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丨博物馆引进临时展览的多元优化与因地制宜——“盛世遗珠 法门珍宝——唐代精品文物特展”例谈

字号:T|T
2025-06-17 18:00 来源:策展研究
摘要:临时展览是博物馆展陈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时间紧张和文物变动等因素,部分引进临展易呈现出同质化特征。如何对引进展览在保留原味的基础上优化设计、因地制宜,成了临展策划的重要议题。荆州博物馆引进唐代精品文物特展,在保留尊重原设计的基础上,深化展览大纲及再加工形式设计,并将临时展览与基本陈列联通。

临时展览是博物馆展陈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够丰富展览内容,为观众提供多样化的文化服务,又能促进馆际交流和业务往来。近年来,引进临时展览的趋势蔚然成风,然而多数引进展览本身较为成熟,巡展过程中易呈现出同质化特征。由于时间紧张、周期不定和文物变动等因素,引进展览的原创性策划通常较为有限,如何对引进展览在保留原味的基础上优化设计、因地制宜,成了博物馆临展策划的重要议题。本文以荆州博物馆“盛世遗珠 法门珍宝——唐代精品文物特展”为例,从主题定位、大纲深化、文物展示、策划传播等角度探讨引进临时展览的策划和设计,以期彰显临展特色、回应观众多样性的需求。

一、主题定位:临时展览的外拓延

博物馆临时展览,通常被视作基本陈列的延伸补充。一般来说,基本陈列的变动周期较长,而临时展览则更显灵活多样,能够满足多样化兴趣需求,吸引观众多次进入博物馆,也成为展示各地域人文风采的桥梁。

图片

图1 “盛世遗珠 法门珍宝——唐代精品文物特展”展厅

唐代,曾是中国历史上的辉煌时期之一,至今仍为世人所追忆敬仰,其文化成就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重要地位。2024年6月,荆州博物馆联合法门寺博物馆、昭陵博物馆、镇江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多家文博单位共同举办了“盛世遗珠 法门珍宝——唐代精品文物特展”(图1)。此次展览共汇集111件(套)精美文物,以多角度展示唐代政治与日常生活的历史切面,再现恢宏壮阔的大唐气象。

荆州博物馆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馆藏文物近二十万件,主要依托于荆州地区出土的漆木器、玉器、青铜器和丝织品等文物。作为一座综合性博物馆,荆州博物馆有八个独具特色的基本陈列,包括“漫天星斗——江汉平原原始文化展”“吉金耀彩——荆州出土铜器展”“楚玉撷英——荆州出土玉器展”“书于竹木——荆州出土简牍展”“陶苑奇珍——荆州出土古代瓷器展”“五大夫遂——凤凰山168号汉墓展”“丹漆神韵——楚秦汉漆器精品展”及“开元观历史文化陈列”。全馆基本陈列较为集中于秦汉及其之前时期,按文物质地而专其展览主题,更为侧重诠释荆楚文化在长江中游文明乃至中华文明不同阶段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

在前述背景下,临时展览就成为丰富展览内容的重要手段,创新和引进具有异质性、多时段特点的临时展览成为关键考量因素。首先,法门寺唐塔地宫出土的唐代文物引人注目,与基本陈列相较呈现出异质特征。这批文物包括秘色瓷、金银器、琉璃器等;其中的许多金银器为唐懿宗、唐僖宗父子所供奉,为唐代宫廷内库作坊文思院打造的御用品,反映当时社会的工艺水平和审美趣味。其次,展览中的佛教主题与荆州地区古代城市发展有历史共鸣与关联,荆州地区在六朝和隋唐时期亦为佛教的重要传播之地与学术重镇,与长安皇室有着密切联系,也与法门寺文物的历史背景相互映衬。再次,荆州博物馆的“开元观历史文化陈列”,其址据方志记载建于唐代,遗址发掘报告显示出土了宋代至明清时期以来的遗物,此基本陈列重在展示部分唐代文物、道教文物,也与临时展览区紧紧衔接,可形成中古时期佛道文化、文物的映衬效果。

最后,展览主题观照现实,荆州处于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区,本地出土的战国人骑骆驼铜灯、蜻蜓眼玻璃珠、玉石料器是南方楚地与草原丝路的交流见证,而六朝时期江陵长沙寺的阿育王佛像又源自广州。因此,以法门寺博物馆、镇江博物馆、昭陵博物馆等多地文物串联展览,既能突出区域之间的交流联通,又可彰显中华文化的传承流传,回应当下文化互鉴交流之思。二、大纲深化:多线脉络的梳理与润色

目前法门寺文物的巡展已较为成熟,此前这批文物曾在镇江、昆明等地展出,取得了较好效果,因此将此次较为成熟的引进展览策划出新、因地制宜尤为迫切。在熟悉展览大纲和文物知识的基础上,策展团队进一步深化大纲,一是梳理展览脉络层次,清晰结构;二是修改润色原大纲中的部分内容,调整文字;三是根据临时展览大厅的实地情况调整内容模块。

“盛世遗珠 法门珍宝——唐代精品文物特展”,主题即以“遗珠”法门寺文物为题眼,串联唐代的物质文化生活和历史时期风貌。展览脉络,意在通过“大唐秘宝”“花萼相辉”和“盛唐气象”三单元,从宫廷、市井、塞外场景逐渐延伸,由信仰、器物、风尚纬度层层晕开,再自晚唐痕迹而回溯盛唐高光,最终达到循序渐进、递进呈现的效果,让观众深入了解唐朝的文化风貌和辉煌成就。

第一单元“大唐秘宝”,以“法门寺地宫重启”倒叙讲述文物发掘故事,将观众带入晚唐时期皇室内廷的信仰世界。多重宝函、锡杖、碗盏等金银供器与史料互照,《衣物帐碑》上的供奉用器历历在目,是了解唐代皇室生活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问题随之而来,皇室为何所费不赀以供奉佛前呢?大纲由此解答唐代政治与佛教历史关联,介绍“百代王孙争供养”,又以多种千佛造像讲述民间社会崇佛的风气。第二单元“花萼相辉”,在法门寺出土金银器的基础上,引入镇江丁卯桥银器窖藏,着重刻画饮茶、斗酒、熏香、妆饰等多样文化活动。这些活动既展示金银器制作的高超工艺,又体现宫廷和民间的文化面貌。微观论之,时人的生活情趣一览无余;中观言之,由大纲及文物可知为皇室和中央铸造金银器的文思院、镇江地方的金银作坊;宏观视之,唐代中晚期,皇室和中央需要的金银器常常通过地方进献,故又能体现唐代金银器打造的南北之别、地域联系和资源控制。

第三单元“盛唐气象”,选取极具代表性的文物来回溯盛唐高光,如高僧智慧轮的宝函、越窑产秘色瓷、波斯风格琉璃盘等,集中表现唐代各地区之间的社会交流和文化互动。各色装扮的人俑及栩栩如生的骆驼俑,颇有塞外风情,以各色人物结尾,也意在回归到历史情境中的普通人;历史烽烟,丝路印记,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求严谨性,策展团队对部分较为夺人眼球的修辞描述调整删改,再如法门寺地宫出土文物及镇江丁卯桥窖藏的时代为唐代中晚期,并非安史之乱前的“盛唐”,因而又对“盛唐”等文字描述略作删改。

展览内容的梳理和再组织综合了主题、叙事、文物质地多个维度。考虑叙事性,展览脉络综合了时间叙事、阶层流变、地域联系的三重线索。在时间脉络上,由法门寺地宫重启倒溯晚唐,再由晚唐衔接追忆盛唐,补充昭陵博物馆的文物较好地避免了展览文物过于集中于晚唐这一缺点。在阶层流变上,由皇室内廷的供佛、饮茶风气而逐渐扩散至民间,越靠后则民间风气越盛,文物也由皇家制造变为民间所造。在地域联系上,由法门寺一塔,延至长安,延至长江中下游及西域的经营,也呈现出大唐疆域与风气之壮阔。

三、文物展示:历史情境的空间再现

此次唐代精品文物特展涉及文物类型多样、时间跨度较长,策展团队利用现有场馆的回廊结构,因地制宜进行形式设计,结合文物元素、遴选组合和互动体验强化,打造沉浸式的观展空间、还原历史氛围场景。

形式与空间设计上,根据临展主题,之前的巡展设计风格得到延续,展厅的主色调仍为暗红色,突出宫廷背景的华贵场景。荆州博物馆临时展览区处于回廊建筑中,展厅面积近五百平米,故利用本馆临展厅现有空间及展线进行段章分割,使展线流畅清晰。

图片

图2 展厅序幕

图片

图3 第一展厅

展厅序幕,幕墙喷绘出法门寺地宫的开启场景,昏暗地宫中的鎏金铜浮屠剪影,引导着观众回到发掘现场、回到历史现场(图2)。第一展厅,利用考古发掘现场图、《衣物帐碑》和《大唐咸通启迎岐阳真身志文碑》对重要出土文物作相应介绍,通过遗迹与遗物的对应、文物与展板的对照呈现历史内涵(图3)。第二展厅,以四个重点文物展示柜嵌套成一个小回廊,又以回廊花灯映照着繁复华丽的熏香器,且吟酒诗,且伴舞乐,在嗅、听、味的联想通感中将历史风貌与生活氛围引入高潮(图4)。第三、四展厅,再以重点文物为中心形成回形结构,因版面限制,故将部分版面设计在展柜外(图5)。

图片

图4 第二展厅

图片

图5 第三、四展厅

在文物的遴选安排上,展览中设有三个模块重点文物展示组合,分别是法门寺出土宝函、熏香器和多质地瓶盘组合。第一展厅的独立展示柜重点展示三件宝函和一件宝珠顶单檐四门纯金塔,其中,鎏金四天王盝顶银宝函为存放1号舍利的八重宝函的第二重,六臂观音盝顶纯金宝函为第五重,而微型金塔为八重宝函最后一重。由外而内的观赏次序,使观众能够多角度欣赏文物的纹饰工艺,并由层层包裹的宝函质地和画面图像,体会供奉物神游过渡的空间内涵。此外,因四天王盝顶银宝函中的北面天王旁的君王模样者极可能是唐僖宗本人,这一宝函的正面也被作为宝函组合展示群的重点。第二展厅内,将鎏金双蛾团花纹银香囊、鎏金银龟盒、鎏金人物画银香宝子三件集中展示,体现唐代熏香器的多种样式和精美工艺,并搭配紫红罗地蹙金绣半臂,让观众联想到衣物熏香场景。第三、四展厅内,组合展示多种质地的瓶和盘,如秘色瓷、琉璃盘、银瓶,突出质地及产地风格。

在互动体验的强化上,主要依靠元素设计和多媒体设施。团花纹、壸门结构多次出现在文物上,所以展板和展厅过渡带都采用了相似的简化设计。设置多媒体投影设施,介绍鎏金双蛾团花纹银香囊的精巧平衡原理,增扩展览信息,还展示考古挖掘工作和文物修复过程,透物见人见事。最后,在出口位置预留观众互动区,以配合社教活动。

四、 展览传播:配套活动的就地取材

为加大对临时展览的宣传,策展团队在馆区正门及临展厅门口张贴了大型宣传海报,制作精美导览折页,在场馆显著位置设易拉架,道路沿途设引导牌。利用大众媒体、新媒体及其他手段,及时、广泛地进行展览报道,发送微信公众号、官网系列推文宣传;同时,信息部组织拍摄了展陈系列短视频宣传,抖音直播专业学术讲座与社会宣教活动。

图片

图6 中秋夜游活动区夜景布置

此外,荆州博物馆充分利用了现有“开元观历史文化陈列”和“盛世遗珠 法门珍宝——唐代精品文物特展”,由文创团队联合博物馆相关部门举办了“中秋夜游”活动,使临时展览和基本陈列联通互动(图6)。游园过程之中,身着唐代服饰的主持团队穿行引导,观众们参观唐代精品文物特展,欣赏舞乐,以及参加做月饼、非遗簪花、飘漆扇等活动(图7)。通过生动解读文物故事和历史信息,观众以多元方式穿梭古今、丰富游览体验,对展览文物有了更深切的感受和认知。

图片

图7 中秋夜游之开元观表演

临时展览开放过程中,正逢国产首款3A游戏《黑神话:悟空》掀起网络热潮,且游戏场景中多处展示了唐代鎏金银龟盒。博物馆宣传团队抓住这一社会热点,制作了多条抖音视频,重点介绍这件银龟盒,借助网络媒体力量来扩大宣传效果。

四、 结语

引进多样性、异质化临时展览是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文化交流、文旅融合的重要渠道。正因如此,博物馆对引进的临时展览的策划出新尤为关键。在这方面,国家图书馆“大英图书馆的珍宝”展曾将莎士比亚之《罗密欧与朱丽叶》与汤显祖之《牡丹亭》同时展出,利用对比展览方式,体现同一历史截面的人性光辉与地域交流。在策展理念上,苏州博物馆则是在系列化临时展览框架的模式下,将临时展览并入各小主题,使之连贯并在地化。这些经验对于引进展览的加工创新颇具意义。此次荆州博物馆“盛世遗珠 法门珍宝——唐代精品文物特展”,在保留尊重原设计的基础上,深化展览大纲及再加工形式设计;限于馆藏唐代文物资源相对较少,尝试在展览活动上将临时展览与基本陈列联通,帮助观众构建背景知识,甚至建立起在地的联系。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