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历史悠久,文脉深厚,拥有丰富的人文底蕴和历史价值。其纵贯全城,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全长7.8公里。北京中轴线始自元代,发展完善于明清,并对后世城市规划建设一直产生着重要影响。可以说,北京中轴线自古至今一直在传承、在发展,是一条富有旺盛生命力的城市规划轴线。
北京中轴线不仅仅是一条有形的线路,它的重要意义更在于其对整个城市的规划建设起着统领作用,所有建筑都围绕这条轴线布局。正因为有这一轴线的存在,整个北京城才呈现出独有的壮美秩序。这条有形之线,还承载着深厚的人文思想内涵。城市中的重要建筑多位于中轴线上,或对称分布于中轴线两侧,体现了中国古代执中守正、礼序天下的价值观。概言之,中轴线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灵魂,同时也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思想在其中。
2021年以来,为了深入挖掘北京中轴线历史文化内涵,在国家文物局指导及北京市文物局组织下,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先后发掘了正阳桥遗址、中轴道路及附属遗存、天桥遗址等。道路、排水沟、桥梁等的发现,补充完善了北京中轴线尤其是南段的遗产内容,实证了北京中轴线的真实性、完整性、连续性,生动再现了中轴线南段历史场景。
图一 永定门内中轴道路遗存
一、中轴道路
根据所处位置,可将北京中轴线分为三段,南段即今正阳门至永定门段、中段即正阳门至地安门段、北段即地安门至钟鼓楼段。在北段和南段靠近中间位置均有一座比较著名的桥梁,北段为万宁桥,南段为天桥,中段为皇城、宫城区。
那么,位于北京中轴线上的历史道路具体是什么面貌?我们知道,北京城属于典型的古今重叠型城市,开展考古工作相对比较困难,故对北京中轴线遗址开展的考古工作并不多。20世纪六七十年代,考古工作者曾在景山以北钻探发现一段南北向道路遗迹,宽达28米,判断为大都中轴线上的大道的一部分。进入21世纪,考古工作者对中轴线历史文化遗产开展了深入挖掘,此次启动的考古工作主要集中在中轴线南段,即正阳门至永定门一线。
(一)文献记载的中轴道路
根据历史背景可推知,南段中轴道路最早形成年代很可能在元代,这是因为元代出都城正南门丽正门外南行自然应该有通行的道路。到了明代,位于中轴线上的道路开始有了明确的官方称谓,即“正阳门外大道”“正阳门外直路”“正阳门外正路”。明人夏言撰《南宫奏稿》卷一“警除道肃朝仪以申旧规疏”云:“(嘉靖十一年)今南郊正阳门外直路,每遇郊祀,则有司率地方人先期洒埽划治,岁以为常,实古人泛扫反道之礼也。况正阳门外正路乃系祖宗以来御辇经行……今后长安东西两街并正阳门外大道,凡遇大祀车驾出郊,有司除道之日,先期旬日之内,官员人等俱令逶曲回避,不许抬马坐轿经行中道,礼成驾回之后,照常行走。”从“洒埽划治”来看,这时的道路应是土路。
清雍正七年之前,正阳门外天桥至永定门之间的中轴道路为土路,每遇下雨,土路便会泥泞难行,故雍正七年下旨将土路改铺为石路。《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一百三十五记载:“雍正七年谕正阳门外天桥至永定门一路,甚是低洼,此乃人马往来通衢,若不修理,一遇大雨,必难行走。至广渠门内之路亦著一并勘查具奏。钦此!遵旨察勘广渠门道路,勿庸修理。左安门道路,微洼,交街道厅将刨揠街道附近所起之土,运往铺垫。再天桥起至永定门外吊桥一带道路应改建石路,以图经久。”由此条史料还可以知晓,正阳门至天桥段早已铺修石路,其铺修时间应在雍正七年之前,很可能是在康熙时期或雍正初年。正是因为正阳门至天桥段中轴石路、天桥至永定门段中轴石路不是同一时期铺筑的,故两段道路两侧面貌稍有不同,即正阳门至天桥段中轴石路两侧有排水沟,而天桥至永定门段中轴石路没有,也才有了乾隆时期在天桥以南的“疏渠”举动。根据档案记载,正阳桥南至天桥北石路,全长四百十九丈二尺,宽一丈五尺;天桥以南至永定门石路长五百丈,宽一丈五尺。清尺一尺为现在32厘米。可知,正阳桥南至天桥北居中石路长约1.4公里,天桥以南至永定门石路长1.6公里,宽度均为4.8米。
(二)考古发现的中轴道路
1.永定门内中轴历史道路遗存
2022年8月至9月,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对中轴道路南段开展了考古发掘工作,发现上下相互叠压的7条道路,自上而下依次编号L1至L7,其中L1至L4为现代道路,L5为民国时期道路,L6、L7为明清时期道路。
L6路面由三幅组成,中间石路,两侧土路(图一至图三)。中间石路宽度4.8米,与文献记载的“天桥至南坛门石路宽度一丈五尺”相符。影像资料显示,石路路面有并排3根石条构成,每根长度约1.5米,加上两侧护牙石,总宽亦约4.8米。两侧同期土路中包含的瓷片最晚为嘉庆时期。结合下部依次叠压L7、生土,综合判断L6为雍正七年所修石路,两侧为同期使用的土路。L6废弃年代是在清末民国铺设有轨电车之后。
L6石路工程做法为先在之前使用的土路(L7)上铺垫黄沙,找平后铺三合土。之后,在三合土上铺砌路面石条,再在石条两侧做护牙灰土。最后,在石路两侧铺垫培筑土路。
图四 L6、L7车辙(上层为L6、下层为L7)
L6石路是位于都城中轴线上的居中道路,其宽度一丈五尺,即十五尺。这个数字背后蕴含着都城神圣空间设计时所运用的象数思想。“一丈五尺”,与先农坛先农门中门宽度相同。先农门,同样也是清明两代皇帝去先农坛行祭祀礼仪时的行进路线。可见,石路的形制体现着都城级别的规划设计理念,采用4.8米宽度不是偶然,而是有着独特的人文内涵在其中。
L7直接叠压于L6之下,为雍正七年之前使用的土路(图四)。L7在嘉靖时期既已存在,官方称之为“正阳门外直路”“正阳门外大道”“正阳门外正路”。L7最早使用年代当可追溯到明永乐时期。因为永乐时期已在南郊建成了天坛、先农坛(时称山川坛),皇帝去两坛行祭祀礼仪时,也当有出行道路。至于L7最早形成年代能否追溯到元代,目前尚无明确的考古学和史料学上的证据。只是根据历史背景推断,可能会有,理由前文有述。
在L6和L7土路上均遗留有大量车辙,反映出道路上车水马龙的景象,是当时热闹繁华的市井生活的生动体现。
2.珠市口-永安路段中轴道路遗存
图五 三期道路剖面
2022年6月至7月,于永安东口、景观天桥南侧发现位于中轴线上的明清时期古代道路,三期自上而下相互叠压,均为土路(图五)。较早两期道路路面上均有密密麻麻的车辙,路土堆积剖面上均能看到明显的涡旋状堆积,与此地低洼积水有关,文献中亦有与之相关的记载。中期路土堆积中普遍有较纯净的黄沙堆积,应是文献中记载的康熙时期对道路维护所做的“挑沙铺路”行为的反映。
在赵锥子胡同至珠市口教堂之间,发现了与清代中轴道路配套的排水设施——排水沟。排水沟有砖沟和板沟两种类型(图六、图七)。砖沟南北向,北偏东3度,位于现状中轴石路西侧,珠市口教堂南侧8米左右。宽70厘米,深135厘米,探测长度约25米。沟壁用城砖错峰叠砌,沟底铺砖。沟盖用石板覆盖。沟底铺砖,下面有柏木钉支撑加固沟体。清工部《工程做法》记载,遇有地基松软或临水建筑时,地基使用木桩加固,以柏木、杉木及红松较好。木径小且短的称为地钉。下木桩或木钉是古人在特殊地质条件下对建筑体地基进行加固的一种科学探索。
图六 砖沟
图七 板沟壁
板沟南北向,北偏东8度,位于赵锥子胡同东口外东北方向,地铁G口南约56米处。宽80厘米,残深1.45~1.5米,残存长度约20米。沟壁为木板,木板内侧用木桩固定。底部以原始生土为底。据文献记载,乾隆时期有多次将板沟改为砖沟的记载,如《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一百三十五记载,乾隆七年,城外天桥东西,及牛街、轿子胡同等处板沟,应改砌砖沟。由此可知,早期更多使用板沟,板沟使用年代应早于砖沟。排水沟渠的发现再现了清代市政排水设施,是古代城市科学管理的一个剪影。
明清时期中轴道路及其附属遗存的考古发现,为我们认识北京中轴线南段道路的真实历史面貌提供了宝贵的实证资料。通过发掘,厘清了北京中轴道路自明清以来的历史演变脉络,明确了不同时期中轴道路的形制结构、工程做法,生动再现了中轴道路不同时期的历史场景。
二、桥梁
(一)正阳桥
1.文献记载
《明英宗实录》卷五十四记载,明英宗正统四年(1439),修造京师门楼、城濠、桥,又“深其濠,两涯悉瓮以砖石,九门旧有木桥,今悉撤之,易以石。”可知,正阳桥石桥始建于明代正统年间,之前为木板桥。
正阳桥是明清北京内城护城上的一座桥梁,也是位于当时北京城中轴线上的一座标志性桥梁。中国古代以“居中”“面南”为尊,而正阳桥不仅位于内城正门正阳门外,又位于中轴线上,故其在内城九门外护城河桥梁中的规制最高,规模最大。正阳桥与北面的正阳门城楼、箭楼,南面的五牌楼是相互联系的一组建筑,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不仅是空间秩序的表达,同时也是礼仪秩序的表达。
清《康熙南巡图》《乾隆南巡图》显示正阳桥石桥为三券拱桥,桥面用栏板分隔为三路,中间一路为居中御路。根据1919年市政公署修桥时的勘测记录,桥面宽十丈三尺、长七丈五尺,两端燕翅各长三丈一尺、宽十一丈一尺五寸。两端海漫石各长一丈零五寸,宽十二丈二尺六寸。
图八 镇水兽
2.考古发现
正阳桥遗址位于前门步行街北口,正阳门箭楼南侧。2021年8月至2023年1月,为了明确正阳桥遗址的保存状况、具体位置、形制结构等,对遗址开展了考古发掘。通过发掘发现了明清时期正阳桥镇水兽及其下的石条驳岸和民国时期改造后的正阳桥。
此次发掘出土的镇水兽为正阳桥东侧河道南岸上的一具,头向东南,尾向西北,用整块青石雕刻而成,身披鳞甲(图八)。它头似狮,探向河道,身似虎,匍匐于石板上,造型逼真,栩栩如生。身长3米,宽1.2~1.4米,高0.48米,体量硕大,与正阳桥规制相匹配。中国古代在重要桥梁两侧的河道驳岸上一般均设置镇水兽,且成对出现,一左一右,共四具。据明代人叶盛《水东日记》记载,镇水兽名 。因其性好水,故常被安放在桥体两侧的河岸边上。人们希望它能观察水情、防止河水泛滥、镇消水患。镇水兽下有石砌驳岸,清理出4层,据此可知镇水兽在原位,未经扰动,为还原明清时期正阳桥的地理位置提供了精准坐标。
图九 南券洞券脸吸水兽
图一○ 中券洞券脸吸水兽
民国时期正阳桥揭露出桥体的东南部分,包括驳岸、桥身东立面、南券洞、中券洞及底部装板石。桥长27米,宽40米。驳岸垂直于桥身立面,内收,砌筑于明清时期护城河道内。南券洞高、宽均为3.6米,金刚墙和券矢高均1.8米;中券洞高、宽均为4.2米,金刚墙和券矢高均2.1米。券洞外侧券脸顶部正中均有一具精美的吸水兽,为明清时期正阳桥遗存(图九、图一○)。券洞内表面用水泥涂抹。拱券下面的金刚墙用石条砌筑。券洞底部为装板石,用石板错屏平铺,相邻石板之间用银锭锁固定。根据桥身东立面与镇水兽之间的距离,可知民国时期正阳桥桥面已加宽。据民国时期档案记载,明清时期正阳桥桥身宽十丈三尺,长七丈五尺(计量单位为英寸),换算为今尺寸为宽约31米,长约22米,通长约41米。由此可见,民国时期正阳桥桥面较明清时期加宽了9米,两侧各加宽4.5米。
(二)天桥
1.文献记载
天桥位于北京内正门正阳门和外城正门永定门之间,是北京中轴线上的一座桥梁。关于其始建年代,在史料中尚未见有明确记载。天桥名称最早见于《清会典事例》。《事例》卷一百三十五记载,雍正“七年谕正阳门外天桥至永定门一路,甚是低洼,此乃人马往来通衢,若不修理,一遇大雨,必难行走……天桥起至永定门外吊桥一带道路,应改为石路,以期经久。”据此,天桥在雍正之前已有此称谓。但从何时开始称呼此名,不详。乾隆时期的文献中,不时见到“天桥”一词。如乾隆七年(1742),城外天桥东西,及牛街、轿子胡同等处板沟,应改砌砖沟。乾隆十八年(1753),《清高宗实录》卷四百四十二云“查正阳门以南、天桥以北、崇文门以西、宣武门以东一带地方,市廛庞杂,在彼居住之官员兵丁应勒限令陆续入城居住。其余闲旷之处,八旗告休及闲散人等尚可暂准居住。现任官员及护军等,应勒限令移进城。”乾隆五十年(1785)又议准:“正阳门外至天桥以南一带石道,交街道官员不时稽查。一切民车,皆令由两旁土道行走。至两旁开设棚摊,不许有碍车辙,以利遄行。”乾隆皇帝在其《正阳桥疏渠记》中云:“……桥之南为天桥,其南石衢直达永定门……各有石衢二,横接围垣之南、北门,为诣坛辇路。盖地势东高而西低,故石衢之西恒积水,而东之沙土常因西北风吹壅西垣之半,每诣斋宫,怵弗惬观。今年上辛祭毕,爰命司工于天桥南石衢之左右,自北而南各疏渠三……其四达坛之横衢,命各辟土道,宽二丈,以为往来车路,并各去其向禁人行之木栅。”
天桥形制亦未见明确记载。在存世的康熙南巡图中显示天桥为方孔平梁桥。《养吉斋丛录》中记载:“近来郊祀,每用礼轿,不常用辇。用辇,则銮仪卫先行演习。一二旬后,舁者熟习,然后可用。又累土如桥状,屡登屡降以习之。因路经天桥也。”根据这条史料,似可推断天桥为高拱桥。
2.考古发现
天桥遗址位于今前门大街、永安路、天坛路和天桥南大街交汇口。考古工作分两个阶段进行,2022年11月至2023年4月,对天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
天桥南北向。桥身东西宽9.98米(砖基础之间距离),南北燕翅之间长度为9.81米,南北揭露总长度15.22米。保存有桥体下部及过水沟(桥洞、龙须沟)。
桥体下部存有桥面下灰土基础和桥身两侧燕翅。过水沟用石条砌筑,石条外侧为砖砌金刚墙(图一一)。金刚墙外侧为修建石条沟时开挖的基槽,基槽内用素夯土层层回填(图一二、图一三)。
排水沟基槽打破清康熙时期道路,基槽内出土瓷片最晚为康熙时期。排水沟使用的建筑材料、灰料及使用地钉的工艺做法,均为清代常见。综上,此次考古揭露出来的天桥不早于康熙时期,很可能是乾隆时期改造后的天桥。
排水沟宽度1.6米,合清尺五尺。这个宽度同居中石路宽度一丈五尺内涵相同,不是随意为之,同样反映天桥作为神圣建筑在都城空间中的重要性。根据天桥图像资料,其在康熙时期为平桥,后改造为拱桥。改造时间不详,推测很有可能是在乾隆五十六年或稍早。因为这一年乾隆皇帝在天桥南侧一左一右分别立了两方石碑,一方为疏渠记碑,一方为皇都、帝都篇碑。碑制既隆,想必也有可能同时对天桥进行改造,以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乾隆皇帝的这一举动反而进一步强化了正阳门至永定门之间中轴线的空间对称感及礼仪效果。
通过发掘,确认了明清以来“龙须沟”的位置,明确了清代“龙须沟”的形制结构、工程做法等,发现了清代天桥的主体部分,勾勒出了沟、路、桥三者之间的关系。天桥遗址的发现,进一步丰富、完善了北京中轴线南段遗产序列。
三、结语
系列考古发现,揭示了北京中轴线南段的桥梁、道路、沟渠等的位置、形制、结构、工程做法等,使北京中轴线南段历史面貌得以真实再现。
考古发现同样揭示了北京中轴线所反映的礼仪秩序和人文内涵,如居中石路宽度一丈五尺、天桥下排水沟宽度五尺等尺度的运用;正阳门有国门之称,正阳桥的重要地位自不待言。天桥,尤其是乾隆时期在其南侧一左一右布置了两方石碑后,其对中轴空间的塑造效果更加强化。天桥以南至永定门石路长五百丈,为1.6公里,正阳桥南至天桥北居中石路长四百十九丈二尺,约1.4公里,若以正阳门城楼计算,则正阳门到天桥间的石路长度也是1.6公里。可见,天桥居于正阳门和永定门正中,这也凸显了其重要地位。
正阳桥、天桥、居中石路是北京中轴线南段独具标志性的文化遗产,具有重大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