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文: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质生产力

字号:T|T
2024-10-21 17:13 来源:文博中国

9月22日,纪念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成立75周年国际学术会议分论坛“数字人文: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质生产力”在北京举办,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中国文物学会会长顾玉才出席。论坛上,来自中国、意大利、韩国等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阐述了数字技术在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院长袁昕在致辞中说,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人类已经进入数字时代。数字科技赋能下,社会经济发生了很多新变化,涌现出很多新的诱人的场景。借助数字科技能够更好地呈现文化遗产的面貌,展示和传播文化遗产的价值,共同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

腾讯公司副总裁陈发奋在致辞中说,数字人文作为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领域,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以数字化技术为手段,以人文研究为导向,为我们揭示了前所未有的知识领域和文化景观。数字技术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数字人文让我们有机会以全新的视角审视人类的文化遗产,以更高效的方式挖掘知识的深层价值,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实现古今对话,可以打破学科的壁垒,促进跨界融合,还可以借助大数据分析,洞察社会现象背后的规律。面向未来,腾讯希望通过数字化技术让文化遗产焕活起来,搭建一座连接古代与现代、中国与世界的桥梁。

顾玉才对本次论坛的主题进行了阐释。他提道,二十年前,“数字人文”一词一经问世就迅速传播。十五年以前,数字人文成为一门显学。数字人文将新技术和新方法利用到传统的人文学科,将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应用于包括历史、艺术、考古、博物馆在内的人文学科,极大地促进了数字技术与文物保护利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深度融合。随着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和其他一些文物收藏单位以及不可移动文物数字化的深入推进,数字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文化遗产领域的研究能力,提升了整合数据、社交媒体、网络、声音、图像档案及研究成果的能力。这些年数字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展示利用,数字人文为我们提供了观察体验过去和现在、文化和文化遗产的新路径。使用数字工具、方法和资源,大大提高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效能。前段时间火爆出圈的游戏《黑神话:悟空》带活了山西30多处古建筑,为文化遗产的传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图片

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

王旭东介绍了数字技术助力北京故宫和敦煌莫高窟两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历程。敦煌莫高窟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用计算机技术保存敦煌壁画、彩塑的影像,2010年建立敦煌石窟壁画数字资源库,2016年上线“数字敦煌”资源库,技术的迭代促使观念不断突破创新,最终确立数字化成果是为了共享,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研究和传播的理念。今天敦煌研究院已经建立了从研究到产业化的一条龙链条。

图片

故宫数字文物库

故宫博物院1998年成立资料信息中心,2001年开通官方网站,2003年成立故宫文化资产数字化应用研究所,2019年上线“数字文物库”,数字孪生、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文物资源的社会共享,不断扩大着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对于数字人文的未来发展,王旭东提出了四个应用方向。一是加速文物数字化采集和公布进程,最大限度实现博物馆资源的全人类开放共享。二是以标准化为抓手,大数据分析为动力,推动博物馆业务的高质量发展。三是以“数字孪生”等技术为切入点,实现遗产地、博物馆和旅游景区复杂业务的协同管理。四是推动知识图谱、人工智能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助力传统文化价值挖掘、阐释和国际交流。

“作为有担当的博物馆、世界遗产地,要静下心来,加大多语种网站的建设,不断丰富自己网站的内容,把数字资源库建好,分享出去。”王旭东呼吁,要让真实的、可靠的数据来自我们的网站,而不是来自那些吸引眼球、制造流量的自媒体。

腾讯数字文化实验室负责人舒展分享了腾讯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新质生产力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他认为,数字科技能够为文博工作降本增效、提质增效,能够为文明探源、考古发掘等系列课题带来新的可能和解法,能够让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全民共享。近年来,腾讯做了一些尝试。诸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字博物馆等单位联合打造“殷契文渊”甲骨文AI协同研究平台,实现了甲骨文的数字化搜集、研究释读与活化利用;与三星堆博物馆合作,探索AI智能辅助文物修复,开发数字IP形象“蜀堆堆”与游客互动;依托多模态人机交互技术,与国家博物馆合作,研发虚拟数智人艾雯雯,为观众提供智能讲解;与北京市文物局合作,启动“数字中轴”项目,生成15T高清数字资产,助力中轴线文化遗产创新活化;“北京中轴线数字打更人”项目,让大量用户尤其是年轻人成为志愿者,对中轴线文化遗产进行巡检监测,目前已有近3万人注册为志愿者,生成11万张以上的有效巡检图片,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的认可。

同时,腾讯还关注到技术的普惠,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发起“繁星计划”,在博物馆数字化平台建设、视频内容生产、数字化人才培养、文创IP开发、场景码搭建等方面,助力中小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目前已有200多家博物馆加入。

此外,腾讯还通过“探源计划”为文化遗产行业提供有价值的技术或解决方案,针对关键应用场景,推动优秀技术与文化场景的共创落地建设,目前该计划已发布12个文化场景,期待更多科技企业和社会力量加入。

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建筑系教授山德罗·派瑞奈洛,以“三维模型与叙事:文化遗产路线记录的数字建筑和数据库”为题,介绍了建筑遗产保护利用中的3D建模、3D打印、3D数据库应用。派瑞奈洛说,20年前他们开始在建筑遗产保护领域应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摄影、3D点云等技术,目前已在世界范围内开展了很多修复项目。建筑遗产数据库的建立,需要基于不同遗产的具体情况,进行地理勘察测绘、价值评估、数据收集整合、数字化等工作,最终用3D技术生成的数据库,可以更好地了解文物建筑内部的情况,为建筑修复或更新提供依据。四五年前,他们开展了智慧城市管理的项目,通过对建筑遗产进行3D打印,将实体建筑以另外一种实体方式呈现,甚至将消逝的文化遗产用3D的方式再次构建起来。在意大利威尼斯的一个群岛建筑保护项目中,构建的3D数据库可快速获得岛上建筑的内外部构造和岛屿周边环境的信息。不同历史时期的信息库还可以叠加在一起,成为全新的数据库。在这个数据库里,可以把不同类型的图像数据和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可以穿越到某个时间节点,观察到这些岛屿几百年来的变迁。

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国家文物局数据中心)主任乔云飞梳理了文物行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阐述了如何通过数字技术应用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双赢。他总结道,我国文物行业信息化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至2000年的初步探索与萌芽。第二阶段是从2001年至2011年的基础资源建设与技术普及。其间国家文物局成立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启动多项文物专项调查、普查。第三阶段是从2012年到2022年的技术创新与融合发展。其间4G、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遥感监测等技术,广泛应用于文物预防性保护、数字化保护、虚拟修复、业务管理等方面。第四阶段是从2023年至今的新质生产力创新驱动,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全流程介入文物管理、识别、分类、修复、展示、利用等方面。

图片

“博物中国”首页

近年来,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在文物保护展示数智融合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构建了国家文物资源大数据展示平台,目前已汇聚3000万余条数据,实现全国文物资源一张图;构建了全国数字博物馆集群“博物中国”,汇聚并展现全国2000余家博物馆的文物数据资源,加速了文物数据资源的开放与共享,促进了文博机构公共服务的均衡化发展;构建了不可移动文物灾害风险评估管理系统,为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在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应急处置上提供决策支持;搭建了全国文博网络学院,持续开展培训,提升文物保护从业者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图片

“全国文博网络学院”首页

未来的目标是,从文物保护和传承、文物事业和产业、行业应用和公众服务等角度着眼,融合数智技术构建中国文物云平台,在此基础上搭建文物安全管理平台、文物科学研究平台、文物展示利用平台,最终实现新质生产力赋能文物数据要素多场景的应用。

韩国科学技术院文化技术学院研究员沈惠昇,以“韩国文化遗产三维数据的标准化——提高文化遗产数字保存的效率和可访问性”为题,分析了韩国崇礼门修复过程中数字技术应用及数据标准化建设等案例。2010年韩国启动文化遗产三维数据的标准化工作,2012年引入第一个标准版本,此后不断修订,2018年的标准指南是最新的一次更新。她认为,在标准修订过程中应关注几个问题,一是如何应对技术进步带来的挑战;二是如何使标准既高效又可持续;三是在开展国际合作时,如何解决技术、社会和文化的差异。在标准修订过程中,建立了开放的沟通机制,韩国所有遗产部门都参与进来,通过深度的个人访谈、问卷调查、公开听证会等方式进行了广泛的意见征求。在最新的标准指南中,对数据的可靠性提出了明确要求,比如3D扫描的位置选择、扫描的角度和分辨率等。同时通过详细的数据核对表,加强对数据质量的把控。未来希望能够制定一个国际化的相关标准。总之,文化遗产数据的标准化存在巨大的潜力,它作为原始资源有助于创建智能文化空间,并由此产生新的经济和文化机遇。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杰分享了数智化探索在城市保护与更新中的应用案例。2015年,联合国大会提出一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其中专门提到“城市遗产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推动者和强大驱动力”。城市文脉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也彰显了文化自信。城市保护更新工作呈现要素多维度、多专业交叉、多主体协作、工程周期长的特点。清华同衡项目团队针对这样的应用场景,研发了在手机上就能操作的数字协同技术。用手机拍下的照片输入有坐标的系统里,后期再进行研判,提高了工作效率。在风貌识别方面,与数字研发公司合作,先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来识别建筑的颜色、色彩和形状,再通过团队的综合研判完成建筑的普查。在长达15年的福州三坊七巷项目中,项目团队建立了详细的数据库,保护片区内的历史建筑全部建档,方便查询和管理,数据信息还可用于城市管理。在景德镇陶瓷遗产保护项目中,排查遗产点,建立数据库,保护改造老旧工厂,为其植入新的功能。今天的陶溪川陶瓷文化创意园,功能多元,客流火爆,也得益于项目数据库对业态开发、设计决策和政府决策的支撑。

在讨论环节,吉林伪满皇宫博物院院长王志强分享了基层博物馆对数字技术的理解和期待,首都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张宇介绍了首博信息化建设的情况,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黄英介绍了中国古代玉器科技检测数据库建设的进展,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华联剑汇报了不可移动文物地震风险评估与韧性提升方面的工作成果。

本次论坛为全球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智慧碰撞与交流的平台,大家集聚一堂,分享前沿成果,汲取多领域的交叉思维。未来期待进一步深化文化与科技融合,促进新质生产力持续增长,为文化遗产保护注入新的活力。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