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古以来便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辽阔的疆域内,56个民族呈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分布的特点共同居住着,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其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0%以上,大部分集中居住在东部地区;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被称为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西南、西北和东北边疆地区。在这些地区中,甘肃省境内共居住着55个民族,成为中国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之一。
甘肃省唯一没有的民族是哪个
甘肃自古以来就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甘肃全省人口为25019831,汉族人口22363438,占比近90%。除汉族外的54个少数民族中,回、藏、东乡族人口最多,其中回族人口高达1342385,占全省总人口的5.3%左右,而东乡族、裕固族和保安族为甘肃地方特有的三个少数民族。在少数民族如此丰富的情况下,甘肃省内现有甘南、临夏两个民族自治州,天祝、肃南、肃北、阿克塞、东乡、积石山、张家川7个民族自治县,39个民族乡,民族自治地方面积达到了17.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39.8%。
那么,堪称中华民族展览馆的甘肃,到底缺少了哪个民族?
答案是珞巴族。
按语言划分,珞巴族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旧称“洛巴”,这是藏族对他们的习惯性称呼,意为南方人。顾名思义,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部的洛渝地区,少数聚居于米林、墨脱、察隅、隆子、朗县一带,另有少数散布在拉萨、林芝、山南等市,总共只有3000多人,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
各民族是如何进入甘肃的
55个民族在甘肃省内和谐共处的大好局面,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与我国多元一体民族国家的形成相伴而生。
甘肃自古以来就是古人类聚居生衍的地域之一,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有正式记录的旧石器遗址就在甘肃,即1920年发现于甘肃庆阳地区华池县郭嘴子村赵家岔的旧石器遗址。现代考古发现,大约在10多万年以前,陇东、河西就有处于原始群团阶段的远古人类。
商周时期,甘肃境内有羌、共(今泾川县北)、密(今灵台县西)等方国部落活动。秦人的先祖非子善于养马,被周孝王赏识,封为附庸国,治都于秦邑(今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东北),此后甘肃便成为秦人的活动中心和根据地。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当时,甘肃省共设陇西、北地二郡。到了汉代,甘肃更是成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战略要地,设四郡据两关,同时迁徙百姓到河西四郡,广泛实行军事屯田,对于切断匈奴与西羌的联系、开辟丝绸之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甘肃回族的来源与丝绸之路的开拓有密切的关系。自汉武帝开拓西域以来,甘肃作为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成为中外贸易的中转站和贸易中心。丝绸之路的开拓使得中西交通大开,商业、技术、文化等互通有无,这种东西方之间的交流,历经汉、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已是盛况空前。当时,中央政府对阿拉伯、波斯商人在经商贸易方面给予鼓励和保护,河西地区商业的繁盛吸引大量西域商人或使臣前来经商,不少突厥、大食和印度使臣或商人乐居此地,从事商业贸易。宋代,河西为辽、西夏占据,丝路贸易一度受阻,不及前代兴旺,但仍有一定的发展,穆斯林商人、贡使在河西地区留居置产。在逐渐适应汉文化生活环境的同时,这些来自西域的穆斯林“蕃客”“胡商”在蕃坊周围建起清真寺,围寺而居。商人和使臣或长居不归、娶妻生子或举家侨居、繁衍生息,他们在中国所生后代被称为“五世蕃客”。
到了元代,蒙古人先后发动五次西征,相继征服中亚、西亚直至东南欧大片领土,蒙古贵族将大批说突厥语的各地区各部族人以及部分波斯青壮年组成“西域亲军”或“探马赤军”,参加对中原各地的征服战争。回回军被编入探马赤军,执行着“上马则准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的任务。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大都(今北京)后,广设戍边屯田于西北各地,甘肃河西走廊一带是重点经营区域,而回回军则是戍边屯田的主要成员。除回回军外,随回回官吏迁徙而来的部属也成为屯田的一支主要力量,《甘肃通史稿》记载:“这是回回人居甘肃之始。”
明清时期,随着丝路沿线贸易的繁盛,中亚和西亚的贡使和商人频繁东来贸易,这些人往往多达数百人,其中许多留居甘肃。到了明英宗时,西域贡使和商人不仅遍及河西走廊,西宁、河州、兰州、巩昌等地也有寄居,这里的清真寺,大部分也是元明时代修建的,其中明代建筑数量多于元代。至清中叶,甘肃回族数量众多,有“回七汉三”之说。然而,在清末动荡的局势中,甘肃回族死于兵乱、病疫、饥荒的,总计数十万人。从此,甘肃回族人口大量减少。
东乡族是甘肃省三个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自明代以来,部分甘肃地区的蒙古人、色目人改信伊斯兰教,于是逐渐形成了新的民族——东乡族,这一族名由其居住地河州东乡而来。河州即今临夏,明代初年在此地设置河州卫所,管辖范围包括今天临夏回族自治州全境及邻近的夏河、临潭、青海循化、贵德等地。按照当时的行政区划,河州卫分为东、南、西、北四乡。南乡即现今的和政、康乐两县;西乡即现在临夏县以西地区;北乡即现在的永靖县;东乡即现在的东乡族自治县。以前东乡族被称为“东乡回”“东乡蒙古”等。新中国成立后,根据东乡族人民的意愿以此作为其族名。
与信奉伊斯兰教后变成东乡族的蒙古人不同,甘肃省如今的蒙古族,大多是从18世纪60年代才开始从青海等地陆续进人甘肃的。他们大部分来自青海和硕特部北左翼右旗及北右翼末旗,少部分来自新疆和硕特部以及土尔扈特部。和硕特部是蒙古卫拉特四部中的一部,一般认为是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图哈萨尔的后裔,在17世纪20年代准噶尔强盛之前,和硕特部一直被公认在蒙古诸部中处于盟主地位。准噶尔部崛起后,和硕特部的盟主地位受到威胁,于是东迁到青、藏地区。雍正皇帝对和硕特部进行整顿,确立了盟旗制度,并将其中的一部分蒙古人迁徙到甘肃,肃北蒙古族便由此而来。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甘肃省的蒙古族人口为11946,占全省人口的0.04%,也是除回族、藏族、东乡族外少数几个人口过万的少数民族。
综上可见,甘肃省境内的各少数民族,大多数是元明以来逐渐迁入、形成的,与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基本同步。幅员辽阔的疆域和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是我们的祖先所留下的两大历史遗产。“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对中国历史上与当下各民族的总称,是 “国家层面的民族实体”。作为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古代中国虽历经各种纷争乃至分合更迭,但疆域的一统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始终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主线和各民族共同追求的最高理想与终极政治目标,并内化为积淀深厚、牢不可破的中华优秀历史文化传统,根植于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文化基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