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高质量的“蒙古文古籍展”
字号:T|T
2024-09-19 12:00 来源:古籍保护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都留下了浩如烟海、卷帙浩繁的古籍。这些古籍记录了各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体现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实证。
自7月25日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蒙古文古籍展”在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一楼展厅常设展出。此次展览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承办,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征集研究室、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内蒙古大学图书馆、鄂尔多斯市图书馆、巴彦淖尔市图书馆协办。展览分设“各民族共同开拓了我国辽阔疆域”“各民族共同书写了我国悠久历史”“各民族共同创造了我国灿烂文化”“各民族共同培育了伟大民族精神”四个部分,将分藏于各处的古籍文献汇聚一堂,展出了刻本、抄本、泥金写本、套印本、石印本、影印本等多种版刻类型的珍贵文物文献共74种,近200册。
展览于2024年年初开始选题策划。前期,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组建了策展团队,成立了由蒙文部、党办、综合科、历史文献部、社会教育部等多个部门的20余名工作人员组成的项目组。
为了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项目组为每位成员购置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一书作为策展的理论基础。2月27日,又组织了十余名成员赴北京民族文化宫参观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古籍文物展”,学习相关办展经验。
项目组讨论如何深化展陈内容
从3月份开始,项目组正式策划展陈内容并着手撰写《展陈大纲》。为提升展陈质量,我馆多次邀请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少数民族古籍征集研究室、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 展览馆相关领域专家对《展陈大纲》 初稿和修改稿进行论证。馆内也组织多次馆办会、学术委员会专家审核会商讨策展事宜。在与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充分交流后,项目组最终确定了四个部分十二个单元的展览框架。其后在大纲撰写、修改,展品选取、摆放等方面,项目组群策群力,克服了种种障碍,最终确保展览高质量进行。
布展
此次展览是以蒙古文古籍为主体的展览,而蒙古文古籍的成书年代相对较晚,因此如何在展览中体现历史延续性是项目组必须解决的一大问题。经过反复的商讨和实践,项目组决定在展板、展品、解说上综合体现。比如,第一部分“各民族共同开拓了我国辽阔疆域” 展出的第一部古籍是汉文古籍《史记》,呈现秦朝时期修建秦直道的史实,其后再展出蒙古文古籍。解说员在解说时从史前时期讲起,串联各个历史时期典型的事例,娓娓讲述各民族共同开发我国辽阔疆域的历史。
此次展览精选馆藏《新译红楼梦》《和硕郡主封册》《格斯尔》《四部医典》等蒙古文古籍,同时向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图书馆、鄂尔多斯市图书馆等古籍收藏单位商借珍贵古籍配合展览。在以创新形式展示文物、科普大众的同时,还 注重从专业的角度解读史料,挖掘文献的学术价值和文化内涵。比如展览的重点“各民族共同创造了我国灿烂文化”部分,集中了此次展览一半的展品,分别从文学、医学、艺术、语言文字等领域展现各民族在文化上的交流互鉴。其中文学作 品方面,首先展出蒙古文《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 反映蒙古族文人对四大名著的欣赏和传播,其后展出尹湛纳希编著的《一层楼》和《泣红亭》,体现蒙古族文学家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吸收和利用的递进式发展。同时在解说词中融入前沿学术研究成果,为观众讲述不同语言文字、不同版本的四大名著在内容、表现形式上的区别与联系。
接待参观
此次展览图文并茂,充分利用典籍、实物、音视频、多媒体等多种手段进行展示, 既有丰富翔实的内容,保证了专业性和前沿性,又增加了公众喜闻乐见,兼具艺术性和趣味性的环节,为社会大众呈现了一场富含学术意义和审美价值的文化盛宴。为了突出展览主题,在设计上还巧妙融入汉蒙文化和古籍装帧形制等创新元素,比如展厅中随处可见卷轴装、经折装、线装书等背板样式以及北疆文化标识和多种蒙古族传统纹饰,并运用光影等元素突出古籍中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与此同时,还设置了“万里茶道”历史文化展区和古籍修复体验区等沉浸式互动版块,充分采用图文展板和实物展品相结合、数字演示和现场体验相补充的方式,以期进一步推动古籍文献的活化利用和研究展示,为观众带来更好的文化享受。
古籍修复演示
此次展览让观众多维度、多角度、多层次体验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恢弘历史画面和古籍中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充分发挥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方面的文化阵地作用。自开展以来,已吸引数千名观众参观,被内蒙古电视台、《内蒙古日报》、青城融媒等媒体宣传报道,引起积极的社会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