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如何展示“科技的力量”

字号:T|T
2024-09-03 09:09 来源: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图片

【摘要】博物馆举办科技与工业相关主题展览对完整全面展示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展览内容策划工作首先要明确展览立意,建构主线清晰的叙事脉络。通过深入挖掘和重新阐释馆藏、开展专项征集等方式充实展品,充分利用展览中的文字说明,注重历史阐释,充分展示科技在历史进程中的力量。

【关键词】博物馆展览;科学技术史;科技与工业;科技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部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在人类实践基础上产生,又有着自身固有的特点和发展规律。自然科学的产生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生产的发展和技术的需求推动着科学的发展,“生产—技术—科学”的关系在人类文明史上居主导地位。社会生产的需求归根到底决定着科学的发展。随着现代科学逐渐成为一种专门的社会活动和社会事业,其相对于生产的独立性增强了,产生了“科学—技术—生产”的新关系。
 
现代科学产生于西方,传入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的来华传教士,但科学技术真正引起中国人的重视,要等到它化身为坚船利炮之后。从19世纪开始,科学走出实验室,转化成技术,应用于社会。1840年以后,在西方列强侵略压力下,中国面对和被迫学习追赶的即技术化的科学,这种历史经验模糊了科学、技术和工业的边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科技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建立起系统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科技创新上升到新的历史高度,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有鉴于此,中国国家博物馆自2019年年底开始推动科技与工业专题展览的策划工作,到2021年初,展览初具形态。但是,与内容和结构自成体系的古代部分相比,该展览的近现代部分无论从叙事脉络还是展品种类上看都不尽如人意。为加强这部分工作,国家博物馆统筹抽调具有科学史学术背景的工作人员加入策展团队。笔者就是在此背景下参与了“科技的力量”专题展览近现代部分的内容设计工作,在系统梳理近代中国科技与工业发展历程、深入挖掘馆藏资源的基础上,重构了近现代部分的展陈内容。在内容策划过程中,笔者对综合性博物馆如何通过举办展览更好地展示“科技的力量”形成了一些思考,撰成此文,就教方家。
 
 
 
一、立题与破题:物证“科技的力量”
 
“科技的力量”专题展览原名拟为“科学技术与工业”,展陈内容贯通中国古代与近现当代。超长的时间跨度既是一次新的尝试,也对内容设计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中国近代历史的特殊性使其叙事逻辑与古代史有显著的不同,长期以来,主流的通史叙事无不将古代史与近现代史分段介绍。具体到以科学技术与工业为主题内容的展览中,古代部分在时代特点、学科划分、重大成就等角度,均已有较为成熟的学术依据,展陈内容的系统化程度较高。相较而言,现代科学技术在展陈内容设计方面有两个显著的困难: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在我国经历了从引进吸收到自主创新的过程,叙事逻辑与以实践为基础自主发展的古代部分有根本不同;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的学科门类划分日益细密,在有限空间、有限展品的约束条件下全面展示不具有可操作性。因此,确定展览的主题并有效破题,就成为内容设计的先决条件。经过多次讨论,展览最终确定以“科技的力量”作为主题,以突出科技自立自强、增强文化自信为基本导向,注重历史阐释、淡化科学解释,以体现综合性博物馆的特点。
 
(一)展览立意是工作推进的依据
 
“科技的力量”专题展览的筹备工作从一开始就确立了按照中国历史的一般断代分为古代与近现代两大部分,分别组织内容的工作方式。为体现展览的整体性,古代部分按照学科门类分为格物穷理和天工开物两大部分,分别对应天文、数学、农学、医学等知识领域和纺织、冶金、制瓷、造纸、航海、火药、建筑等技术门类。为与古代部分在结构上保持统一,近现代部分的内容设计最初也拟按照学科门类组织。但在实际工作中,这一方案面临许多现实困难:首先,科学技术在近现当代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虽然时间断代较之古代短得多,但需要展示的内容非常庞杂,且以新中国成立为界,前后两个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点;其次,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学科门类不断细分又彼此交叉,要全面呈现难度极大;再次,国家博物馆作为综合性博物馆,并不以科技工业类馆藏见长,没有足够的藏品资源支撑以学科专业为依据的展览内容组织。此外,按学科组织内容的方案在初期论证会上受到科学史领域专家的批评,认为其脱离了综合性博物馆的定位,有滑向科技成就展的倾向。此后,近现代部分内容设计一度改为按时间顺序组织,以新中国成立为明确标志,分为两大部分,下级内容也按照时间顺序组织。但这没有改变缺乏展品支撑的现状。这一方案既无法组织起完整的展览叙事,又与古代部分业已成形的展览结构严重脱节,有“从一个展览变成了两个展览”的倾向。
 
策展团队扩充后,充分总结了已有工作基础,明确了内容设计的目标、展览结构和展品基础三个方面约束条件(见图1)。
图片
 
科学技术与工业作为常设专题展览,在内容目标上要尽可能体现这一领域的完整面貌;在展品方面,则应以本馆馆藏为主体,避免长期借展带来的风险和问题;同时,这个展览构想超长的时间跨度要求前后结构保持大体一致。其中,最严峻的挑战来自展品。与大多数专题展览以优势馆藏为基础进行内容设计有所不同,科学技术与工业专题展览是以主题为导向进行内容设计的,要以有限的展品基础诠释“科学技术与工业”这样一个平实的题目十分困难。虽然在内容设计过程中同步开展了一些紧急征集工作,但受限于时间因素,内容设计不能过多仰赖新征集展品。
 
在多重限制条件下,策展团队经过反复研讨,并多次征询科学史、技术史、工业史、科技工作者和工业企业等的意见,最终明确了既淡化科学解释、又淡化时间线索,突出从“科学技术与工业”与社会历史的关系角度进行展示和阐释的思路,展览名称也随之确定为“科技的力量”。事后看来,这一思路的确立是内容设计顺利推进的基本出发点,而前期工作的反复很大程度上也正是由于展览立意不够明确。
 
(二)诠释“科技的力量”
 
在明确主题的基础上,工作团队重新进行了历史梳理和馆藏调查的工作,尝试找到破题的角度,实现在有限的展陈空间、用有限的展品展示近代以来中国科学技术和工业的发展面貌以及取得成就的目标。经过历史和展品两个方面的研究,最终确定了诠释展览主题的方式。
 
在展览结构层面,充分综合一般中国近现代史和科技史、工业史的叙事,形成对中国近代以来科学技术与工业发展的总体认识,全面理解科技与工业在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中所展现的“力量”。一方面,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是在面临民族危亡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与寻求富强和复兴的时代主题息息相关;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中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它又成为参与推动历史进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此为基础,尝试统合历史脉络和学科领域,将现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看作一个整体,包纳进以“发展成就”为主线的展览叙事中。这样一来,尽管近现当代两大部分的划分仍然遵循了新中国成立这个时间标志,但在展陈叙事中淡化时间脉络,而重点突出“了解和学习现代科技—探索科技与工业在中国的发展—科技与工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逻辑脉络,从而统一了整个展览的结构。
 
在展览具体内容组织层面,大幅削减新中国成立前的内容,将科学知识传播、学术共同体形成、工业基础建立等科技与工业在近代中国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面向概括为“西方科技传入”“兴办科教事业”“创建新式工业”三个单元。把握新中国以满足国家战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等为导向发展科技事业和实现工业化的基本特点,结合馆藏基础,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与工业发展的基本面貌概括为“新中国 新科技”“一切为了人民”“强国基石”和“走向太空”四个单元,分别对应基础研究,农业和轻工业,重工业、国防工业和交通运输业,以及航天科技事业(见图2)。
图片
 
相比于新中国成立前的部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内容指向更具体,展品也较为充实。这样,尽管展览叙事没有突出时间性,但展览内容的充实程度恰好与历史发展的阶段保持一致,仍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时间积累带来的变化。
 
概言之,通过明确提炼“科技的力量”这一主题并围绕其搭建展览叙事的逻辑,重构了近现当代部分的展览内容设计。
 
 
 
二、挖掘与阐释:展品获取与文案编写
 
在展览内容整体重构的基础上,面向展品完善展览内容设计。通过开展紧急征集、从科技角度对已有馆藏进行再阐释,进一步扩充了展品数量。在对展品进行组织和说明的过程中,坚持侧重历史阐释、淡化科学解释,突出“科技和工业成果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发挥的力量”这一主题,有意识地回避过多地解释科学技术原理,避免展览滑向一般意义上的科技展。
 
(一)重新阐释馆藏文物
 
尽管科技与工业藏品并非国家博物馆传统优势所在,但近年带有倾向性的征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获取了“墨子号”科学实验卫星载荷、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研究仪器、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科研实物等代表性藏品,以及电视机、收音机、自行车、钟表等一批轻工业产品,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本次展览近现当代部分展品的基本面。特别是在展览筹备期间紧急征集了“天问一号”火星磁强计、狮子滩水电站运行日志、六面顶压机、超高真空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用杜瓦,以及FAST密云模型等一批重量级实物展品,为展览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新征集藏品多以近期取得成果为主,难以回溯到较早的历史时期。因此,挖掘既有馆藏的潜力,对部分馆藏文物进行再阐释,是展览内容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
 
国家博物馆馆藏中有大量近代以来历次战争特别是革命战争中的武器装备,“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展出了为数不少的枪支、火炮和其他武器装备。这些武器装备见证了历次革命斗争的同时,也是近代中国兵器工业发展的见证物。尽管受展厅空间和展览主题的限制,展览最终未能完整呈现近代中国兵器工业发展的全貌,但通过对这类藏品的重新阐释,最终选取金陵机器局和汉阳兵工厂制造的两支步枪,代表性地展示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中国兵器工业发展的概况。
 
通过梳理馆藏,发现少量新中国成立以来以革命文物征集入藏的工业制品(或样品)。对这些藏品进行再阐释,在展品说明中隐去其入藏的时代背景,突出其科技和工业内涵,弥补了部分展品的不足。新中国成立后,铁路事业得到快速发展,是展览着重表现的一个方面。但新中国成立初期,铁路建设过程中留存的与工程直接相关的实物极少,馆藏以纪念品为主,通过将1957年清华大学机械系献给中共中央和毛主席的球墨铸铁轻型铁轨模型作为实物展品,弥补了这一时期的展品空白。纺织品特别是化纤纺织品在解决人民穿衣问题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但纺织业并非高新技术,加之产品不易保存,实物藏品极少。在馆藏目录中找到一件陈郁任广东省长期间穿的用蔗渣制人造纤维布做的中山服,在了解广东省20世纪60年代利用甘蔗渣试制粘胶纤维的历史背景后,将这件中山服作为展示我国发展化纤工业的展品。
 
在梳理馆藏的过程中还发现一些零散的科学家遗物,如王淦昌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奖章(1982)、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颁发给顾震潮的国家自然科学奖证书和奖章(1987)、顾诵芬获得的科技进步奖章和证书(1985)、王逸平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证书(2011)等。这些奖章和证书不是科技成果本身,与展览主题所要求的展品有一定距离,但它们能够大体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的科技奖励制度,是国家支持科学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的物证。以这些馆藏为依据,组织出一组表现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的展品,与成立中国科学院、号召科学家归国等内容相结合,展示了新中国为科学技术和工业发展提供的条件和支持。
 
(二)充分利用文字说明
 
通过开展征集和藏品再阐释工作,展品数量已经达到了展厅空间所需的要求,但种类和质量的先天不足难以克服。为此,在策展中采取充分利用文字说明的策略,用尽量完整的文字说明串联相对零散的展品,以点带面地呈现展览内容。
 
铁路作为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不仅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便利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直观地体现着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对于本展览而言是非常契合主题的展示内容。但也正因为铁路高度的实用价值,博物馆难以以实物形态收藏和展示,展览选出的实物展品中包括了纪念章、纪念封等纪念物品。为弥补展品的代表性和说明性都有所不足的问题,在本组展品的背景板上用文字说明简要概述了新中国铁路的发展成就:“从自主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到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从建成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到近4万公里高铁运营路线四通八达,中国的铁路事业快速发展,覆盖全国90%以上的人口,真正实现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目标。”
 
对于博物馆展览而言,文字说明的完整性不能替代展品,但在展品缺陷无法弥补的条件下,充分利用文字说明,适当介绍知识性背景,帮助观众理解展览意图,也可以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
 
 
三、得失与思考:博物馆如何展示“科技的力量”
 
经过数月艰苦努力,克服多重困难,“科技的力量”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试展出后于2021年9月正式开展。2022年1月,“科技的力量”被评为国家博物馆2021年度优秀展览。尽管得到了展览委员会的肯定,但展览的内容设计很大程度上是因陋就简,作为常设专题展览,仍然存在许多不足,有许多改进和完善的空间。在设计内容和筹措展品的过程中,笔者对综合类博物馆如何对待科技工业类藏品、如何策划和举办科技工业主题的展览,从而更好地展示“科技的力量”,形成了一些初步的思考。
 
(一)更加全面地看待博物馆的使命和职责
 
自现代科学产生以来,科学技术就与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密不可分。15世纪,航海技术的进步使地理大发现成为可能。18世纪,蒸汽机的改良和实用化为当时欧洲蓬勃发展的工场手工业插上了动力的翅膀。以蒸汽为动力、实行集中生产制度的工厂诞生,极大地改变了千百年来人们的生活方式。18-19世纪,工厂在英国造就了一批实业家,他们试图通过加入精英集团,获取影响国家决策的权力,由此重塑了英国社会的格局。到20世纪初,世界空前地联结在一起,原料、市场和劳动力的迁移和转化空前剧烈。中国也被迫卷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巨浪中。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降,中国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坚船利炮下日益丧失抵抗能力,面临了文化和军事上的双重挑战。国家兴衰、民族命运与发展科学技术的诉求交织在一起,塑造了20世纪中国独特的历史进程。在民族危亡的历史条件下,科学技术从进入近代中国之日起,就与富国强兵、救亡图存的现实目的紧密相连,与20世纪中国的政治鼎革、社会变迁、人民生活变化紧密相连。
 
可以说,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叙述,离不开近现代科技与工业的发展历程,否则将会是不完整的、缺少说服力的。博物馆,特别是综合性博物馆,作为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正视科技与工业主题在近代历史叙事中的意义,围绕科技与工业相关主题进行更多的研究积累,尝试从科学史或工业史的角度重新梳理馆藏,厘清已有馆藏中可以讲述科学故事或可以作为科技史或工业史代表性物证的部分,在有相关展览策划需求时能够较为准确迅速地把握重点,提炼出明确的展览主题,使内容设计有的放矢。
 
(二)加强科技与工业类藏品的征集工作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论研究深入到何种程度,藏品始终是博物馆展览的刚性约束条件。加强科技与工业类藏品征集工作的系统性,不断完善馆藏结构,才能为研究和展示工作奠定基础。
 
从展览筹备过程来看,在有明确展览需求的前提下开展征集工作,往往见效较快。无论是科技工作者及其家属子女,还是科研单位和工业企业,普遍认为与其相关的展品能够展出是对其工作的认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提供展品的意愿强烈。因此,以展览为契机,与捐赠方或借展方建立并保持联系,为后续可能的征集项目打下基础,做到“以藏助展、以展促藏”,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工作思路。
 
长期来看,通过更加深入系统的文献研究和馆藏整理工作,掌握馆藏缺项,有的放矢地开展专题性、长期性的征集工作,可有效充实展品基础。创新征集工作方式,树立通道思维,灵活处理征集线索,以点成线,连线成面,构建起多层次的征集网络。
 
在深入前期研究和加强藏品积累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展览规律,充分把握观众对此类展览的期待。追求全面完备未必是最优选,选取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角度,聚焦有限的展品,深入挖掘和生动讲述其背后的故事,增强观众的代入感,或许比粗线条地勾勒全貌更能打动观众,激发观众对科技事业的理解、认同和关注,为“公众理解科学”做出博物馆应有的贡献。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