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有座博物馆

字号:T|T
2024-08-27 09:06 来源:陕西农村报

图片

丝路国际雕塑艺术园风景如画(8月10日摄)。陕西农村报记者 赖雅芬摄

 

看稼穑桑麻、田野星空;听鸡鸣犬吠、蛙叫蝉鸣……乡村,就是一座包罗万象的博物馆。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这几年,博物馆热从城市延伸到乡村,各式各样的乡村博物馆逐渐增多。在三秦大地,博物馆走进乡野田间,走到百姓身边。这些隐藏在青山绿水间的博物馆,用老物件记录乡愁,以旧时光温润人心,将一方水土的故事娓娓道来。
 

■ 再现原汁原味的农耕文化

 
 
陕北的黄河岸边,有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在这里,蓝天白云、田野星空是博物馆的布景;鸡鸣犬吠、呐喊吆喝是博物馆的音乐;袅袅炊烟、参差人家是博物馆的展品;生活在村里的人们是博物馆的优秀讲解员……这就是佳县坑镇赤牛坬村。
 
8月9日,赤牛坬村和往常一样热闹。一大早,村民高思茂就收拾妥当。“再过一会儿,游客就来了,可不能让人家等咱。”挎上扩音器、拿着小旗子,高思茂出门了。
 
穿过整洁的村道,最高处就是村里的民俗博物馆。这是陕北唯一成规模的民间自建仓储式博物馆,也是全国最具特色的陕北民俗博物馆,更是赤牛坬村这座乡村博物馆的核心所在。
 
73岁的高思茂是名退休教师,也是村里的义务讲解员。“自打10多年前我们村的民俗博物馆建成后,我就一直在这里讲解。”高思茂说,民俗博物馆里展出的15万余件锄头、镰刀等老物件,承载着满满的乡愁。
 
趁着时间还早,高思茂在民俗博物馆院子里的石碾上坐定,从包里掏出一把扇子扇了起来。瞅着不远处有几个人走过来,高思茂赶忙迎上去,主动为来人介绍民俗博物馆。
 
跟随他的脚步,大家走进民俗博物馆,仿佛进入了一个浓缩版的农耕时代,眼前是各式各样的传统农具。从粗糙的木犁到生锈的铁镰,甚至布衣、皮袄、水车、碾盘等老物件,在这里都有了一席之地。
 
与传统的博物馆不同,赤牛坬村民俗博物馆按照典型的黄土高原窑洞设计。置身其中,一个长长的套洞将各个窑洞巧妙连接,一件件“村味”浓郁的老物件整齐地排列在馆内。进入展区就有一种“穿越时空”的错觉。
 
“这些古朴粗犷的老物件,沉淀着厚重踏实的黄土气韵。”从渭南慕名而来的游客岑健明看得津津有味,不时拿起手机拍照。
 
在赤牛坬村,既可以感受到悠长久远的旧时光,也可以领略到村美人和的新风景。漫步村中,远处是苍莽群山,近处是蜿蜒河水。沿着山势聚集的窑洞群、挨着村道开起的农家乐,还有广场上不时传来的高亢歌声,形成了一幅和美乡村新画卷。
 
这两年,赤牛坬村在保持传统风貌的同时,不断挖掘和保护民俗文化,发展乡村旅游。随着“岁月遗迹”变为“致富资源”,这个黄河岸边的小山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就像岑健明所说:“小小的赤牛坬村,来过一次,就会‘住’进人的心里。”
 

■ 用时尚演绎美丽乡愁

 

 

乡村博物馆镌刻着乡愁记忆与文化基因,通过一个个老物件、一张张老照片,将原汁原味的乡村气息保存展示,乡村韵味十足;乡村博物馆携带时尚元素,通过精巧的设计、大胆的创新,将乡土记忆以现代方式呈现。
 
在西安市鄠邑区余下街道就有一座这样的博物馆——丝路国际雕塑艺术园。这是一个集雕塑艺术创作和匾额文化展览于一体的文化艺术园区。它不仅坐落在乡村,而且所陈列的展品和讲述的故事也都是这片土地上“长”出来的。
 
初秋的午后,丝路国际雕塑艺术园景色宜人。步入园区,承载着村民记忆的火车专列、形态各异的雕塑模型,在青草与晴空的衬托下更具怀旧氛围。不远处的草坪上,一群艺术学院的学生正在老师指导下,拿着手中的工具认真地描摹雕刻。沿着砖红色的小路往前走,就到了丝路国际雕塑艺术馆。一个个展台上错落有致地摆放着造型各异的雕塑作品。
 
一墙之隔的西安华夏匾额博物馆,糊着黄泥的墙上,一块块带着历史印记的匾额整齐排列,无声地述说着各自的时代风云。
 
“两座馆风格不同,一个充满乡土味,一个具有时尚感,在空间布局上都花了不少心思。”园区主理人张金平告诉记者,“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我们将文化教育和科普教育相结合,将专业实训和文化熏陶相融合,最终把这里改造成一个大家都喜欢来的地方。”
 
然而谁能想到,这样一个“又土又潮”的园区,前身竟然是一个养殖场。经过“大变身”后,这里已成为周边群众休闲的好去处,还有不少城里的游客专门驱车而来。
 
“就像这列蒸汽火车,曾带着村民走出大山看世界,现在陈列在这里,不仅承载着乡愁记忆,还为整个园区增添了一丝怀旧氛围。”张金平说,游客不仅可以在火车车厢里喝茶聊天,还能在两座博物馆“吸收”艺术养分。
 
在张金平看来,乡村博物馆接地气,富有人文情怀。它们在田间地头“破土而出”,成为乡村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

 

■ 挖掘古村落的文化密码

 

 

一座博物馆,一部乡村史。深入挖掘村落里蕴藏的文化密码,原本平凡的村落就有了不一样的内涵。
 
“上山不见山,入村不见村,平地起炊烟,忽闻鸡犬声。”这首民谣生动地描绘了“天下地窑第一村”——三原县新兴镇柏社村的独特景观。

 

图片

三原县新兴镇柏社村地坑窑(资料照片)

 

柏社村是一座古老的关中古村落,始建于晋代,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目前,村内保留有传统的窑洞民居780院,其中下沉式窑洞四合院225院,是目前全国地坑窑最多、保留最为完整的村子,享有“天下第一窑”“中国生土建筑博物馆”的美誉。
 
7月29日,吃罢午饭,柏社村80岁的村民左勇超拿着收音机,坐在窑门口的小凳上听秦腔。
 
“咱这个院子四面都是窑洞,冬暖夏凉,住着美得很。有的窑洞里还有套间,一间连一间,就像迷宫一样。”左勇超是地地道道的柏社人。打他记事起,父辈们就在这四四方方的地坑窑里生活。
 
左勇超的家是一处经历过风霜的关中民居。一路下坡走进院内,一座传统的窑洞四合院映入眼帘:古朴典雅的木门、泥灰刷白的墙壁、老砖砌筑的窑檐……无不彰显着这里的“泥土味”和年代感。
 
“地坑窑又叫地窑,建的时候往往是就地取材,从平地向下取土,挖一个正方形的地坑,再在地坑四壁挖出窑洞,一个下沉式的四合院就成形了。”左勇超强调,“还要留其中一孔窑洞作为门洞,通过一个斜坡通道连接地面。”
 
作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民居样式,柏社村的地坑窑充满了人间烟火气、承载着文化底蕴,更以其独特的美学价值成为我国传统民居建筑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咱这地坑窑方圆结合,巧妙地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体现了古代建筑‘天人合一’的思想,展示了一种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柏社村党支部书记席刚说,每一院地坑窑都有一段历史,见证了村里的变迁和发展。
 
近日,柏社村游人正多。村里5万多株楸树郁郁葱葱,那一院院隐藏在林间的地坑窑更显神秘。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