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工业博物馆:工业与美学如何结合

字号:T|T
2025-02-24 15:40 来源:展馆设计
图片

在津市澧水河畔,一座承载着百年工业记忆的建筑正焕发新生——津市工业博物馆,由始建于1950年的苏式建筑“人民电影院”改造而成,将历史遗产与现代展陈技术完美融合,成为津市最新的文化地标与网红打卡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前世今生

设计亮点

展品故事

 

01.

Past & Present

前世今生:

从老影院到工业文化新殿堂

津市人民电影院曾是几代人的记忆符号,其前身是1950年建成的工人电影院,1966年以苏式建筑风格重建,厚重的红砖墙、拱形门窗承载着时光的印记。随着时代变迁,影院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津市政府将其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留,并于2023年启动改造,赋予其全新使命——津市工业博物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博物馆总建筑面积1647平方米,保留原有建筑结构的同时,融入现代设计理念。三层空间分别规划为:

一层主展厅:以“奋斗·崛起”为主题,分湘鄂边水埠商镇(1949年前)、湘西北工业重镇(1950-2005年)、澧水流域现代化工业新城(2005年后)三大单元,通过实物、影像、互动装置讲述津市工业百年脉络。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二层观影区:改造为工业发展宣传片放映厅,游客可沉浸式感受津市工业的辉煌历程。

图片

三层怀旧空间:保留老电影院的放映设备,兼具工业文化展示与经典电影播放功能,实现历史与情怀的双重共鸣。

图片
图片

前世今生

设计亮点

展品故事

 

02.

Design Highlights

设计亮点:

复古与科技的时空对话
图片

图片

1. 苏式建筑与现代展陈的碰撞

博物馆外观延续苏式建筑的庄重与简约,内部则采用声、光、电、投影等先进技术。例如,通过全息投影复原“湖南汽车车桥厂”的生产场景,让游客仿佛穿越回上世纪70年代的车间现场。

图片

2. 沉浸式互动体验

虚拟现实(VR)工坊:游客可“化身”工匠,体验车床操作、丝绸纺织等传统工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工业艺术墙:以“斑马蚊香”“航海油漆”等经典产品为元素,打造光影互动墙,拍照打卡一秒出片。

老工人故事角:通过口述历史影像,聆听如陈开华等老一辈工人的奋斗故事,感受“工匠精神”的温度。

3. 可持续设计理念

建筑改造中大量使用可再生材料,并采用太阳能供电系统、雨水回收装置,实现绿色运营。展厅灯光智能调控,既节能又凸显展品质感。

前世今生

设计亮点

展品故事

 

03.

 Stories of the Exhibits

展品故事:

唤醒城市记忆的“时光胶囊”
图片

馆内陈列的500余件展品,每一件都是津市工业史的缩影:“东方红”拖拉机:见证新中国农业机械化浪潮;“雪天”牌味精包装:记录轻工业的辉煌;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湘西北车桥厂的老照片:定格一代工人的青春岁月。70岁的退休工人伍岩参观时感慨:“这些展品让我想起在缫丝厂的日子,年轻人也能从这里读懂津市的根。”

津市工业博物馆与澧水风光带、文化广场联动,形成工业文化体验圈:沿江工业景观步道漫步欣赏码头文化雕塑群;周末工业市集,淘手作工艺品、品本地小吃;夜间苏式建筑化身光影画布,演绎工业与艺术的交响。

图片
图片
图片

一座博物馆,半部津市史

津市工业博物馆不仅是一座展览馆,更是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它用科技赋能历史,用情怀唤醒记忆,成为市民重温青春、游客读懂津市的新窗口。这个周末,不妨带上家人朋友,来一场穿越百年的工业之旅吧!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