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虎寺的建筑和文化研究
字号:T|T
2024-11-21 20:26 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
太原,一座有着2500多年建城历史的古老城市,现存许多享誉全国的名胜古迹,如北魏时期的永祚寺、北齐时期的蒙山大佛、北宋时期的晋祠圣母殿以及明洪武时期的皇庙等。每当节假日这些文物景点人头攒动,参观者络绎不绝,各地游客纷纷到来欣赏领略宝贵的文化遗产。
然而在太原万柏林区西山玉泉山森林公园境内有一处人迹罕至的千年古寺遗址却鲜为人知—狼虎寺,今天介绍狼虎寺的建筑文化。
一
历史沿革
狼虎寺又名“治平寺”,《山右石刻丛编》中《西山治平寺庄帐记》一文记载,北宋大观二年(1108)五月十五日于寺内立有一碑,由碑文内容“诏以治平名其寺者,即古并之云溪也”可知,此寺最初名为“云溪寺”,因皇帝下诏书而改名治平寺。清乾隆时期《太原府志》卷四十八《寺观》记载:“治平寺,在城西三十里狼虎山,土人名狼虎寺。元魏昙始禅师栖此,内有《昙始行状碑》,宋大观二年五月立石。”由此可知,由于此寺庙坐落于山名为狼虎山,当地人便称此寺庙为狼虎寺。元魏(北魏)时期一位法号为昙始的佛教禅师曾在此栖身布道弘法。《中国佛教典籍选刊·高僧传》记载,昙始禅师是北魏时期一位颇有威望的僧人,关中(今陕西中部地区)人,由于脚面比脸白净,且在泥泞路面走过脚不沾泥带水,又被称为“白足和尚”。晋孝武帝太元末年(396),昙始携带数十部佛教经律前往高句丽(今中国辽东半岛与朝鲜半岛北部)宣扬佛教。他“显授三乘,立以归戒”,广纳门徒,从此佛教开始在高句丽地区广泛传播。直到东晋安帝义熙初年(405)返回关中继续弘扬佛法,在高句丽传法近十年之久。之后高句丽僧人还曾前往百济、新罗乃至日本广传佛法,宣扬佛教。因此,昙始师此行意义非凡,影响深远,可谓佛教东传第一人,而狼虎寺也因为昙始僧人在佛教中的地位,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北齐武平元年(570),后人为纪念他,在寺中立《昙始行状记》一碑,《山右石刻丛编》的卷二对此碑有详细记载。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在位时期,进行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灭佛事件,狼虎寺也被损毁。明永乐年间(1403—1424)纂修的《太原府志》卷五记载:“狼虎寺,在县西山下狼虎村。旧经云:古寺,魏太平真君七年废,大安中复置。”由此可知,狼虎寺最初建造时间早于北魏时期太平真君七年(446),后在金卫绍王完颜永济大安年间(1209—1211)修复。由于狼虎寺历史久远,加之我国历史上进行过数次灭佛行动,可以推断,狼虎寺历经损毁并进行过数次修缮复建。此外,明万历《太原府志》卷二十四《古迹》也有记载:“治平寺,县西二十里狼虎山,大观年重修。”即北宋徽宗赵佶大观(1107—1110)年间对狼虎寺亦进行过修缮。
二
遗址现状
为更加深入、全面掌握狼虎寺的历史文化信息,2017年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工作人员对狼虎寺建筑遗址进行调查、发掘与测绘,获取到一些较为重要的考古资料,为日后对狼虎寺的保护修缮提供了基础数据,也更加充实丰富了有关狼虎寺的历史资料。
狼虎寺原建筑已无存,遗址表面杂草丛生,砖石横置,被约1米厚的表土及生活垃圾覆盖。清理后发现寺院遗址布局保存基本完整,面积约1100平方米。依山而建,坐北朝南,有东、西两座院落,西院为主院。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发现山门遗址、甬道、月台,山门遗址东现存石砌残楼一座,甬道东、西两侧各发现配殿遗址一处。东偏院仅院北有三孔现代窑洞(图1)。
图1 狼虎寺遗址全貌航拍图
清理发掘前在山门遗址位置散落分布17根方形抹棱砂石柱,最长3.84米,最短2.33米,柱径大多为31~35厘米,33厘米居多。其中6根石柱柱头开设卯口,长28厘米,宽6厘米。石柱表面雕刻菱格纹作为装饰。线刻菱格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常见的装饰图案,是一种几何图形,此处线刻菱格纹由许多平行的斜线交叉形成。菱格纹常被用于绘画、书法、陶瓷、建筑等艺术领域,以及传统的器皿和古建筑上,有纯净、简洁和优雅的特点。它不仅有装饰作用,还寓意着吉祥、瑞气和美好。
寺庙山门遗址(图2)仅清理发掘出三分之二面积,其南部被路面覆盖,无法发掘。已发掘的山门遗址东西长约11.2米,南北进深约7米,现场只留有部分砖铺地面及五根黄砂石柱,东西各有一根截面为35厘米×35厘米的方形墙中柱,外露高1.5米,柱头中心设有圆形卯口,直径18厘米。遗址北面现存两根廊柱、一根檐柱,截面为32厘米×32厘米的抹棱石柱,顶端开有卯口,深30厘米,宽6.5厘米,表面刻有线刻菱格纹。廊柱外露高度约2.8米,檐柱外露高3.5米。山门遗址地面用为28厘米×14厘米×5.5厘米的条砖铺设。
图2 山门遗址俯拍
山门遗址东面残楼用条形砂石砌筑(图3),长短不一,长1米有余,短不足40厘米,宽与厚尺寸相近,为30厘米左右。西墙设一拱券门,宽0.8米,高1.7米。门口设有踏跺与垂带,上、中、下基石尺寸相同,长75厘米,宽25厘米,厚16厘米。垂带长100厘米,宽20厘米,厚12厘米。此楼上半部分塌毁,残存高不足4米,东西长6.4米,南北宽5.4米。按照寺院常规布局推断,此残楼应为钟楼,上半部分塌毁,钟亦丢失。与其对应的鼓楼已经完全塌毁,无迹可寻。
图3 钟楼西立面
主院甬道东、西两边各发现配殿遗址一处,分别为坐东朝西、坐西朝东。面宽18米,进深9.3米,发掘清理出部分台明及原室内地面,均为面阔五间,设前廊。西配殿遗址地面由35厘米×15.5厘米×6.5厘米条砖铺设,明间、次间面宽3.5米,梢间面宽3.2米。后墙位置现存方形石柱五根,截面为矩形,边长介于31厘米至37厘米之间,其中南向北四根石柱长3.2米左右,长度稍有偏差。柱头开有卯口,长28厘米,宽6厘米,四根石柱柱头卯口尺寸亦有偏差。北起第一根现存石柱柱头卯口部分断裂缺失,残高2.8米。东配殿遗址与西配殿遗址对称分布,现存前檐柱三根。后檐北角柱一根,形制尺寸与西配殿后檐石柱相近。
狼虎寺遗址除以上石柱外,并未发现梁、檩、枋、椽等其他梁架构件,无法判定房屋具体形制。仅推断狼虎寺为石木结合建筑,除柱为砂石材质外,其余构件均为木质。由于年久时长,木质构件已无存。除遗址现场倒塌散落的石柱外,仅存东、西配殿少量石柱依然竖立于此,见证狼虎寺多年来的风雨变迁。由于狼虎寺所处深山,地理位置相对闭塞,加之古时交通不便,运输能力也十分有限,石柱所用石材应为周边地区就近取材。进一步推断如果其余建筑构件也使用砂石制作,会大大增加石柱的承重压力,加之砂石材质坚硬且表面粗糙,以榫卯插口组合在一起,相比木构件更容易摩擦受损,整体框架过于刚坚,丧失木构架特有的柔韧性,受到外力时房屋稳定性差于木构架,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如果只是柱子使用砂石材质,其余构件依然按照传统做法使用木质构件,既增提升柱子承重能力,又保持了传统木结构房屋的受力能力和稳定性。
狼虎寺正殿已无存,现存一座红砖平房,据调查是20世纪后期所建,面宽17.45米,进深6.3米。本次发掘清理出正殿前月台、踏跺及甬道(图4)。月台东西长11米,南北宽5.1米,高约1米,表面以30厘米×14厘米×6厘米的条砖铺设。踏跺上、中、下基石尺寸相同,长300厘米,宽78厘米,高18厘米。垂带长85厘米,宽20厘米,外侧有三角形象眼石,底边长78厘米,高35厘米,厚10.5厘米。甬道长8.4米,宽2.6米,两侧铺有宽33厘米、厚14厘米的条石,长度在1.5米至1.6米之间。甬道中间路面与月台表面相同,亦以30厘米×14厘米×6厘米的条砖铺设,杂乱交错无规则排列,其中夹杂着30厘米×30厘米规格的方砖。正殿西侧存石砌耳殿一座,面宽9.7米,进深5.3米,东耳殿无存。正殿东北角存石砌平房一座,面宽8.4米,进深6米。
图4 甬道、踏步、月台
三
附属文物
此次考古发掘在东偏院窑洞内发现残碑一块(图5),名为《狼虎山治平寺增修彩画碑记》,碑文内容如下:
图5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狼虎山治平寺增修彩画碑记》
狼虎山治平寺增修彩画碑记距城之西二十里许,有狼虎山治平寺者,曩拓拔氏时,有高僧白足道人诣阙,则□□□□/在山则狼虎潜伏,狼虎山遂以名焉。治平寺者,谓欲山川宁静,大地平忱,意有所取□□□/创建何时也。自明嘉靖请孤舟和尚卓席(驻锡)于斯,重修整饰法像精蓝,一概腾辉,迄今二□□/年矣。惜乎金容掩色,不镜三千之光;殿宇尘封,难启九重之敬。凡有观瞻,莫不太息。兹因住/持深贵法号荣枝者,每念师叔年迈,师弟敦醇,若袖手旁观;法相精蓝,尽成瓦砾,荒破如斯,/则焉得为佛弟子哉!所以历年已来,积攒资财,建正洞四眼,正楼五楹,禅堂五间,门楼六座,/所费共约有五百余金。沿及壬寅(1782年,乾隆四十七年),复金妆大殿佛像三尊、护法韦陀、西方三圣,加□楼殿、禅/堂、山门、南殿、门楼,一并新鲜,而又齿括二百余金,□募檀那输金七十余两,始得红泥湾、狮子崖,向虚空夺翠;大山门、古佛殿,在寺里诤奇。搬砖弄瓦,露出西来大意;妆修彩画,描成本/地风光。即今工程告竣立石,琐珉索序于余。余素不文,可据事铺陈,以告来哲,将启后人之/□念云尔。/传南山宗继千寿五世本山法属理元谨撰/晋西峰大慈院嗣祖沙门祖珮珠园氏敬书/后院新建静室一所(小字)……清乾隆四十八年岁在□阳单阏中和月 谷旦立。
通过碑文记载进一步证实了北魏时期高僧昙始曾在此修行布道,且对狼虎寺另一名字“治平寺”的含义进行了简单说明。碑文还提到明嘉靖年间曾请到一名孤舟和尚对寺庙内塑像壁画进行过修缮。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新建了正洞四眼、正楼五楹、禅堂五间、门楼一座,并进行彩画装饰。还修复了金妆佛像三尊、护法韦陀、西方三圣以及楼殿、禅堂、山门、南殿、门楼等建筑,据此可初步推断正洞、正楼、禅堂、门楼建于1782年前。而从现存石柱的形制分析,收分较小,应晚于明代。经过分析考证基本断定现存山门遗址、甬道、东配殿、西配殿遗址属于清乾隆年间建筑,碑文中所提“后院新建静室一所”应为东偏院建筑,现已无存。
综上所述,初步推断本次发掘的狼虎寺建筑基址建于清乾隆年间。遗址清理过程中,现场发现半块莲瓣纹瓦当(图6)。莲花纹瓦当在北魏时期开始流行,这与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的盛行是分不开的。此时处于佛教的发展期,北魏王朝对佛教尤其崇尚,而莲花是佛门的一种信物,莲花纹作为瓦当的一种装饰纹样开始盛行起来,发展至隋唐时期则更为普遍。莲花纹也因时代的不同,地方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特色。此瓦当为泥质灰陶,直径约15厘米,边轮宽2厘米,边轮与当面相平,背面平整。当面纹饰为单瓣莲花纹样式,有肥硕椭圆与瘦长两种瓣形,两种瓣形相邻依次排列,瓣尖处有圆珠装饰,形似宝瓶,围绕莲房竖直排列,莲房中以圆珠作为莲子纹饰。此瓦当莲花纹饰与太原晋阳古城三号建筑基址发掘的编号为TS02W01④∶10的残损莲花纹瓦当十分相近,是典型的北朝至五代时期的莲花纹瓦当样式。
图6 莲瓣纹瓦当
狼虎寺向西约百米距离有一青砖砌覆钵式墓塔,名为白道狼虎寺高僧塔(图7)。基座为八角形,边长约1.7米,刻有花卉纹饰。塔身为宝瓶,上为圆锥形十三层相轮,再上覆盖华盖和刹顶。墓塔外形瘦削俊秀,玲珑精致,整体外形犹如净瓶。据调查,高僧塔附近原有多座墓碑,后毁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现已无存。经初步分析判断,高僧塔所在区域为狼虎寺历代住持高僧之墓地。狼虎寺往西北方向山路两旁立有几根高度不一的正方体石柱,与狼虎寺遗址现存石柱材质相同,形制相近,柱头开有卯口,推断此处原设有牌坊指引去往高僧塔,现已无存。高僧塔保存相对完好,2012年4月被列为万柏林区文物保护单位。
图7 高僧塔
五
历史意义
狼虎寺,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晋阳西侧宗教祭祀区北端的一处古寺,北魏时期已有记载,历经北齐、隋、唐、宋、金直至明清时期,历朝历代多次修缮,是古晋阳至太原府城长久发展的历史见证之一,有独特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由《高僧传》记载及寺内宋碑铭文可知,“佛教东传第一人”北魏高僧昙始禅师曾在此驻留,故而狼虎寺作为我国北方与东北地区、朝鲜半岛文化交流在中原地区最早的寺院之一,其在众多佛教寺庙中有着独特的历史意义,更是我国古代对外文化输出与交流的重要见证。
六
保护与利用的建议
目前狼虎寺遗址并未得到合理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曾经清理出的遗址再次被废土与杂乱砖石覆盖,现场破败不堪,杂草丛生,枯树林立,萧条荒芜,着实可惜。建议管理单位从狼虎寺遗址的保护、修复、展示和教育等方面,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和有效的利用方案。对遗址现场定期清理、检测、修复、保养,以防止进一步受到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狼虎寺地处玉泉山森林公园之中,可加强与景区的深度合作与开发,做好遗址保护的同时,利用地理优势,将其与当地自然风景结合,大力开发旅游产业,通过旅游、展览、教育、科普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学习和享受文化遗产带来的宝贵财富,保护遗址的完整性和历史价值的同时,带动当地经济效益,充分体现文化遗产的社会和经济价值。文物的妥善保护与合理利用,既是对历史的尊重和传承,也是对当代社会的贡献和启示。社会各界应共同守护好文化遗产,让其永久流传并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胡聘之,胡延.山右石刻丛编[M].太原:三晋出版社,2018.
[2]太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太原府志集全:太原府志:卷四十八:寺观[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
[3]释慧皎.中国佛教典籍选刊:高僧传[M].北京:中华书局,1992.
[4]季羡林,汤一介.中华佛教史:中韩佛教交流史卷[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4.
[5]丁福保.佛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5.
[6]太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太原府志集全:太原府志:卷五:寺观[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
[7]太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太原府志集全:太原府志:卷二十四:古迹[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
[8]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晋源区文物旅游局.晋阳古城三号建筑基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