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新时代,社会和公众对于科技博物馆的服务需求日益强烈且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怎样开发教育产品,才能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为社会创造价值并得到公众的认可和青睐?本文以北京科学中心“地球方圆展”及衍生教育产品为案例,探讨开发与展览同主题的科普剧、展教课程、科普图书、科普短视频等多样化教育产品的路径。
【关键词】科技博物馆;“展览+”;系列产品线;协同化
一、绪论
伴随着网络科技的日益发展,公众获得科学知识越来越便捷,在公民科学素养持续提升的情况下,公众对在科技博物馆使用科学教育产品的体验感、参与感以及获取科学知识的深度等方面,都有了新的需求和渴望。因此,研究如何创新开发科学教育产品是推动科技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科技博物馆教育产品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教育产品的概念主要来源于教育行业,它是指能够在教育中达到教育目的、帮助青少年理解教育内容的产品。著名儿童教育学家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在其著作中提出,教育中应当使用符合当下教育情景的教具和教育产品,让儿童在反复使用的过程中达到启发自身的目的。科技博物馆教育产品是科技博物馆为了实现校外科学教育目的,达到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的目标而设计和开发的产品。包括实物型产品,如展览展品、实验用具、科普图书等,以及服务型产品,如展教课程、科普剧、科普短视频等。其功能主要体现在知识传递、科学普及、学习引导、互动交流和评估评价等方面。
(一)科技博物馆教育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
科技博物馆同仁经多年努力,解决了科技博物馆科学教育产品“有没有”的问题,未来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下一步就要突破科学教育产品“好不好”的问题。目前,科技博物馆教育产品存在如下问题:一是从科学教育产品线的整体规划方面来看,场馆内不同形式的教育产品之间互无联系、各自为战,各教育产品缺乏协同增效的观念,无法达到教育产品的体系化建设,不利于提升场馆的整体影响力;二是从科学教育产品的价值体现方面来看,资源的利用率有待提升,各类教育产品的深层次价值没有充分挖掘;三是从科学教育产品线与公众潜在需要的匹配程度来看,单一的产品形式无法满足公众多样化的需求。
(二)科技博物馆教育产品开发的解决方案
针对上述发现的科技博物馆教育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科技博物馆高质量发展需要调整科学教育产品供给结构以及合理优化资源配置,不断适应公众的需求变化。
首先,对于筹建中的全新科技博物馆或老馆中正在策划新展的情况,建议从策划伊始就着眼全局,进行顶层设计。系统性规划所有教育产品,从知识框架、产品样态、表现形式、产品间的协同关系等维度进行统筹设计。其次,对于场馆中已有教育产品的情况,建议围绕现有主题进行教育产品的多品类开发,提升场馆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能满足公众对科普形式多样化的需求。
结合国内科技博物馆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产品首先是展览,展览是科技博物馆教育职能最主要的载体,也是科技博物馆的资源优势。科技博物馆想要做到“教育产品提质”,尤其不能脱离展览。但不能只依靠展览这一类产品包打天下,展览的价值也不应该仅仅局限于陈列和展示。所以笔者提出的科技博物馆教育产品开发的解决方案是:依托展览资源,挖掘其内在价值,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发衍生产品(即其它教育产品),即以“展览+”的模式进行系列科学教育产品的系统规划、统筹设计,形成产品线。最理想的状态是在启动展览设计时,同步策划同主题的科普剧、展教课程、科普图书、科普短视频等教育产品(见图1)。
图1 “展览+”系列产品开发模型
三、“展览+”科学教育产品开发意义及要素把握
(一)科技博物馆进行“展览+”科学教育产品开发的优势及意义
以“展览+”的模式进行科学教育产品线开发的优势及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有利于公众形成科学认知
(1)系列产品丰富的形式使公众处于良好的情绪状态
“展览+”系列产品线让展览中的科学知识生动起来,科普剧、展教课程等产品,充满趣味性和参与感,可以使公众处于良好的情绪和注意状态之下。而情绪对记忆活动有明显的影响,积极情绪的“扩展——构建”理论认为:积极情绪能拓宽人们瞬间的思维——行动范围,并形成持久记忆,内化为个人知识结构的一部分。
(2)系列产品使公众的学习得到反复刺激和强化记忆
公众观览时长有限,受人类的记忆模式影响,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通过一次观展记住所有的内容,形成科学认知。而同主题系列产品线是对某一知识领域,集中进行多角度不同形式的科学传播,同主题知识的反复出现,有助于增强公众对展览科学内容的记忆。此外,如能结合场馆自身条件,优化观众对系列教育产品的体验顺序,例如按照“激发兴趣→传递知识→启发探索→巩固实践”的思路去安排参观体验,即“观看科普剧→观展→上展教课程→看科普图书→刷科普视频”这样一个流程,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多元化的学习体验更有利于青少年多元智能的培养
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多元智能》(Multiple Intelligence: TheTheory in Practice)、《智力的重构》(Intelligence Reframed)、《多元智能新视野》(Multiple Intelligence: New Horizons)这三部作品之中,提出人类具有多元智能,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博物智能等。加德纳这一研究促进了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融合的进程,也为博物馆教育搭建了智能认知的心理学基础。围绕同一主题,开发不同的教育产品,将有利于公众,特别是青少年通过体验多元化的产品,驱动自己最突出的智能。其自然博物智能、人际关系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等均受到启发,认识世界的符号系统得到充实并得以重新建构,培养出独特的个人能力。
(4)系列产品使公众更容易构建知识框架
当代科学教育的三层次教学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上目标仅仅依靠展览无法充分实现,须基于展览衍生的系列教育产品,以达成三层次科学教育目标。例如公众通过与展品的互动,自主学习其中的知识点;在展教课程的设计中,则可以根据不同学段人群的认知水平、知识储备程度,对同一个展品设计不同难度层次的课程,给公众提供更精准的服务,通过教师的引导,注重探究过程与方法,避免走马观花、无目的的参观学习;科普剧则围绕相关科学内容挖掘戏剧矛盾冲突点,用角色的成长弧线触动受众,引导观众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与展览同主题的系列教育产品,不但提升了展览的教育价值,还可以弥补展览形式的局限,激发公众的科学兴趣,使公众更容易构建某一领域知识框架,实现更全面的教学目标。
2.有利于提高科技博物馆产品开发的工作效能
(1)加快教育产品开发速度
无论是哪类教育产品,在开发初期,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选题。以科普展览作为依据,可使其它教育产品的选题工作变得简单,缩短了开发周期。
(2)提高科普资源的利用率
展览有展示价值,科普剧有演出价值,科普图书有阅读价值,如果将这些教育产品形成资源合力,产生集聚效应,既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又可增强场馆整体实力。例如依托展览资源,开发同主题其它系列教育产品。围绕同一个展品,可以针对不同的学段开发分级展教课程。根据与展览内容相关的科学家事迹,开发弘扬科学家精神的科普剧,如此一来,展览就成为了系列教育产品开发的“资料库”,提高了展览的利用率;发挥科普剧表现形式的优势,吸引更多公众到馆观看,可以为展览、课程等其它产品带来更多的流量,科普剧就成为了“引流密码”;而科普图书既能作为同主题教育产品的图文载体,满足公众的阅读学习的需求,还能发挥其便携优势,成为系列教育产品开发的“名片”。
(3)降低教育产品开发成本
在所有的教育产品开发过程中,有些环节是共通的。比如,所有产品涉及知识点都需要专家论证,围绕同主题开展产品设计,在该环节上就节省了时间成本、经济成本。另外,展教课程、科普剧、科普短视频等,还可以利用展览作为场景,节省一定的搭建费用。
(4)扩大教育产品辐射人群
大部分科普场馆的开放时间是周二至周日,接待人数也受场地限制。多样化的产品线可以突破场馆教育的时空局限,扩大教育产品的辐射人群。比如科普短视频产品,传播窗口更多,哔哩哔哩、抖音、微信视频号等,辐射人群更加广泛;具有无可比拟的时效性和全时性,公众可以全天候、随时随地的观看。而科普直播则适合更多不能到现场观展的公众“云看展”“云逛馆”。
(二)“展览+”科学教育产品开发要素
1.“展览+”系列教育产品线开发的工作模式
第一种是场馆自主开发的展览,在尚未策划展览的情况下,通过整体布局设计“展览+”模式,即在开发之初,就已经规划好要做的系列产品类型、数量、预期效果等。
第二种是场馆方引进的展览,基于承接的展览补充开发教育产品。即在已有展览资源的情况下,基于现有展览脉络、依托展览内容、借助展览场景、提取展览元素等方式进行的产品开发。
2.“展览+”系列教育产品线的产品特征
(1)主题一致性
系列教育产品线的所有产品都围绕同一主题展开,例如某个学科领域、某个科学概念,通过各产品的不同表现形式和侧重,有助于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帮助受众更全面地了解和学习相关领域。
(2)学科核心概念一致性
系列教育产品线中的各个产品都应该围绕整体学科核心概念展开,有明确的教育目标。
(3)内容协同互补性
系列教育产品线中的各个产品之间应该有一定的内容互补性和协同性,即每个产品都提供了不同的角度、深度或形式的学科内容。受众可以通过多个产品的学习,逐渐深入理解和掌握相关领域。
(4)形式多样性
系列教育产品线中的产品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和媒介,可以满足受众的不同学习需求和学习习惯,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
3.“展览+” 系列教育产品线的开发原则
(1)从内容角度注重协同性
产品线围绕展览涉及的学科核心概念进行开发,应与展览主题和内容相关,起到补充延伸作用,加深受众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和体验,做到协同增效,使同题材教育产品系列化。
(2)从功能角度注重教育性
产品线教育性原则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系列产品开发离不开教育学理论与方法的运用,在不同形式的产品中应结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二是系列产品开发离不开科技博物馆的教育特征,即让受众基于实物的体验、基于实践的探究实现科学认知,帮助受众掌握科学原理和概念。
(3)从品质角度注重创新性
系列教育产品的开发需要不同专业的人员组成研发团队,围绕同一学科核心概念,在确保产品科学性和准确性的基础上,还应具有创新性,能够引入新的科学教育理念、技术和方法,提供新颖的学习体验和教育方式,激发公众的学习兴趣。
(4)从生命力角度注重可持续性
产品线的开发应考虑长期的可持续性。产品的开发和运营应具备可持续的经济模式,确保产品线的长期健康发展。同时应考虑到后期的迭代,接纳受众的反馈和评估,了解产品的效果和影响,不断改进和优化产品,进一步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教育效果。
四、“展览+”系列教育产品开发实践案例分析
关于“展览+”系列科学教育产品线的开发实践,笔者将以北京科学中心策划的“地球方圆”展(以下简称“地球”展)系列产品为例进行简单介绍。
(一) “地球”展内容概况及展示分析
1.内容概况
“地球”展呈现了几千年来人类如何观察、探索脚下的大地。内容既有古代先贤“朴素认知”的序幕、又有历经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为科学革命带来的曙光,以及当今摆脱地球引力进入太空一探天渊的地球方圆之旅。
该主题展览展厅面积800平方米,整体展示人类对大地形状的认识过程,体现人类对地球认识水平的逐步提升。展厅设置了毕达哥拉斯的哲思、麦哲伦拥抱地球、中国大地测量、科技之光等17个展品,选择了9位历史上探究地球形状的重要科学家,设计了相应的卡通形象;展品凝练8种科学思想,涵盖了9种科学方法,覆盖数学、物理、地质、天文、机械、电子等8大学科,包含35个知识点,可供开发成其它教育产品的素材比较丰富。
2.局限性
“地球”展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虽然注重展品的互动性、探究性,但是对探索大地形状过程中体现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诠释不充分;二是展览是基于目标人群的平均认知水平开发的,无法满足差异化的需求;三是展览受制于场地、时间和空间等因素,无法满足不同群体受众随时随地的学习需要;四是展览的制作和运营成本较高,且展览内容和形式容易过时,难以保持长期的可持续性发展。
“地球”展是一个内容相对集中的主题展,采用“展览+”系列教育产品的开发模式,能够弥补展览的不足,扩大教育覆盖面和深度,提高教育效果和可持续性。北京科学中心坚持“展教结合,以教为主”的传播理念,注重利用展厅空间和各项条件开展丰富的学习交流形式,为观众提供不同于其他形式的科学教育体验效果。促进传统的博物馆静态展示、科学中心的互动型展示以及新媒体呈现形式的有机结合,突破展厅物理空间限制,促进公众在离开展厅后继续学习。因此,以“地球”展为基础,进行了“展览+”系列产品开发的探索。
(二)“地球”展系列科学教育产品线的开发思路
1.具体开发思路
“地球”展系列产品线在开发时,就考虑到了以展览为主,多种教育产品齐头并进,形成产品矩阵,以此提高科普效能。在开发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三点考虑。
(1)各衍生产品开发的主题方向都与“地球”展保持统一;包括科普剧的戏核、科普绘本的主脉络、展教课程的重难点、短视频的设计等都要围绕展览主题展开。
(2)各衍生产品都遵循统一的学科核心概念,总体教育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提高对问题的分析思考能力。
(3)产品之间要有内容和形式上的互补。围绕展览的局限性,以“展览+”衍生教育产品弥补其尚未实现却需要实现的教育目的及效果,形成展览与其衍生品的协同关系。
2.“地球”展系列产品分析
下面以表格形式将“地球”展系列产品的情况进行罗列(见表1),表后会进行详细的分析。
(1)衍生展教课程通过对教学对象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认知需求进行学情分析,制定多维教学目标,对接课标,针对不同学段学生分层级精准教学。教学场所也由教室改为展厅中、展品旁,这样的教学环境具有极强的代入感,更容易调动学生的探究欲。结合展品进行的分级教学,还可以满足不同学段青少年对地球知识的需求。
(2)衍生科普剧利用舞台创作手法,虚拟了智者俱乐部的戏剧情境,以展览中出现的亚里士多德、僧一行、麦哲伦等历史人物为主,虚构出周朝人、印度人,搭建人物关系,构建了众人因对大地形状不同认知而产生的矛盾冲突。在追求验证真理的过程中,将展览涉及的科学史实演绎为剧情的一部分。剧目使观众在欣赏剧情的过程中,理解了先贤是如何运用科学方法科学思维进行探索的,获得审美满足感的同时还受到科学家精神的熏陶,而且将科学知识的获得转化为人生哲思。这种高度浓缩的艺术,更易于实现教育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展览不易做到的,有效解决了展览对科学精神表现不足的问题。观众观剧后,会怀着更加强烈的兴趣主动走进展览。
(3)衍生短视频利用影视创作手法,用视听语言来表达科学内容。主要通过将展览中的科学原理、实验过程等抽象的、跨越时空的、复杂不易展现的地球探索的科学信息,运用细节放大、慢速、加速、全息影像立体呈现等技术,经过精心编排剪辑形成科普视频,在各大传播平台投放,既弥补展览展示的局限,又扩大传播的广泛性,而且短视频相对展览的制作成本低,可以根据观众的需求及时更新相应的科学内容。
(4)衍生科普书利用绘本插画语言的手法,设计了三位伴读人物,以讲展览涉及的众多科学家故事作为主线,情节是伴读人物穿越回探索地球形状的各个时代,伴随着探索大地形状的科学家,共同体验了这场认识地球形状之旅。绘本增加了展览未覆盖的科学热点、科学亮点、科学盲点,使知识阐述更为系统,知识脉络一目了然,当然还有一个更大的优点就是突破空间限制,可以反复阅读学习。
经粗略统计,“地球”展展出时长1年,接待参观量约6万人次,展教课程共讲授80节,全年受益约3000人次,科普剧共演出5场,线下受益人次累计超1000人,剧目线上直播累计受益人次6万人,科普书售出约1000本,5个科普短视频累计播放量约9万次。“展览+”产品线投放后,不少受众在观看短视频、科普剧后被吸引到展厅主动观展,使展厅参观量提升了至少20%。经受众反馈,体验“地球”展全部产品线的学习效果,远大于单独观展的效果。
“展览+”的开发方式丰富了展览内涵、拓展了展览外延,延长了传播时效,突破了空间和时间上的局限,形成了多层次、多样化的科技博物馆系列教育产品线,达到了系统化丰富场馆教育产品、充分挖掘展览的教育价值,更好地服务于公众的目标。由于各场馆场地条件、经费情况、专业人员各异,在实践中还需依据主题内容和场馆特点灵活掌握,以期达到更高效地利用好场馆资源、科普资源、专家资源,极大提高科普效率,更好彰显科技博物馆的教育职能,实现科普场馆的教育产品系列化,推进场馆的高质量发展。
五、结语
作为科技馆的重要资源,展览对于教育活动的设计有着重要作用。以“展览+”为抓手开发系列教育产品线,是将其它教育产品的设计摆在与展览展品设计同等重要的地位,实现内容设计的协同性与融合性,形式设计的统一性与实用性,以促进科技博物馆科普能力的发展,落实科技馆教育功能,实现全民科学素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