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建筑是中国木构建筑发展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其形式、尺度代表着中国唐代文化的巅峰。唐代建筑风格独特、特点鲜明。尤其斗栱比例、屋面坡度、檐口出挑等均为唐代建筑的特色。如今,为提高国人传统文化的认识并发扬传统文化的精神,许多仿古小街、仿古建筑出现在大街小巷。如峨眉山光明寺、大唐西市商业街等。有些仿古建筑虽符合古建筑的表观印象但从材料、形式、大木结构、比例尺度等均不纯粹;有些甚至肆意抄袭、夸张放大,突出其特点,完全没有唐代建筑之美学。
本文通过学习、总结专业古建筑学者的文献资料,并以现存建筑实例——佛光寺东大殿为母版,横向、纵向对比研究分析唐代寺院建筑的建造特点。以宁波一寺院建筑项目实例分析仿唐重檐庑殿顶木构建筑的设计要点,力求展现高水平的仿唐建筑。
寺院概况
设计背景
延寿王寺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旅游度假区洋山村,寺院三面环山,背山面水,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风景优美、条件优渥。据《三江李氏宗谱》记载延寿王寺始建于汉永光三年,经后代多次修建1),如今欲重新修建、扩建。延寿王寺信奉天台宗。天台宗是经印度佛教东流数百年的传播,渐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而形成的第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它源于北齐、南陈,创立于隋代,鼎盛于唐代。虽宁波现已没有唐代建筑遗存,但从天台宗鼎盛发展的代表时期及学术研究判断,我们将重建建筑群定为唐代风格和布局。
规划布局
(1)整体规划
唐代是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佛教寺院建筑布局呈现多样化,趋于模式化。唐代道宣律祖在《关中创立戒坛图经》和《中天竺舍卫国祗洹寺图经》中提出“总有六十四院”的理想佛寺模式,“……隋唐之制,率寺皆分数院,围绕回廊……”。[1`]中轴线、对称性成为建筑群基本布局模式;多设别院是唐代寺院独有的。延寿王寺中轴线上由东南至西北设置天王殿(山门)、琉璃宝殿、藏经阁,这也是寺院建筑典型布局之一。轴线两侧为讲堂、斋堂、僧舍、客房等附属用房,根据使用功能分别形成小院落,同唐代寺院各宗派共处、设众多别院的布局形式相似。与三大主殿相邻的附属用房以回廊相连。(图1)
图1 延寿王寺总平
(2)中轴线主要建筑排布
为更纯粹的体现仿唐风格,中轴线上的三座建筑均为纯木构。琉璃宝殿作为寺庙内主要建筑之一,具有重要地位,我们将其设计为重檐庑殿顶形式,这样既显示出它的等级高,又通过重檐屋顶的设计与在西北面高地上的二层藏经阁在高度上形成呼应。天王殿兼具山门功能,由于规模和等级较低,为不与后面建筑形成强烈、突兀的反差对比,将琉璃宝殿和天王殿的距离拉开,这样也为大殿前的使用功能提供足够空间。由于地势变化,高台上的藏经阁通过拉长垂直行走路线弥补离琉璃宝殿水平距离较近问题,同时营造出了收放自如的参拜空间。(图2)
图2 延寿王寺中轴线剖面
建筑设计
唐代建筑资料背景
我国公元9世纪以前的地面建筑,由于人为损毁、年久失修、大雨火灾等因素导致几乎消失殆尽,而极少数留存至今的都是宗教建筑。现存唐代实例中,有佛殿四座,均为木构。遗憾的是,这四座佛殿都只是中晚唐时期地方佛寺中的单体建筑,与文献描述以及考古发现的初盛唐时期都城佛寺的建筑规模相去甚远,从中难以对唐代木构建筑的发展过程以及等级制度做系统完整的了解。但是,这些实例对探究唐代佛教建筑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发展到隋唐已趋成熟,并在统一的局面下,将南北朝时期的南北方地区的建筑做法和特点融为一体,开始形成一套带有礼制特性的营造制度。这套制度除应用于建筑物的结构做法和构件尺寸外,还贯彻了严格的等级观念,通过限定建筑物的规格,使之符合封建社会的礼制。因此,处于特定社会地位的建筑实例,无论规模大小,都是具体了解和研究这套制度的实物资料。同时,这些实例对于古代建筑结构形式演变与技术进步等方面的研究,也具有同样的意义。现存的唐代建筑的四座实例分别是南禅寺大殿、佛光寺东大殿、天台庵、广仁王庙,均在山西省境内。
琉璃宝殿单体设计
(1)平面空间设计
古代长度单位多用“尺”,不同朝代对“尺”的限定不同,宋尺为今日的30.72cm,清尺为32cm,唐尺为29.4cm。大多数建筑还有自己的一个营造尺,如佛光寺大殿的营造尺为298mm,南禅寺大殿的营造尺为275mm。琉璃宝殿采用唐尺设计。琉璃宝殿是寺院内的核心殿宇,有大型的祭祀、参拜等活动。建筑面积为450㎡,面宽29.4m(100尺),进深15.3m(52尺),明间广4704mm(16尺),稍间2940mm(10尺)。开间进深均符合营造尺的整数倍。取明间广的1/250为1“分”,即1“分”=1.88cm。建筑选用重檐庑殿顶的形式以突出琉璃宝殿的等级,七开间四进深。平面同佛光寺大殿,采用金厢斗底槽,为室内佛像摆放提供足够的空间。(图3)
图3 琉璃宝殿平面图
因为空间有限,没有采取副阶外廊的形式,而是直接设外墙,在室内形成高低的过渡空间。建筑为殿堂式。根据殿堂式和厅堂式的概念,若内外柱同高,则为殿堂式,还有部分重檐庑殿顶建筑没有副阶,外墙包围“副阶”檐柱,如长陵祾恩殿、北京太庙正殿等,其内柱同高,虽内柱高于檐柱,但仍是殿堂式。
(2)柱子设计
a.柱高:柱高的设定与明间广有关,《营造法式》中规定的“若副阶、廊舍、下檐柱,虽长,不越间之广”[2]的说法也是延续自唐制。佛光寺大殿的柱高与明间广相同,其他三座唐构檐柱尺寸均少于明间广。对于重檐殿堂建筑檐柱和金柱的区别,唐构无资料可查,从宋辽已知数据资料统计得出,上檐外围金柱与明间广之比当在1.5-1.6之间,副阶檐柱高与明间广的比例约在0.7-0.8之间。[3]单檐建筑中,唐以前金柱与檐柱等高。辽宋时期,金柱普遍高于檐柱,直至明清两代,此做法盛行。由此,琉璃宝殿檐柱与明间广的比例为0.8,高3760mm,金柱与明间广的比例为1.6,高7526mm。
角柱生起在唐构建筑中多有体现,生起的多少综合考虑柱高和柱径的比例关系。如佛光寺大殿柱高250“分”、柱径28.5“分”、角柱生起12“分”,南禅寺大殿柱高230“分”、柱径25.2“分”、角柱生起4.8“分”。[4]当心间柱不生起,次间柱升二寸,以下各间依次递增。角柱生起在南北朝时期尚未采用,唐宋辽时期广泛采用,明代以后在北方建筑中消失,在南方民居中较盛行。
b.柱径:从现存唐代建筑的实测数据来看,柱之径高比都大于1:10,在1:8.8-1:9.2之间,重檐建筑上檐柱的长细比则在1:13.6-1:16.9的范围,有个别特例超过这一比例,如隆兴寺慈氏阁平座,永定柱的长细比为1:23。琉璃宝殿檐柱角柱生起171mm,长细比1;9.2,重檐金柱角柱生起144mm,长细比1:17。
(3)斗栱设计
a.单檐斗栱:从斗栱的发展历史来看,斗栱的设计越来越小,越来越趋于装饰化,从而失去其本身的承重作用。唐代的斗栱发展已臻成熟极盛,造型宏大、夸张,形制复杂、多样,是研究斗栱发展很重要的阶段。单檐建筑的铺作占比与柱高有关系,自栌斗底皮至撩檐槫下皮的垂直高度占柱高的比例大多为40%—50%,铺作总高/柱高=0.43(佛光寺大殿)。辽代的蓟县独乐寺观音阁与山门的斗栱也保持着这个比例,约为柱高的一半以上,而宋代的仅为30%,元代的正定阳和楼已减为25%,明代逐渐减为20%,清代北京故宫太和殿已降为12%。[5]
b.重檐斗栱:重檐建筑的唐代实例已没有,目前发现现存的最早的重檐庑殿顶建筑为宋代的泰山岱庙天贶殿(现为明清样式),外檐斗栱均为单翘重昂七踩斗拱(图4)。宋初的隆兴寺摩尼殿为重檐歇山顶,根据实测数据可知,其上下檐斗栱的用材(五等材)和出跳数均一样,用材也一样(图5)。北宋的晋祠圣母殿为重檐歇山顶,由实测数据可知,其上下檐的用材上大(四等材)下小(五等材),出跳数上多(六铺作)下少(五铺作)[6](图6)。《营造法式》从建筑整体上考虑提出减铺的要求,如副阶、缠腰与殿身相同或减殿身一铺,实例多遵循这一规矩。从众多明清建筑实例来看,均遵循“上大下小”的原则,不仅上檐斗栱的出跳数比下檐大,用材也大于下檐。
图4 泰山岱庙天贶殿斗栱
图5 隆兴寺摩尼殿斗拱
图6 晋祠圣母殿斗栱
因此,琉璃宝殿出跳数采用“上多下少”的形式,下檐五铺作单抄单昂重栱,上檐六铺作双抄单昂重栱偷心造,上下檐斗栱材栔相同,取1“分”为18.8mm,则材高282mm,材宽188mm,足材高394.8mm,比《营造法式》规定的一等材还要大。下檐铺作占比为37%,上檐铺作占比为24.2%。唐代不存在如《营造法式》所规定的材分°制度,但或存在着另外一套相当复杂完善的计算构件数目与尺寸的方法。出跳距离从唐宋与明清的规范要求来看也有不同,清《工程做法》要求斗栱每跳出跳距离相同,而从唐宋建筑实测数据看并不遵循这一要求(表1)。
表1 历代建筑斗栱出跳距离比较(单位:毫米)[7][8][9]
(4)出檐设计
宋式建筑的檐出是指由椽子构成的出檐,自撩檐枋中心至檐头的距离,与清式的上檐出是从檐柱中起始不同。清代工匠流传一句口诀“柱高一丈出檐三尺”,这是对清代建筑柱高与出檐关系的概括。而从宋辽金时期的遗构看,若从檐柱中线算起,可以说“柱高一丈出檐五尺以上”。据统计,出檐与柱高比例在0.7-0.79者占22%,在0.6-0.69者占30%,0.5-0.59者占37%(表2)[10]。实例中出檐最大者为义县奉国寺大殿,出檐4.33米,出檐最短者为虎丘二山门,出檐1.74米。进一步分析主要影响出檐长度的决定因素是什么,从表六可看出用材等第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用材等第的提高,出檐值迅速上升。同一铺作数情况下实物出檐值多低于《营造法式》所定值。唐构佛光寺大殿檐出3360mm,比例0.67,南禅寺大殿檐出2300-2400mm(推测),比例0.47,天台庵檐出1740mm,比例0.55,广仁王庙檐出1620mm,比例0.55。琉璃宝殿当心间檐柱高3760mm,为突出唐代出檐深远的特点,将出檐做大,取比例为0.79,即檐出2970mm。(图7、图8)
表2 宋辽金建筑檐出相关尺寸表(单位:厘米)
图7 琉璃宝殿南立面图
图8 琉璃宝殿东立面图
从唐宋、明清等时期建筑实例横向比较,发现单檐庑殿顶、重檐庑殿顶上檐和歇山顶(上檐)明间的坡度差不多,所以在没有唐代重檐庑殿建筑实例的情况下,其屋顶总举高的研究可以参考单檐庑殿顶和歇山顶(上檐)明间的尺寸(表4)。《营造法式》规定前后撩风槫距离为B,总举高为H,H/B=1/3-1/4,但唐辽实物的举高关系(约1/5)均小于此值,即唐构屋顶较宋式的更为平缓,宋代个别建筑继承唐风1/4-1/4.35,近于佛光寺;重檐庑殿顶的下檐撩风槫距檐柱心距离为c,副阶举高d=1/2c,猜想此值也应该大于实物数值。
宋《营造法式》规定脊槫下第一槫下折1/10H,自第一槫至撩檐枋再连直线,第二槫自此直线上高度下折1/20H,以下各槫以此类推,下折数递降为1/40、1/80、1/160……举高不等。从现存四座唐构建筑中看,只有佛光寺大殿的屋顶构架未见落架大修的迹象,有可能还保持着原来的举折。从数据看,其下折之法类似宋式,但更平缓,下折远小于宋式。(图9)由于唐代屋顶举折数据只有佛光寺大殿一个孤例,所以唐代建筑的举折之法尚不能掌握。步架(梁架上檩与檩间的水平距离)的设定与柱径D有关[11],廊步架一般为4D-5D,金脊步架一般为4D,顶步架2D-3D。(表3)而明清建筑步架明显区别于早期建筑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除廊步架外,各步架间距均等。一般用举架和步架确定檩数。
图9 各个历史时期主要建筑举折比较图
表3 唐宋建筑举折对比、架檩与柱径关系
琉璃宝殿设平暗,其下设月梁、明栿,其上设直梁、草栿。唐代兼用明栿月梁和草栿直梁的现存实例即佛光寺大殿。唐代梁架上垫托构件明栿上用叉手和驼峰,草栿上用木块。南北朝至隋唐都在使用叉手,到五代宋初才开始在槫下加侏儒柱,逐渐代替了叉手。因形制、规模与佛光寺大殿相近,琉璃宝殿的梁架参照佛光寺大殿。琉璃宝殿上檐前后撩风槫B=12.228m,取H=1/4.5B,即总举高为2.717m。下檐C=4.355m,取d=1/3.5C,即副阶举高1.244m。根据之前设计檐柱径D=427mm,4D为1708mm,5D为2135mm,1/2B÷4D=3.65,1/2B÷5D=2.87,C÷4D=2.55,C÷5D=2.04,所以上檐六椽,副阶二椽。具已知实例(山西平遥镇国寺大殿、南禅寺大殿、天台庵大殿),在面阔三间的殿堂中采用通檐二柱(即通袱),是北方地区唐宋建筑中常见的做法,通栿跨度可达10米以上。殿堂梁之高跨比明栿定在1:10之内,草栿为1:12之内,厅堂构架梁在1:13左右。槫之径高比在1:16之内。琉璃宝殿上檐通栿7.64米(表4)。
表4 琉璃宝殿大木尺寸表
佛光寺大殿丁栿两端搭在四椽草栿上,因两根草栿高度不同,使得丁栿倾斜,其上承蜀柱、架栿承檩,考虑有不稳定因素。[12]琉璃宝殿丁栿两端分别搭在四椽草栿和斗栱内跳罗汉枋的蜀柱上,使丁栿水平,增加结构稳定性。(图10、图11)
图1 0 琉璃宝殿纵剖面图
图1 1 琉璃宝殿横剖面图
结语
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有着不同于现代建筑的设计法则,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消失,如今唐代建筑实物仅存4例,大多还是后代翻修过的。本文主要通过解读现存实例、对比其他朝代建筑来进行宁波延寿王寺琉璃宝殿的纯木构仿唐设计。全文从唐风设计规律和单体设计步骤展开论述,从平面开间到立面设计,再到梁架结构,还有设计过程中的推理分析。希望通过学习研究前人理论的基础上,经过自己的思考设计出接近于唐风的纯木构建筑。若文中推导、设想有误,望各位包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