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据《辞海》第七版(2019年)释义:运河,人工开凿的通航水道。“运河”一词始于宋代,有千年历史。
古代通常将自然河流称作“水”,如嘉兴境内有长水、谷水等。而人工开挖的河道,往往称作沟、渠等,如鸿沟、邗沟、灵渠、永济渠、通济渠等。史料记载,江南地区最早人工开挖的通航水道始于夏代大禹治水时期,距今约4000年。
嘉兴市域最早人工开凿的通航水道是春秋时吴国开挖的胥浦和百尺渎。渎,水沟,小渠。相传吴国开挖这条人工沟渠宽达百尺,故称百尺渎。
秦代,嘉兴有陵水道。古时,陵、陆通用,陵道即陆道,水道是修筑陆道时挖土形成的人工渠道。所谓陵水道,就是开河筑堤形成并行的塘路与水道。
西汉时,汉武帝在嘉兴市域开凿的人工水道称作苏嘉间运道。
隋代人工通航水道多称渠、沟、渎。隋文帝开皇四年(584)开凿广通渠,开皇七年(587)开凿山阳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三月开凿通济渠,大业四年(608)开凿永济渠,唯独涉及嘉兴的河,即江南河,为《资治通鉴》引用杜宝《大业杂记》所述。此前,河一般专指黄河,而在“江南河”中,“河”成为通称。
“运河”一词初见北宋编撰的《新唐书》:“开成二年(837)夏,旱,扬州运河竭。”但《新唐书》并没有记载江南河或运河。“江南道,盖古扬州南境,汉丹杨、会稽、豫章、庐江、零陵、桂阳等郡,长沙国及牂柯、江夏、南郡地……为州五十一,县二百四十七……其大川:湘、赣、沅、澧、浙江、洞庭、彭蠡、太湖。”
在《宋史》中,“运渠”“运河”等词频频出现。
元代运河,相继开通了济州河和会通河、通惠河,基本上沿海岸线南北走向,航程大大缩短。但运河似乎并不是济州河和会通河等南北人工通航水道的统称,也与“京杭大运河”无关,因为终元一代,都城称大都,并不称北京。而运河主要指扬州运河,即包括嘉兴运河在内的江南河。
明代是大运河和嘉兴运河兴盛时期。尽管继明初徐达平元大都,改名北平府,永乐初年改顺天府,永乐十八年(1420),朱棣迁都并改名京师,但大运河仍无“京杭运河”之称。明代,大运河承担着漕运重任,因而被称作运道、运漕和漕河,以地域分段命名。因此,嘉兴运河称漕渠。
清代,据民国期间纂修的《清史稿》,在“河渠志”里有“运河”卷,明确讫自京师,途经直沽、山东、扬子江口、京口,抵至杭州,称之为运河。此时,嘉兴运河仍称漕河、漕渠。
民国时期,遍查1913年出版的“新编中学共和国教科书”《本国地理》、1916年出版的“内务部注册给照,省道考试必读”的《地理》,以及193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对于“自杭至京共长二千二百余里”的“人工河道”,只称“运河”,无“京杭运河”或“京杭大运河”。再如,1918年孙中山的《建国方略》称“中国南北交通枢纽”为“古大运河”。1928年,著名水利学家汪胡桢受嘉兴县建设委员会委托编纂《嘉兴新志》,将嘉兴运河分别称为运河和王江泾运河等,即今杭州塘和苏州塘。
1934年,由华北水利委员会及山东、江苏、浙江等单位联合成立整理运河讨论会,为统筹设计整理北平至宁波间运河,发展纵贯南北水道,复兴四省腹部农村起见,特聘汪胡桢为总工程师,专任办理运河事宜。汪胡桢会同助手戴祁等,历时一年半,对大运河进行全面、细致踏勘后编制完成《整理运河工程计划》,将运河按天然区划为6段:平津段,通称北运河;津黄段,河北境内称南运河,山东境内称北运河;黄淮段,山东境内称南运河,江苏境内称中运河;淮江段,通称里运河;镇苏段,通称运河和苏杭段,通称运河。
20世纪50年代初,政府始对通航水道以航线起讫点命名,并成惯例。如嘉兴运河的杭州塘、苏州塘,经嘉善清凉庵往上海的航道为杭申线,该名称首次在1951年9月20日《浙江日报》刊登的《浙江省人民政府财政经济委员会一年来的工作报告》(省人民政府张劲夫委员在省一届二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的报告)上出现。
综上所述,虽然自宋代出现了“运河”一词,但大运河各段宋元明清及近代都是随地异名,均无“京杭运河”或“京杭大运河”之称。
二
那么,“京杭运河”或“京杭大运河”名称产生于何时?截至目前有着多种说法:
据江苏省淮阴市水利局范成泰和嘉兴市文物局顾丽娟考证,京杭大运河的名称始自1958年初:江苏淮阴(今淮安)地方国营的淮阴卷烟厂,生产“大运河牌”香烟,烟标上方是北京天安门图片,中间是“大运河”三个汉字,而下方配图是杭州西湖三潭印月,隐含“京杭”之意,可以理解为“京杭大运河”名称的发端。据此,1958年7月正值江苏省成立江苏省大运河工程指挥部,开始全面整治大运河。受其影响,1959年秋江苏省淮阴地区也相应成立机构,上报的运河治理工程项目称“京杭运河某某工程计划书”。
查询出版物,1959年4月《地理知识》刊发《京杭大运河北段冬季冰情初步观测》,1959年10月7日《人民日报》刊登的《京杭大运河苏北段工程全面动工》,以及196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初中课本《中国地理》,出现“京杭大运河”一词,由此,京杭大运河成为新名词普遍传播。
综上所述,京杭运河名称或概念的形成时间基本可以确定,即20世纪50年代末,至今不过60余年的历史。
三
地处江南水乡的嘉兴自古河网密布,航道纵横,至迟到晚唐时便已构建起多条贯通全境,畅通南北的运河主航道,即从今杭州塘连接今苏州塘的中线主航道和上塘河连接长水塘的南线航道以及爛溪塘通往太湖的北线航道,并以这几条航道为主干,连接东郭湖塘、汉塘、官塘、华亭塘等河流,与众多支流叉港相连接,成为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航道网,这个格局至今也没有改变。
那么,嘉兴运河中的京杭运河嘉兴段又是怎样形成的?
自唐太宗贞观八年(634),筑长安堰,开通崇长港后,从杭州、经长安、崇福、石门、嘉兴的杭州塘至连接苏州塘,经王江泾至江苏的航道,因其水源充沛、河流平稳,两岸设施完备而一直都是嘉兴运河的主航道。其南端,元末改由杭州,经塘栖、大麻、崇福流入嘉兴;其北端则在晚清漕运停止后转向嘉善,经清凉庵至上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命名为杭申线。
清代蔡绍江编纂的《漕运河道图考·苏州运河考》记载中可见,由余杭至江苏的吴江有两条河道:东线由余杭经石门、嘉兴,过平望至吴江:西线由余杭经湖州、南浔,过平望至吴江。江南运河南段之所以开两条河道,有专家认为:“浙江运河之水源于天目山,这带为河网区,以运河为经,众川为纬。”
同样,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京杭道里图》,据考证属清圣祖康熙二十六年(1687),河臣靳辅向康熙帝上“恭报两河水势情形并进河图”所附长卷式运河图的稿本或摹本,由画家周洽、李含渼(嘉兴籍,李日华曾孙)所绘,在嘉兴境内就分别绘有途经乌镇和嘉兴城区的两条线路,并用金粉标注途经的“乌镇”“三塔湾”等字,该图于20世纪50年代初,由故宫调拨浙江省博物馆时,负责接收的沙孟海先生在其布质包装袋上写明“京杭道里图”。
经烂溪塘通往太湖的北线航道尽管在晚唐已开通,但由于缺少纤道等设施,且两岸较荒凉,加上乌镇市河段河面狭窄,因此航行一直并不通畅。20世纪50年代初的航道勘测表明,这一水路水面较宽阔,水深较好,通行条件优越,是杭州至上海的理想水上运输新航线,而且自杭州艮山门,不经嘉兴城区,而循澜溪塘经德清新市、桐乡乌镇、嘉兴鸭子坝后,进入江苏省,可以大大缩短航程。因此,1953年4月,对乌镇市河段实施改道,使该航道从原来只能通行木帆船,变成了可通轮船(实行一列式拖带运输)的干线航道,成为嘉兴运河的又一条主航道,被命名为杭申乙线,而原由杭州,经塘栖、崇福、石门、桐乡至嘉兴,过嘉善清凉庵进入上海市境的杭申线改称杭申甲线。
1958年,大运河的整治与建设工程被提上议事日程,交通部部长王首道于4月在上海组织召开会议,浙江省政府吴宪副省长、交通厅姜曦副厅长、嘉兴行署路凤翔专员参加会议,讨论大运河整治工程规划、设计等工作。5月16日国家成立大运河建设委员会,交通部部长王首道任主任委员,副部长孔祥桢、水利部副部长钱正英以及沿运河的冀、鲁、苏、浙诸省副省长任副主任委员,随后浙江也成立了大运河工程指挥部,据浙江省交通厅组织编写的《浙江省志·交通篇》载:京杭大运河工程,是国家“二五”计划的内河之一,按照交通部统一规划,编制了《京杭大运河浙江段工程修正计划任务书》,出于战备需要,将航道走向选定为:南浔~湖州~菱湖~塘栖~杭州,按二级航道标准建设,并与钱塘江沟通。1959年3月9日,孔祥桢代表交通部党组向国家主席刘少奇汇报工作时,刘少奇肯定了整治开发大运河的举措。但次月,根据劳力、物力、财力紧张的实际情况,将浙江工程投资额由1500万元压缩至240万元。1960年底,大运河工程调整下马。1961年1月,浙江省大运河工程指挥部奉命撤销。
改革开放后,京杭运河整治工程再次被提议事日程。1982年,国务院副总理万里为解决煤炭运输问题视察大运河浙江段时指示,要充分利用水运,继续整治京杭运河。3月,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复交通部编制的《京杭运河济宁~杭州段续建工程计划书》,明确杭申乙线为京杭运河浙江段主航道,即由江苏平望经鸭子坝进入浙江省境,经乌镇、练市、含山、新市、塘栖至杭州,并改称为京杭运河浙江段。1985年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复了这个计划书。
杭申乙线被命名为京杭运河浙江段后,杭申甲线,即由江苏平望经陆家荡口省界入境,经王江泾、嘉兴城区、石门、崇福、五杭、塘栖至杭州的航道复称杭申线,也被称作京杭古运河,以对应京杭运河浙江段,即原杭申乙线。
因此,无论是杭申乙线或京杭运河嘉兴段,还是杭申甲线或京杭古运河,都只是嘉兴运河的组成部分。而嘉兴运河是嘉兴市域内人工开凿通航水道的总称,是指由杭平申线、湖嘉申线、杭申线为“三横”和京杭运河、乍嘉苏线、丁诸线为“三纵”及浙北集装箱运输通道所组成的“三横三纵一通道”的高等级运河航道网,在全国乃至世界运河中都独树一帜,特色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