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8日,第五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一级博物馆名单公布,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成功入选,成为全国327家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唯一一座科学家纪念馆,以及上海高校博物馆中的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当前,钱学森图书馆正在进行馆内“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基本陈列改造,争取以全新面貌和良好改陈效果,讲好钱学森故事,弘扬科学家精神,发挥科学家纪念馆在文化育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更好地服务广大公众。
立足功能定位,
基于主体视角讲好钱学森故事
科学家纪念馆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等多重身份于一体,基本功能在于聚焦“科学叙事”,以鲜活、生动、感人的故事教育人、感染人、塑造人:微观层面,讲好科学家本人的故事,包括科学家成长历程、科学成就、精神风范、社会关系等;中观层面,讲好国家科技故事,包括科学家所处一定历史时期、特定发展阶段的国家科学发展规划、科学技术与产业政策、科技与社会发展历程以及其中隐嵌的内在机制与发展规律,等等;宏观层面从讲好人类科学故事视角认识科学家的社会角色。
为此,钱学森图书馆基于“中国”这一主体视角和话语起点,以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导向,通过“小中见大”,从这位科学家个体身上窥见作为“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的钱学森、作为“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的钱学森和作为世界航天科技史上传奇人物的钱学森三重缩影。为此,相比原始陈列而言,本次改陈结合开馆以来馆藏递增、研究深入、内容丰富及观众需求和社会期望基础上,不断挖掘馆藏中更能体现展示主题、具有更高陈列价值的亮点展品,做好内涵揭示与价值阐释,抓住观众“眼球”,引导观众在改造后的陈列中看到不一样的钱学森图书馆,发现不一样的钱学森,实现改陈主体认知与客体认知、专业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
把握“变”与“不变”,
基于行业通例讲好钱学森故事
严格说来,除非原始陈列或内容(陈列脚本与大纲)存在严重缺陷,需要“破旧立新”,或形式(表现手段、展示方式、陈列设施)落后于时代,出现“技术级差”,博物馆基本陈列改造一般不宜进行另起炉灶式的颠覆性变化。逻辑上,颠覆性改陈是对原始陈列的全面否定与整体“否决”,容易导致社会评价负效应的形成。因此,规范意义上,改陈既非“钻空”“补白”,对基本陈列进行“修修补补”,展线哪里有“空”哪里钻,展墙哪里留“白”哪里填;也非前文所述“拆台”,推倒重来、“改头换面”;更非“换汤不换药”,变着招数做文章,为标新立异而与原始陈列“一刀两断”。为此,钱学森图书馆基本陈列改造坚持辩证处理“变”与“不变”、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呼应社会和公众对钱学森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期待。
具体而言,在坚持主体框架(“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科学技术前沿的开拓者”“人民科学家风范”“战略科学家的成功之道”)、基本体例(专题为主、编年为辅,大专题、小编年)、主要展项保持原始陈列基本样态基础上,充实陈列内容,充分展示馆藏珍贵文物和最新研究成果;升级陈列设施,以多媒体技术和高科技手段,增强展览互动性和感染力;提升陈列品质,更好发挥科学家纪念馆“大学校”功能。整体上,陈列全景呈现人民科学家钱学森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卓尔不群的科学成就和堪为世范的崇高品质,通过弘扬钱学森的科学家精神,展现以钱学森为技术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代科技先驱,奠基中国航天伟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谱写航天篇章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
着眼价值挖掘,
基于文化自觉讲好钱学森故事
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应以文化自觉的主动精神做好馆藏文化资源内涵揭示与价值挖掘,更好地满足公众的文化期待与教育需求。对科学家纪念馆而言,社会功能的发挥、社会价值的实现,根本上又在于如何围绕“物”,即本馆藏品和展品,通过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实现科学家形象的社会化“回归”与时代化“还原”,见物见人见精神,最终实现“物(馆藏)—人(科学家)—物(科学家精神)—人(公众)”的信息传达与价值转移。为此,钱学森图书馆基本陈列改造坚持做到陈列需求、馆藏供给、价值挖掘,并成立了馆领导牵头的基本陈列改造项目组,下设包括学术指导组、安全保障组在内的七个工作小组(专班),定期举行改陈工作会议,确保一盘棋统筹、一体化设计、一条龙推进。
例如,原始陈列中钱学森听证会内容,受限于当时有关史料不足及学术界存在的以讹传讹现象,导致钱学森与检察官之间的对质在真实性和准确性上都存在盲点和疑点。随着馆藏20世纪50年代钱学森在美五次听证会完整档案的翻译并面向社会公开,在真凭实据面前,一段历史迷雾终究得以廓清。通过这段以场景还原技术手段所表现出来的、堪称一个人与一个国家智慧博弈的精彩对话,观众可以穿越时空,领略钱学森作为“中国科学家”捍卫历史公正和个人尊严的志气、骨气、底气,而这正是钱学森作为一个“中国人”在特殊历史年代和特殊政治环境下民族气节的生动展现。
坚持“内外兼修”,
基于社会责任讲好钱学森故事
博物馆基本陈列并非一成不变的静态展示,对主办方而言,不能保持一劳永逸、一个“本子”(讲解文本)讲到底的守成心态。只有不断注入“活水”,做到静态相对性与动态绝对性的统一,陈列才有生命力,其社会教育功能发挥才能历久弥新,社会教育效果亦才能“源远流长”。在文化强国、科技强国和教育强国等多重社会背景下,随着行业资质提升、社会身份叠加、公众期望提高以及博物馆展陈技术手段的不断完善,如何与时俱进不断调整自身发展方向和建设目标,更好适应社会需求和时代发展,是包括科学家纪念馆在内博物馆基本陈列改造的原动力所在。
钱学森图书馆身处上海交通大学,作为学校直属二级单位和学校档案文博系统旗舰博物馆,首先需要利用“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主体优势,讲好作为上海交通大学首届“杰出校友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钱学森的故事,发挥科学家校友对本校师生的特殊亲和力和更高认可度。其一,利用基本陈列改造的窗口期,实现钱学森故事的课堂化延伸和教材化表现,通过开发博物馆里的“大思政课”,面向在校大学生把钱学森成长历程、科学造诣、学术思想、精神风范等讲深、讲透、讲活,让钱学森的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同时,钱学森图书馆发展周期与钱学森“纪念周期”一致。这为开展社会教育尤其是钱学森诞辰纪念日重要活动策划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机遇交汇点”。其二,社会教育方面,要坚持需求本位和“供给侧”导向,以公众对科学家纪念馆的认知与期望为改陈的基本动因,既要“有备而来”练好博物馆专业化建设,尤其是博物馆陈列学这道基础性内功,又要“有的放矢”做好社会化服务,最大程度地发挥基本陈列社会教育主阵地、社会服务基本盘作用,让“人民科学家钱学森”这一社会形象深扎公众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