具地方特色的剪纸艺术中,扬州剪纸以清秀流畅的线条,精巧雅致的构图,不拘一格的技法,形成了“剪味纸感”的独特风格,成为中国剪纸艺术的代表之一。
珍宝馆里的中国剪纸珍品《百花齐放》,由扬州剪纸一代宗师张永寿先生创作,为郭沫若《百花齐放》诗配图。剪纸作品一经刊出,获得了巨大的反响,郭沫若写诗盛赞:“扬州艺人张永寿,剪出百花齐放来。请看剪下出春秋,顿使东风遍九垓。”
打卡地:珍宝馆五楼
珍宝馆里,有形态各异的扬州灯彩、四时不谢的通草花、喜庆富贵的绒花、精细雅贵的扬派雀笼,还有最精致细微的非遗技艺,扬州牙刻和扬州木雕,在方寸之间见天地,细微之处有乾坤。
金银细工大摆件《汴河客舟》取材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豪华游览官船的形象,参阅了大量的文献记载形象资料,在严格尊重宋代造船法式的基础上精心制作而成。
《汴河客舟》不但运用了江都金银细工的一些传统工艺,非常精美,而且又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是写实的,窗户开启、桅杆可升起放下,按照比例放大后,可以下水使用。
打卡地:负一楼
珍宝馆负一楼是各类技艺的大师工作室、研学基地和文创产品展销区。
首次预约参观的市民、游客
需要进入“扬州非遗珍宝馆”官微
选择“预约服务”一栏
并点击“预约参观”
填写相关信息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