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此诗题作《上宋真宗皇帝》,另一版本则题为《上大明太祖皇帝》。林鹅峰刊行于1655年的《本朝一人一首》卷一〇,录入此诗的两个版本并作辨析[林鵞峯編,小島憲之校注『本朝一人一首』(岩波書店,1994年)305、310—312頁]。
[2] “岁时节日主要是指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时日。”(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31页)日语“年中行事”指一年中的传统节日和庆典活动,在本文语境中,中国的岁时节日即为日本的年中行事。
[3] 朝鲜半岛的百济,早于6世纪即“岁时伏腊,同于中国”(《旧唐书》卷一九九,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329页),后来朝鲜各朝代沿用中国正朔,直至1896年方改行西历。7世纪以降,日本、琉球、越南、真腊等东亚各国也一直使用中国历法,相关研究参见刘晓峰:《东亚的时间:岁时文化的比较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版;邵毅平:《中国岁时文化在东亚》,《东亚古典学论考》,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第90—127页。
[4] 丸山裕美子「唐と日本の年中行事」(池田温編『唐と日本:古代を考える』吉川弘文館,1992年)205—232頁。
[5][6] 钟嵘:《诗品序》,中华书局2019年版,第1页,第10页。
[7] 源順『倭名類聚鈔』巻四(日本古典全集刊行会,1936年)13—18頁。
[8] 参见王小盾:《中国音乐文献学初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19—256页。
[9][35][95] 安倍季尚撰,正宗敦夫校訂『楽家録』(日本古典全集刊行会,1935年)1433—1458頁,921頁,947頁。
[10] 《赐百官钱令逐胜宴集敕》,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八〇,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458页。
[11] 《亲祀东郊德音》,《唐大诏令集》卷七三,第408页。
[12][13][24] 王溥:《唐会要》,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40—541页,第541页,第617页。
[14] 陶敏、易叔琼:《宋之问集校注》卷四,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90页。
[15][83] 熊飞:《张说集校注》,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430页,第56页。
[16] 参见丸山裕美子:《〈假宁令〉与节日——古代社会的习俗与文化》,倪晨辉、陈用鑫译,《法律文化论丛》第7辑,知识产权出版社2017年版。
[17] 『令義解』巻一〇(『国史大系』巻一二,経済雑誌社,1900年)314頁。
[18] 上参郷祐康「宮廷行事と雅楽」(芸能史研究会編『雅楽:王朝の宮廷芸能』平凡社,1970年)230—238頁。
[19][22][29][31][34][82] 狛近真著,植木行宣校注『教訓抄』(林屋辰三郎編『古代中世芸術論』岩波書店,1973年)150頁,144頁,65頁,65頁,37頁,61頁。
[20] 参见南谷美保:《日本文化大讲堂·音乐》,吕顺长译,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0—101页。
[21] 日语中,在特定仪式或场合演奏的乐曲称为“定番曲”,本文译为“定曲”。
[23] 《教坊记》记录唐开元年间343首乐曲,参见崔令钦撰,任半塘笺订:《教坊记笺注》,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66页。
[25][27] 冀勤点校:《元稹集》卷二四,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325页,第311页。
[26] 郝润华整理:《李益诗集》卷三,中华书局2014年版,第60页。
[28][94] 藤原師長『仁智要錄』巻八(宮内庁書陵部,1990年)269頁,281頁。
[30] 原文作:“亲王至洛阳,掩留五日,寻师听读。”[伊勢興房「入唐五家伝·真如亲王入唐略記」(『続群書類従』東京経済雑誌社,1904年)106頁]
[32] 藤原宗忠『中右記』巻一(內外書籍,1934年)49頁。
[33] 『倭漢朗詠集』巻一(高野辰之編『日本歌謡集成』東京堂,1942年)9頁。
[36] 刘义庆撰,刘孝标注:《世说新语校笺》卷二三,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659页。
[37][44] 崔令钦撰,任半塘笺订:《教坊记笺注》,第120、135页,第93页。
[38] 豊原統秋『体源鈔』巻五(日本古典全集刊行会,1933年)589頁。
[39][75] 南卓、段安节、王灼:《羯鼓录·乐府杂录·碧鸡漫志》,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4页,第13页。
[40] 《白居易文集》在838年输入日本,对日本文学产生深远影响[水野平次『白楽天と日本文学』(目黒書店,1932年)]。
[41] 李景白:《孟浩然诗集校注》卷三,中华书局2018年版,第328页。
[42][63] 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6263页,第1027页。
4397 曾昭岷、曹济平、王兆鹏、刘尊明编撰:《全唐五代词》,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830页,第1141页。
[45] 安倍季尚撰,正宗敦夫校訂『楽家録』(日本古典全集刊行会,1936年)957頁。此处“游河流”指的是到河流之滨祭祀牵牛织女星并举行酒宴的七夕节俗,在10世纪的日本小说《宇津保物语》《伊势物语》中多有描写。
[46] 高承撰,李果校订:《事物纪原》卷九,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33页。
[47] 刘熙撰,毕沅疏证,王先谦补:《释名疏证补》,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35页。
[48] 伏日即进入三伏之日,一般在阳历7月11—20日之间。《荆楚岁时记》原书已佚,此条见唐代类书《初学记》卷四(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5页)引用。
[49] 此条见《太平御览》卷三一引用《荆楚岁时记》:“周处《风土记》……又曰,魏人或问董勋云:‘七月七日为良日,饮食不同于古,何也?’勋云:‘七月黍熟,七日为阳数,故以糜为珍。’今北人唯设汤饼,无复有糜矣。”(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49页)李道和认为“今北人唯设汤饼,无复有糜矣”一句应为杜公瞻注释《荆楚岁时记》的注文(李道和:《民俗文学与民俗文献研究》,巴蜀书社2008年版,第224页)。
[50] 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卷一五,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46页。《唐六典》卷四(第129页)也有相似记载:“五月五日粽䊦,七月七日斫饼。”
[51] 和歌森太郎『年中行事』(至文堂,1957年)153頁。
[52] 须田昭羲「索餅というもの」(『人類学雜誌』第六〇卷第一号,1948年)15—23頁。
[53] 『古事類苑』(神宮司廳,1928年)2冊1222頁。
[54] 『宇多天皇御記』(列聖全集編纂会,1917年)16頁。
[55] 北山円正「寛平期の年中行事の一面」(『神女大国文』第二九号,2018年)1—11頁。
[56] 苏合香又称“百合香”,盛产于中亚、西亚,1世纪时输入中国,《后汉书·大秦传》记:“合会诸香,煎其汁以为苏合。”(《后汉书》卷八八,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919页)宋代陈敬《陈氏香谱》卷三所列“衣香”原料中,即有苏合香(刘幼生编校:《香学汇典》,三晋出版社2014年版,第294页)。
[57][69] 丁福保编:《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全梁诗》,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918页,第857页。
[58][77] 谢思炜:《白居易诗集校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363页,第997页。
[59] 崔寔撰,石声汉校注:《四民月令校注》,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55页。
[60] “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皆纱罗锦绮。仲容以竿挂大布犊鼻㡓于中庭。”(《世说新语校笺》卷二三,第659页)
[61] 参见井実充史「『懐風藻』七夕詩について」(『福島大学教育学部論集』第六四号,1998年)8頁。
[62] 李伯齐:《何逊集校注》卷三,齐鲁书社1989年版,第311页。
[64] 大谷歩「資料の伝統的保存法-曝書·曝涼を中心に」(『国学院大学博物館学紀要』第三五辑,2011年)71—82頁。
[65] 崔令钦撰,任半塘笺订:《教坊记笺注》,第111—112页;段安节撰,吴企明点校:《乐府杂录》,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27—128页。
[66] 李康成编:《玉台后集》,傅璇琮等编:《唐人选唐诗新编》,中华书局2014年版,第419页。
[67] 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六,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55页。
[68] 盛唐教坊曲有《同心结》《同心乐》《五彩结同心》等曲(《教坊记笺订》第89、216页)。
[70]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乞巧楼》,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0页。
[71] 参见马兴国、宫田登主编:《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民俗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57—360页。
[72][78]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第83—85页,第82页。
[73] 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〇九,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24页。
[74] 陈旸撰,张国强点校:《乐书》卷一八五,中州古籍出版社2019年版,第960页。
[76] 尹占华:《王建诗集校注》卷一〇,巴蜀书社2006年版,第469页。
[79] 大伴家持等编:《万叶集》,赵乐甡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234页。
[80] 『日本紀略』前篇十四(経済雑誌社,1897年)438頁。
[81] 良岑安世等編『経国集』巻一一(日本古典全集刊行会,1926年)146頁。
[84] 李冬生:《张籍集注》,黄山书社1989年版,第199页。
[85] 参见刘晓峰:《寒食不入日本考》,《东亚的时间:岁时文化的比较研究》,第230—251页。
[86] 甲田利雄『年中行事御障子文注解』(続群書類従完成会,1976年)201—203頁。
[87] 『古事類苑』(神宮司廳,1928年)48冊1144頁。日本打球运动及其艺术,参见村戶弥生『遊戯から芸道へ:日本中世における芸能の変容』(玉川大学出版部,2002年)13—62頁。
[88] “凡五月五日,天皇观骑射并走马。”[『古事類苑』(神宮司廳,1928年)2冊1168頁]
[89] 『古事類苑』(神宮司廳,1928年)48冊1144頁。
[90] 紫式部:《源氏物语》,丰子恺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435页。《落蹲》是高丽曲《纳苏利》之单人舞部分,12世纪之后一般作为《打球乐》的“答舞”演出。
[91] 酒井欣『日本遊戯史』(建設社,1935年)195—198頁。
[92] 参见吴真:《岁时文艺与华夷融合——隋炀帝新制乐的礼俗意义》,《文学评论》2024年第1期。
[93] 参见陈文成:《关于〈泛龙舟〉》,《音乐研究》1984年第2期。
[96] 郭茂倩编:《乐府诗集》卷四七,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82页。
[98] 徐俊纂辑:《敦煌诗集残卷辑考》,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849页。
[99] 《旧唐书》卷一四六,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963页。
[100] 参见刘晓峰:《〈荆楚岁时记〉在日本》,《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1期。
[101] 《荆楚岁时记》:“是日,竞渡,竞采杂药。”杜公瞻注:“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人伤其死,故并命舟楫以拯之,至今竞渡是其遗俗。”(宗懔撰,杜公瞻注,姜彦稚辑校:《荆楚岁时记》,中华书局2018年版,第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