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社会科学院“东夷文化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学术研讨会举办
字号:T|T
2024-08-08 16:27 来源:文博中国
东夷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国家的形成演进过程中作出过突出贡献。7月20日至22日,“东夷文化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学术研讨会在山东济南举办,旨在深化中华文明起源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研究,阐释中华文明发展的突出特性。
东夷文化是孕育中华古代文明母体的重要代表性文化形态,是齐鲁文化的重要源头,对儒家思想文化的产生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山东社会科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凤莲表示,山东社会科学院十分重视对东夷文化的研究,围绕东夷文化研究推出了一大批精品研究成果,举办了一系列学术活动。将以此次会议的召开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对东夷文化的研究,为推动包括东夷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贡献社科智库力量。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方辉认为,以山东为中心的海岱地区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起步最早的地区之一,百年考古工作揭示出海岱地区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东夷先民的光辉创造,显示出海岱地区对中华文明的重大贡献。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山东大学刘敦愿先生与山东社会科学院逄振镐先生已致力于多角度研究东夷文化,并先后发表了多篇论著、出版了系列文集,在学界产生了持续且深远的影响。
研讨会分为主旨发言和分组讨论两个环节,共发表59场学术报告。
主旨发言环节,方辉从古文字、出土文物、古DNA与人骨病理学等多维视角提出,夏与东夷人群在行为模式上存着在跪坐与蹲踞的异同,而夷夏之辨本质上反映的仅是文化的认同,而非体质与种族上的差异。作为文化控制的手段之一,随着商王朝在各地的征服,跪坐行为逐渐向周边地区传播,最晚于中商时期在海岱地区普及。
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山东大学历史学院杜勇认为,夏朝的夷夏关系单用东西对立是不能完全概括的,从有夏一代的夷夏关系看,前期表现为夷夏间的对立与冲突,中后期夷人部落则变成了夏的臣属国。但不管哪种情况,都是一个统一贵族国家内部发生的事。所谓夏朝统治包括夷人区域也只有从夏朝多元一体的国家结构层面来理解,如此才能真正认清历史的本相。
山东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刘延常对东夷枭雄“莒”文化做了学术史回顾,并从居址、墓葬、陶器、青铜器等多方面概括其特征,又对其消亡原因做了分析,作为地方性的区域文化莒文化对解读东夷文化演变发展、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文博系教授、二里头夏文化研究院院长张立东对成汤灭夏之役中的泰卷之会做了重要的考证,认为泰卷或在河南原阳县西卷城,成汤灭夏是历史上第一次通过战争攻伐获得政权,故担心这种行为可能会被后人诟病,于是就以仲虺之口作了诰辞,告诉天下之人成汤灭夏的必要性、合理性,同时也为了巩固夷夏联盟。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张怀通教授对《诗经·武》“文王克开厥后”做了新释,此句大意为:文王能够开导教训他的武王、周公等子孙后代,这一史实既见于今本《逸周书》中的《大开》、《小开》、清华简《保训》等文章,也见于武王、周公等后世子孙的口碑。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主任刘源认为,李学勤先生研究大小盂鼎时,既重视联系古书、甲骨文、考古资料,又重视前人、乡贤的研究,更重要的是从整体上把握铭文内容,而非孤立讨论某一字词。这些研究实践指示了二重证据的具体做法,是由文入史的经典范例。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杨文胜从中原视角看“礼出东方”与“铸鼎中原”,他认为东夷的风俗与文化也在东移,向更远处扩散,有一个文化的离心性,脱离“宗法礼制”的中原青铜文化圈,向外迁移。中国礼制文化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农耕文明是前提)不断扩大,为后世东亚文化圈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夏人从东方迁入中原奠定了“礼出东方”与“中原铸鼎”的第一次大融合,殷商文明更是将以中原为中心的工业文明复合体推向了物质文化的高峰,殷周革命后建立在中原农耕文明之上的周礼制文化更是从上层社会治理层面充分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多元。
分组会议按照讨论主题共分为三个会场,研讨的主要内容简述如下:
夷夏交融的考古与历史研究:何景成认为珍秦斋所藏秦子簋盖对于研究秦国早期铜器铭文和秦国早期历史,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李桂民、田伟、赵燕姣、范玉峰、丁燕杰等对海岱地区的岳石文化、早期冶铜、礼俗转型及海上交流做了深入的探讨;李世佳、任宏对商周古戎国、峙国与莒国做了多方面的研究;胡嘉麟、谢伟峰、谢耀亭、杨小召、张海、亓民帅、黄巧萍等通过对金文的解读探讨商周时期的重大史实及相关制度;陈英杰先生则对“非对扬王休”类铭文做了新的解读。这一会场另有吴伟华公布了河南叶县余庄的新材料,并指出其在中华文明礼制中的重要地位。
两周诸侯国的考古与历史研究:印群对春秋吴国王室墓随葬鼎制与人殉做了研究;谢乃和、刘芮方、耿超、田成方、鄢国盛等通过多重资料探讨古代国家起源中的幽燕类型、先秦教育史、邿国合葬墓、樊国史实及莒国的灭亡等问题;燕生东、张金桥、夏虞南、张自强则关注到东夷文化、东夷族群的多重叙事、春秋时期东夷的内涵外延、《逸周书》所见周公事迹及其东夷影响与诸文化的交流融合;此外,田率从新见绾甗看春秋时期郑国的召氏家族;吴毅强、李春利、王少林、唐明亮则对两周重要史实、楚国士人文化、周召分陕及族群地理观念做了新的阐释。
先秦两汉文献与历史研究:这一组研究主要集中在出土简帛,龚伟、卢中阳、张卉、郭晨晖、杨博、李秀亮、吕全义、凡国栋对出土材料诸如清华简《摄命》《系年》《四告四》等篇及银雀山汉简《国亡占书》做了复原阐释;王进锋则对东周基层聚落“里”的兴起与变迁做了分析;另有一些学者则聚焦对传统典籍的新阐释,诸如鲁鑫、王红霞、李凯、赵争;陈典平、黄明磊则对经史之间的学术史与神话研究做了回顾与展望;孙亚冰、曲正清对甲骨卜辞“肩告于邑商”及殷代“众人”成员做了探析。此外,李裕杓介绍了韩国平山君碑的年代与形制。
会议期间学者们既有理论探讨,又有区域研究和个案分析,涵盖近年来的一些重大考古新发现、夷夏交融的重大史实、商周时期国家性质、社会结构、人群族属、青铜器生产与使用、古文字释读、音乐考古等多个领域,视角多样,新见迭出,与会学者们展开了热烈讨论,踊跃分享着各自的学习心得。
本次会议由山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主办,山东社会科学院人事教育部、科研管理部协办。来自全国40余所国内知名院校、科研机构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及学生参加了此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