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从黑色的世界中来,又回到“黑色”的世界中去

字号:T|T
2024-08-28 15:51 来源:那特艺术

文森特梵高的绘画语言之独特是无法摹仿的。他的艺术道路与他来到人世间的经历是吻合的——从黑色的世界中来,经过一段明亮的时期,又回到黑色的世界中去。

梵高二十七岁时才决定当一名画家,这当然与他在之前的店员、教士经历不无关系,但更主要的是看来只有绘画才最适合于表达他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梵高最初的色彩是荷兰式的,浓重的黑色和褐色,这不仅是因为这个时候他接触的是荷兰大师鲁伊斯达尔、伦勃朗、哈尔斯的绘画,而且还由于他周围的世界和生活在这个世界的人们是难以唤起强烈的色彩感受的。

 

图片

吃土豆的人 1885

1885年,梵高在安特卫普美院习画,在这里,他发现了鲁本斯以及日本版画。梵高的眼界开始有了变化,联系到在此之前就阅读了德拉克洛瓦的三原色及补色理论,他认识到:“如果色彩运用得好,并且调子和谐,色彩就能表现形体。”

梵高真正找到适合于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的语言是在进入费尔南·科尔蒙画室之后,在这里,他结识了当时的一批敢作敢为的青年人和创造者,吐鲁兹一劳特累克、高更、贝尔纳、西涅克、毕沙罗,同时看到了许多印象主义的绘画。灰色、褐色、黑色终于消失了,跃然于调色板上的是红色、青色与黄色以及由这些原色混合而成的绿色、紫色和橙色。印象主义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图片

名妓(仿浮世绘) 1887

 

然而,无论是荷兰的传统影响,还是法国的灵感之源,都不是梵高的终极目的,不过是达到他“画生活”的手段而已。1882年,他带着从印象主义画家和日本画家那里获得的知识,到了阿尔勒。他想从空气清彻,色彩明快,阳光充足的大自然中汲取艺术的灵感。

在这里,使他感兴趣的不是印象主义的光的弥漫,当然也不是自然的外观,而是他感受到的土地的巨大而永恒的力量。也就是说他要追求的是对自然的主观的评价,不是对自然的奴隶般的复制。

 

图片

黄房子 1888

 

大约1888年的8月,他在一封给弟弟提奥的信中说:“我在巴黎学到的东西正在离异,我已回到我知道印象主义者之前的思想。如果印象主义者很快发现了我的工作方法上的错误,我不会吃惊,因为我的这一方法上的错误是德拉克洛瓦孕育而成的,不是印象主义者的成果。又因为我不是尽力想精确地复制眼前的东西,所以我可以更为武断地运用色彩,这是为了强有力地表现我自己。”

这席话足以说明梵高究竟寻觅的是什么样的真实,既然真实不是“精确的复制”能够表现的,既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强有力地表现自己”,因此,所使用的语言必然是表现性的术语,可视的现实在富于震撼力量的内在现实的冲击下发生了变形,结果,内在现实成了真实的主体。

一个朋友的逼真模样不是画家的目的,他要画的是对这个朋友的评价,所以,“我夸张头发的金黄,我甚至用橙调子、铬黄和苍白的枸橼黄。在脑后,我不是画普通的墙壁,我要画无限,这是一个平面背景,是由我设计的非常丰富而紧张的蓝色表现的,通过明亮的头与浓艳的蓝色背景的简单结合,我得到了一种神秘的效果,就象深邃的蔚蓝天空里的一颗星星。”

 

图片

夜晚咖啡馆 1888

 

画家十分重视色彩的表现力,他依靠纽动的纯色线条以表现来自他内心世界的信息。梵高的笔触是神经质的,这充分表现出他的由痛苦的现实所导致的精神的灾难性,没有任何光溜溜的笔法足够表现这样的灾难性,唯独表现性的红色和绿色才能表现“人的可怕的激情”,唯有黄绿色和刺目的蓝绿色的强烈对比,才能表现“黑暗的力量”。

这些富有心理学意义的色彩运用,都是服务于主观的目的。他说过:只有富有思想的肖像,即有灵魂的肖像,才是他希望表现的,而这个思想和灵魂则是艺术家本人的。

 

图片

播种者 1888年

 

虽然梵高的艺术精神属于无节制的浪漫主义,但他对色彩与线条的研究却是冷静的。这也是他渴求美好,向往光明的精神状态的一种具体体现。“为什么伟大的色彩家德拉克洛瓦认为去南方是基本的,去非洲是正确的呢?因为不仅在非洲,即便是在阿尔勒,你一定会发现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的美妙对比。”就靠这些对比,画家能躲避人生的灾难,达到安慰内心的目的,画家在对美的追求中展示了在精神现实里获得自由与解放的喜悦心情:

“加强所有色彩就能再次达到宁静与和谐。”

“我已经感受到我们的色彩与瓦格纳的音乐之间的关系。”

在线条与形式的运用上,梵高希望的是“线条与形式的同时对比”。梵高笔下的轮廓线不是对自然物体外形的简单勾划,而是与色彩和其它形式参与服从整体韵律的运动。柏树的树干和树叶已丧失了自然外貌,线条在色彩的带动下与地上的草和天空的卷云构成统一而有动势的符号,以象征内心之火的燃烧。这几乎不是什么技巧问题,更谈不上成为一种体系,他的那些富有韵律的线条和色彩仅仅是他个人的心灵颤动的可视笔迹。

 

图片

有柏树和星星的道路 1890

 

梵高的精神病尽管导致了他生命的悲剧,却为他的艺术打上了鲜明的烙印。他既是埃尔柯列柯、弗里德里希这样一些悲剧性浪漫主义的后裔,更是蒙克、诺尔德柯柯希加、凯希纳尔等画家的先驱,后来的画家在他的艺术里看到的不仅有他与修拉、高更共同分享的对纯色彩和线条的表现价值的认识,而且还体会到只有信念真诚的人才能觉察的内在悲剧性——

一种能够升华艺术而又不是“为艺术而艺术”的悲剧性。

 

图片

雷雨云下的麦田 1890

 

本文节选自《视觉的震撼:西方现代绘画简史》

相关内容视频课程,扫描二维码进入观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