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卫的炮台中,永久性炮台有15座,分别是位于刘公岛上的黄岛炮台、公所后炮台、东泓炮台、旗顶山炮台,位于南帮的赵北嘴炮台、鹿角嘴炮台、龙庙嘴炮台、所城北炮台和杨枫岭炮台,位于北帮的北山嘴炮台、黄泥沟炮台、祭祀台炮台、栢顶炮台,位于日岛的日岛炮台,位于西线的九峰顶炮台。
甲午战争爆发后,为了增加防守力量,临时修筑了9座炮台,主要是西线的远遥墩炮台、遥了墩炮台、柴峰顶炮台、佛顶山炮台,刘公岛上的南嘴炮台,南帮的摩天岭炮台,以及北帮的拐角快炮台、田鸡炮台。
威海卫的炮台主要由德国工程师汉纳根主持设计,在设置炮台时,他充分考虑到威海卫的地理特点,重点防御的方向是刘公岛南北两个水道和威海卫城西侧。为防止敌舰从北水道进入威海湾,修建了北帮和刘公岛西侧的炮台;为防止敌舰从南水道进入威海湾,修建了南帮、刘公岛东侧和日岛的炮台;为防止敌人从西侧海湾登陆进攻威海卫城,修建了西线的炮台。同时他也提醒清政府应该考虑到敌人从陆地绕到炮台背后攻击的情况,这是炮台的薄弱之处。但由于经费有限,清政府并没有加强这方面的防备,没想到一语成谶,甲午战争时日军正是从炮台背后的陆地进攻,占领了威海卫。
战争中威海卫的炮台大部分都遭到破坏,日本在甲午战后大力搜刮,将大炮运回其国内。后威海卫被英国租借,刘公岛上有些炮台被英国人继续使用。近代以来,日本、英国、汪伪政权、国民党先后占领刘公岛,直到1945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威海独立营占领刘公岛,这座岛屿才回到人民手中。刘公岛地理位置重要,一直作为军事重地,有些炮台被反复使用,多次重修,已不再是最初的形制。
目前为止,刘公岛和日岛上的炮台遗址保存较好,炮位能够找到,炮台形制基本得到保留。南帮的炮台只剩摩天岭、杨枫岭保存较好,龙庙嘴、所城北能找到位置,但已找不到遗迹,鹿角嘴和赵北嘴因为填海造田已经完全改变了地貌,仅有基座所在土堆保留,地面没有任何遗迹。北帮的炮台基本不见遗迹,原址都被建筑或绿化覆盖,仅有黄泥沟炮台剩下一座炮位。西线炮台也很难找到遗迹,基本被破坏。
刘公岛炮台
刘公岛上的炮台主要有6座,目前采用戚其章先生的说法命名,从西向东依次是黄岛炮台、公所后炮台、旗顶山炮台、迎门洞炮台、南嘴炮台、东泓炮台。刘公岛是北洋海军基地核心所在,也是防御的重中之重,岛上的炮台由北洋护军驻守,护军统领张文宣节制。刘公岛今天已经成为威海著名景区,这些炮台也成为旅游景点。
黄岛炮台位于刘公岛最西端,紧邻麻井子船坞,船坞北堤西端即为黄岛炮台范围。黄岛本来是一座孤岛,为建设黄岛炮台,在刘公岛与黄岛之间修建了堤坝,将两座岛屿连接起来。炮台设有4门24厘米平射炮、2门6厘米行营炮和3门速射炮。后被解放军利用并重新修缮,炮位尚存,但形制已改。在炮位附近立有国旗三易标志碑,1898年5月23—24日,黄岛炮台在两日内先后升起日本、大清、英国三面国旗。黄岛炮台200余米长的地下坑迹保存完好,大部分仍是北洋修筑时的原貌。黄岛炮台有前后3栋兵营建筑,均是后期修建,最北面一排兵营建筑位置应是北洋海军时期建筑原址。
公所后炮台兵营
公所后炮台遗址位于刘公岛西村,北洋海军称其为北口地阱炮台,日军称其为隐现炮台。炮位位于麻井子船坞东北约200米处,炮台当时装备了2门英国阿姆斯特朗制的24厘米地阱炮、6门7.5厘米行营炮和8门速射炮。炮台兵营保存完好。2021年,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将炮台兵营改造为公所后炮台体验馆,在保持内部原貌的基础上,增加展陈,介绍刘公岛内的海防情况,设置了很多多媒体设施,可以让观众互动体验,是北洋海军海防遗址中改造利用较为成功的一个案例。
旗顶山炮台,原名大顶炮台,位于海拔153.5米的刘公岛制高点上,可俯瞰刘公岛周围海面。炮台原计划设4门克虏伯24厘米平射炮,当时已有2门大炮放在山顶,但没有安装在炮位上,直到甲午战争结束时还没有修好,因此在甲午战争时并未发挥作用。炮台后期被其他军队继续修建完成。炮台现建有地上炮位、地下弹药库、兵舍和掩体。两个炮位东西相距约70米,东侧炮位在东,兵舍在西,西侧炮位在西,兵舍在东,布局基本对称。炮位建筑为满月形,直径8.4米,深1.4米。目前炮位内放入了克虏伯炮复制品,已向公众开放。
迎门洞炮台位于刘公岛东村军事管理区内,有学者考证其为北洋海军时期高场营炮台(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该炮台为甲午战争之后修建的炮台)。在炮位西侧顺山势下掘,建地下兵舍与弹药库,块石砌筑,门窗不起拱券,上顶与炮位底座持平。南北相向围成天井,天井长12米,宽近8米,高度约5米。天井西端为长10余米的出入口夹道,东端为进入炮位的外部阶梯。大炮毁于甲午战火,尚存满月形炮位一座,直径8.5米,现兵舍、炮位保存完好。
南嘴炮台位于东泓炮台以西500米,日军称其为东泓稍西南炮台,隋东升考证其为高场营炮台。炮台原设有2门克虏伯24厘米平射炮、2门12厘米平射炮、2门7.5厘米行营炮和8门速射炮。在炮台旁边还建有兵营。南嘴炮台毁于甲午战火,现存炮台外围防御墙残迹、炮位防弹土坡、堑壕等。
东泓炮台位于刘公岛最东端,在北洋海军时期叫南嘴炮台,炮位和11间兵舍保存完好。炮台设有24厘米和12厘米口径平射炮各2门、7.5厘米口径行营炮6门、速射炮4门。炮位南部依山势掘崖而建兵舍11间,通长58米,中间为主要大门,两侧分别开三门两窗,门窗皆为拱券式。每间兵舍之间有通高的柱垛,有外凸的腰线和上檐,以及外伸的排水槽舌。通过中央大门两侧的兵舍,分别直接向内进入坑道,前行10米再相向转折,汇合到主坑道,再前行10米,进入坑道中间大厅。大厅东西长约18米,南北宽约10米。大厅北侧建有2间弹药库,中间有通道分隔,每间东西长约7米,南北宽约4米,青砖建筑,南面墙上设有照明用的灯龛,每间各2个,东西两端均有输送弹药的出口。弹药库东侧有分支坑道,长约20米,大厅东南角有用于输送弹药的斜井。从弹药库西侧经阶梯坑道,上升约5米,进入上层坑道,东西向分支,向东30米,通往东侧12厘米大炮炮位,向西30米,再转向西南约100米,到达坑道西出入口。上层坑道及地上炮位,经过英租时期英军与解放后我海防某部炮连改造,用混凝土浇筑,内设发电机房、通风机房、盥洗室等,并增建了若干暗堡、竖井。
目前东泓炮台内重新修缮并设有展览,展示刘公岛炮台的历史。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刘公岛时,亲自调研此处,并提出:“要警钟长鸣,铭记历史教训,13亿多中国人要发愤图强,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好更强大。”
南帮炮台
南帮炮台主要有6座炮台,分别是3座海岸炮台—赵北嘴炮台、鹿角嘴炮台、龙庙嘴炮台和3座陆路炮台—杨枫岭炮台、所城北炮台和摩天岭炮台,前五座是永久性炮台,最后一座是甲午战争前抢建的临时炮台。
南帮炮台是1895年威海卫陆战的主战场。1895年1月30日,从荣成登陆的日军第六师团主力逼近南帮炮台,当时防守南帮炮台的是刘佩超所率领的4个营,兵力不足1600人。日军采取佯攻杨枫岭、主攻摩天岭的策略,因敌众我寡,不久日军就占领了摩天岭炮台,守将周家恩身负重伤,在撤退途中殉国。午后,日军相继占领南帮各个炮台,并将鹿角嘴炮台的大炮对准北洋战舰炮击。日军第六师团第十一旅团长大寺安纯少将登上摩天岭炮台,被北洋海军舰炮击中重伤,几天后不治身亡,成为日军在甲午战争中阵亡的最高级别将领。
赵北嘴炮台
赵北嘴炮台,也叫皂埠嘴炮台,位于崮山镇百尺所村以北招商局威海船厂内。炮台建于海岸岬角突出的山岗上,是威海湾南岸最东端的炮台,也是威海卫规模最大的炮台,与鹿角嘴炮台、龙庙嘴炮台遥相呼应,同海中的日岛炮台、刘公岛的南嘴炮台南北呼应,组成交叉炮火,封锁南口海面。赵北嘴炮台原设有2门28厘米平射炮、3门24厘米平射炮、1门150毫米曲射炮。
赵北嘴炮台遗址
赵北嘴炮台目前仅存防弹土堆及被炸毁的炮位遗迹,原来炮台建筑所有石块均已不存。建设船厂时周围被削平,炮台遗址高出周围约20米,成为一座孤山。防弹土堆平面大致呈梯形,西侧第一、第二炮位相距约15米,第二、第三炮位相距30米左右,东侧第三、第四炮位相距约15米。炮台东翼有长100米、宽18米的南北向平台,是被毁的炮台兵房建筑遗址;西翼有长50米、宽仅数米的南北向平台,是西侧围墙及炮位的外部斜坡道遗迹。
海埠村的炮台
鹿角嘴炮台、龙庙嘴炮台、摩天岭炮台遗址均位于海埠村。
鹿角嘴炮台遗址位于威海威洋石油公司院内,没有面向社会开放。炮台原设有4门24厘米平射炮,并筑有兵舍,后被破坏。目前仅存防弹土堆及被炸毁的炮位遗迹,炮位建筑所有石块均已不存。防弹土堆平面大致呈梯形,西侧为第一、第二炮位,东侧为第三、第四炮位。
龙庙嘴炮台遗址在建设华能电厂时被破坏,现已不存。原设有2门21厘米平射炮、2门15厘米平射炮。
摩天岭是南帮的制高点,海拔148米。摩天岭炮台为陆路临时炮台,设8厘米口径行营炮8门。炮台遗址尚存东、南、西三面用夯土环筑城堞式炮位8个。绕炮位外围东、南、西三面挖掘有防护堑壕一道,壕宽约4米,深约2米。
摩天岭炮台文物保护碑
百尺所村的炮台
杨枫岭炮台、所城北炮台亦位于崮山镇百尺所村。
杨枫岭炮台也称杨峰岭炮台,为陆路炮台,原设有2门15厘米平射炮、2门12厘米平射炮、16门7.5厘米行营炮。炮台防弹堆土、堑壕遗迹尚存。炮台朝向东南,防弹堆土平面大体呈马鞍形(矮梯形),高出周围地面约4米,防弹堆土西内侧可见被炸毁的4个大炮炮位遗迹。
所城北炮台旧称谢家所炮台,为皂埠嘴炮台后路陆路炮台,设12厘米平射炮2门、15厘米平射炮1门,当地人习惯称之为小炮台。1988年之前遗址已经被毁。
杨枫岭炮台现状测绘
北帮炮台
北帮炮台背山面海,与刘公岛西侧的炮台共同守卫北口水道。1894年日本联合舰队曾一度在此骚扰,北帮炮台和刘公岛炮台猛烈还击,逼迫日军撤退。北帮炮台的守军是威海卫陆路防御负责人戴宗骞率领的绥军,有4个营。1895年1月28日,日军登陆龙须岛后,戴宗骞带走3个多营兵力去南帮炮台外围防守,只留下一个新募营留守北帮。原广甲舰管带吴敬荣被命令率本舰水兵上岸守备北山嘴炮台和黄泥沟炮台。1月30日下午,南帮炮台失守,戴宗骞带着19名亲兵回到北帮炮台。1月31日晚,留守北帮的绥军新营逃散,吴敬荣部的200余人也溃散了,只留下少量守兵。2月1日,丁汝昌上岸找戴宗骞,提出毁炮台撤兵策略。当天即毁掉北山嘴、黄泥沟和祭祀台3座炮台,炮身全部炸裂,弹药库炸毁。2月2日夜,戴宗骞吞鸦片自杀。实际上,重金打造的北帮炮台在威海卫保卫战中未发挥丝毫作用,坚固的堡垒从内部土崩瓦解,敌人不费一兵一卒就占领了要塞,不禁让人唏嘘!
负责威海卫炮台防务的是绥军、巩军和护军,属于陆军序列,直属于北洋大臣李鸿章,北洋海军无权调配。绥军、巩军由候补直隶州知府戴宗骞统领,原系吴大澂所辖属的练军,1887 年4月移防威海卫。绥军、巩军原有兵力13 营,根据威海卫驻防的需要,裁减了马队4 营、护卫步队1营,将“步队七营,炮队一营,马队、水雷各一哨”拨赴威海驻防。张文宣原管带护军2营驻守旅顺防营,绥军、巩军调威之后不久,护军2营调防威海卫,负责刘公岛的防务。甲午战争爆发后,为补要塞驻军兵力之不足,绥军、巩军、北洋护军各临时增募2营。威海卫驻军包含水雷营在内,共达18营2哨。
北山嘴炮台
北山嘴炮台遗址位于孙家疃镇合庆饭店东侧的半山坡上。炮台北高南低,依山势分高、中、低三层布置。炮台设有6门克虏伯24厘米平射炮,每层2门,此外还有2门克虏伯9厘米平射炮。炮台朝向东面海口,既可凭高击远,又能形成立体火力,横向与黄泥崖、祭祀台两座炮台构成交叉炮火,纵向与刘公岛黄岛、公所后两座炮台炮火交织,封锁北口海面。
北山嘴炮台遗址
炮台遗址基本不存,目前只能看到三层台地。第二层2座炮位南北布置,仅存底座,其西侧平地,原为炮台兵舍建筑。第三层炮位防弹堆土保存尚较完整,平面大致呈马鞍形,炮位遗址3座。
祭祀台炮台
祭祀台炮台同北山嘴炮台相似,也有高、中、低三层,第一层设有2门21厘米平射炮,第二层和第三层各有2门15厘米行营炮。今遗址已不存,现址是东山宾馆。甲午战争后,威海卫被英国租借,于此处兴建国王饭店,后在战争中被毁,1930年国民政府收回威海卫后曾在此建设公园,新中国成立后原址新建了东山宾馆。
黄泥沟炮台
黄泥沟炮台也称黄泥崖炮台,位于威海湾北岸中部北山嘴炮台和祭祀台炮台之间今天环海路海云天大酒店旁。炮台只有2门克虏伯21厘米平射炮。甲午战争中被清军自行炸毁。今炮位遗迹尚存,东向,防弹堆土平面大致呈马鞍形。东、南侧面夯土因多年受雨水冲刷,崩塌后形成陡崖,现用石块护砌加固。
黄泥沟炮台遗址尚存的炮位
栢顶炮台
栢顶炮台也称合庆湾炮台,为防守合庆湾而设立,位于合庆村半月湾壹号公寓西侧。炮台设有2门15厘米平射炮。目前仅存防弹堆土,筑造营房的石块均已不存。
栢顶炮台遗址
日岛炮台
日岛炮台位于刘公岛以南的日岛上,上设20厘米口径地阱炮2门、12厘米口径平射炮2门、6.5厘米口径平射炮4门。日岛炮台基本呈圆形,高出海平面约14米,整体筑有炮位、掩体、火药库、护坡墙等。炮位有2个大地阱,设置英国阿姆斯特朗制20厘米口径地阱炮2门。刘公岛保卫战中,日岛炮台始终是日军进攻的重点之一,因而战斗打得格外激烈。它好像一扇海上门户,耸立在万顷碧波之中,与刘公岛上其他炮台遥遥相望,成为反击日舰的主力炮台,给日军以重大杀伤。
日岛炮台官兵在萨镇冰的带领下用仅有的8门火炮抵抗整个日本舰队25舰数百门速射炮的轮番围攻,激战8天,击退日本海陆军多次进攻,使日军未能向威海湾越进一步。经过殊死搏斗,日岛炮台本身损失也较为严重,最后到了炮不能用、弹药全无的境地。但萨镇冰依旧孤军驻守,直到丁汝昌下令放弃这座失去作用的炮台,才率领官兵撤回刘公岛。甲午虽败,但日岛炮台官兵却不辱使命,把作用发挥到极致。
西线炮台
威海西线炮台主要有九峰顶炮台、远遥墩炮台、遥了墩炮台、柴峰顶炮台、佛顶山炮台,均遭到严重破坏而不存。目前只能确定九峰顶炮台位置,远遥墩炮台、遥了墩炮台、柴峰顶炮台可以根据山峰位置推测大概位置,佛顶山炮台位置难以判断。西线炮台中,除了九峰顶炮台外,其余都是1894年开始临时修筑的,目的是为防止日军从西海岸登陆,向东进攻。从炮台的分布可以看出,远遥墩炮台和遥了墩炮台是为防止敌军从东侧的葡萄湾和西侧的麻子湾登陆,九峰顶炮台是为了防守从麻子湾和石岛滩向东行进的敌军,柴峰顶炮台和佛顶山炮台是为了防止从烟威公路方向向东行进的敌军。这几座炮台可以说设置得恰到好处,火力也很强大。
九峰顶炮台遗址位于钦村云鹤山庄小区,目前仅能看出此处高于周围,上面有三棵树木。炮台配备了2门15厘米平射炮、2门12厘米平射炮(戚其章的观点是九峰顶炮台在战时并未完工)。远遥墩炮台配备了2门12厘米平射炮、2门7厘米行营炮和1门15厘米速射炮。遥了墩炮台配备了2门7厘米行营炮。柴峰顶炮台配备了2门12厘米平射炮。佛顶山炮台配备了2门15厘米炮。1895年1月31日夜,守卫西线炮台的绥军新募营溃逃,这些炮台成了空架子,未放一枪一炮,就被日军占领了。
名称争议
自1887年开始修建威海卫的炮台,到1895年甲午战争结束,这些炮台实际使用时间不到8年,有些炮台是临时修筑的,时间只有几个月,个别炮台甚至到战争结束也没有完工。因此,除了那些永久性炮台,很多炮台甚至来不及取一个正式的名称。战争结束后,大部分炮台遭到损毁,又经过一百余年的历史变迁,绝大部分炮台已经消失。这样就造成了一种混乱的局面,不同时期,不同的人给这些炮台起了不同的名称。尤其是后来的研究者,不同的论著中对炮台的称谓都不一样。今天很多炮台成为文物保护单位和旅游景点,它们标注的名称只是目前最主流的叫法,但是与最早的名称相差甚远。
从初建直到今天,有的炮台名称没有变化,比如北山嘴炮台、鹿角嘴炮台、摩天岭炮台等,各个时期的文献、地图上名称都一致。有的炮台名称有少许变化,但是与原来的名称相似,如黄泥崖炮台现在称为黄泥沟炮台,变化了一个字;赵北嘴炮台有研究者称为皂埠嘴炮台,发音相似;柴峰顶炮台也有人称为丰柴顶炮台,字节颠倒,但这些都不难理解,原名称和现名称之间有相应的关系。还有些炮台名称完全改变,甚至有好几个名称,相互又没有什么关系。刘公岛上几座炮台最为明显,北口地阱炮台现在称为公所后炮台,高场营炮台被称为迎门洞炮台,大顶炮台被称为旗顶山炮台。最为奇特的是南嘴炮台,日军占领时称其为东洪稍炮台,现在称为东泓炮台,而在它西南角的临时炮台现在被称为南嘴炮台。北帮炮台也有这种情况,栢顶炮台一度被称为合庆湾炮台。
威海卫炮台名称变化表
晚清政府为了巩固海防,建设海军,曾经做出过巨大努力。威海卫海岸线上炮台林立,设置了几十门大口径岸防炮,可以称得上当时东亚最坚固的要塞。但是甲午战争爆发后,这些炮台并没有完成它们的使命,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有些炮台甚至一炮未放就被放弃。如今很多炮台遗址已经被破坏消失,现存的炮台遗址被改造为展厅,向游客讲述着百年前的故事,也在时刻警醒着国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