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两汉罗马时期的女性世界——解读“彼美人兮:两汉罗马时期女性文物展”

字号:T|T
2024-08-07 15:08 来源:博物馆中国

2024年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完成考古发掘50 周年。50 年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汇聚长沙,共同见证了马王堆三座汉墓的发掘盛况,三千多件西汉文物惊艳现世,开启了中国考古史上多学科介入考古研究的新篇章。50年后,在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中华文物交流协会、中国文物学会和湖南省妇女联合会的共同支持下,6月15日至10 月7 日,湖南博物院联合意大利罗马文化遗产监督管理局等19家国内外文博机构,推出“彼美人兮——两汉罗马时期女性文物展”。通过东西方文物对话的方式,再现两千年前东西方文化中绚丽多彩的女性叙事,揭示不同文化背景下女性们各美其美的文化特色和美美与共的理想追求。

 

图片

一组东西方女性舞蹈文物展示

 

图片

着深衣的汉代玉舞人

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藏

 

寻觅与探索:东西方女性生命图景的构建

 

汉王朝与罗马帝国作为东西方遥相辉映的文明,共同对人类文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而这一时期的东西方女性,虽身处历史长河的不同流域,却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在历史的织锦上绣出了独特的文明图腾,因此选择该时期的东西方女性文物进行展陈,不失为一大亮点。

为了更好地再现两汉罗马时期的女性生活图景,罗马博物馆联盟在星辉璀璨的罗马城中,撷取了十家博物馆、美术馆的138 件(组)珍品,且所有展品均为首次来华,其中有部分作品自建馆以来从未赴外展出。湖南博物院也与国内8家文博单位合作,汇集了来自满城汉墓、渔阳王后墓、南越王墓、大葆台汉墓、汉景帝阳陵、陡壁山1号长沙王后墓以及马王堆汉墓等汉代贵族墓葬的81件(组)文物珍品,共同展现女性瑰丽多彩的生活画卷。

展览聚焦两汉罗马时期的女性群体,以东西方女性生命中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以及情感生活三个主要生活场景为脉络,呈现女性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女性力量,揭开历史中失落的女性叙事。展览分为“怡然燕居”“巾帼风韵”“花好人团圆”三个单元,尾厅则以群像的形式回顾女性的一生,在历史与现实的凝望对视中,继续找寻在文明光辉之下女性被赋予的鲜活的时代个性与使命。

“怡然燕居”主要围绕两汉罗马时期女性的家庭生活展开。该部分选取了女性居家生活中“梳妆”“佩饰”“服饰”“住宅”“宴飨”“宴乐”六个主要的生活场景,描绘出一副东西方女性居家情景的画卷。在这里,观众会看到早起梳妆、琳琅环佩的她们;辛勤劳作、心灵手巧的她们;轻挥团扇、娱乐嬉戏的她们。通过文物之间的交流,引导观众深入洞察彼时女性在“家庭”这一单元中看似渺小却格外伟大的力量,以及她们对美好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匠心创造。

“巾帼风韵”主要聚焦于东西方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多元角色和贡献。该单元依据汉代贵族女性、罗马贵族女性以及普通女性不同的社会角色分为三组,既可以厘清东西方贵族女性的社会属性的不同,又可以找寻东西方普通女性之间社会活动的共性。上层贵族女性利用自身优势和社会资源,跻身于女性弱势的政治领域,拨动历史转盘;平民女性则在有限的社会资源下,积极从事生产活动,在织机上的一经一纬随着丝路走向经天纬地,在医学、手工业、商业等多个社会经济领域定格永恒的女性背影。

 

图片

戴面纱的贵妇人雕像

卡比托利欧博物馆-蒙特马尔蒂尼中心藏

 

图片

 

着三重衣的塑衣式彩绘侍女俑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藏

 

“花好人团圆”主要围绕“情思”和“祈愿”两组展开,前者围绕“婚姻与爱情”这一永恒的话题,后者则围绕女性情感寄托的另一空间,跟随汉代与古罗马女性的心迹,感受女性内心世界中最真实的情感独白。

 

对话与融合:

东西方文化视域下女性美美与共的理想追求

 

展览以女性具体的活动要素为内容,各单元之间衔接紧凑,逻辑清晰,给予观众内容和视觉上的双重体验。

内容构思重视吸收新的学术成果,注重文物的组合、解读

器物按属性分组。此次展览不同于以往的单一类型器物展,文物在分组时首先考虑属性是否契合策展理念。例如,铜镜一项,整个展览共展出汉代铜镜9 面,罗马帝国时期1 面,因需要表达内涵不同,9 面铜镜分别在5 个展柜展出,以承载女性思想中不同的理念,这也是本次展览的独特之处。

注重东西方文物对比解读。展览着重关注两汉罗马时期同类型、同属性的文物对比,对类型相同的器物进行统一展陈,在文物说明中对此类器物的共性与差异进行解读,既有助于观众更好地理解两千年前东西方文明间的交流与互动,碰撞与融合;又可以引导观众主动思考,找寻内蕴于东西方女性间相通的审美意趣与价值追求。

强调从知识性、科学性、艺术性去解读展品。展览以实物和生动的图文版面相结合的方法阐述东西方女性的所思、所用、所爱、所喜。特别是在展览的第一单元中,借助实物与图文版面的互动,可以帮助观众对东西方女性的家庭生活内容有更加直观清晰的认识。

提炼学术价值,突显东西方女性的审美意趣与文化交流

两汉与罗马最具代表性的交流符号便是“丝绸之路”,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上的玻璃、纺织品是东西方文明交流传播的重要媒介之一。展览从妇女史的角度,了解关于女性与纺织、女性纺织与商业、女性纺织与艺术以及与丝绸之路之间的关系;从生活化的女性视域出发,展示东西方女性在家庭、社会活动中的生活方式与审美意趣所具有的共性;因东西方文化内核不同,同时也展现东西方女性在精神层面明显的关照差异。展品除了画像砖上的图画、女性陶俑、大理石半身像和雕塑外,还有祭品、织物、祭品以及种类繁多的实用器,从“物”的角度,讲述女性、思考女性历史身份。

 

 

图片

赭黄色纱地印花敷彩丝绵袍

湖南博物院藏

 

图片

彩绘木俑

湖南博物院藏

 

马王堆汉墓的最新发现与研究成果首次对外展出。马王堆3号墓西边厢“裞衣两笥”竹笥内盛放的原是褐色菱形纹绮丝绵袍成衣,在菱形纹绮残片上发现成竖排列的篆书“安乐如意长寿无极”的吉祥语句,是目前已出土丝织品中发现最早用织机织入的成句文字。汉代人认为死是生的延续,该发现反映了当时所流行的祝语与愿望,也同时印证了汉代人对于生命永恒和追求长生的期望。

艺术设计简洁明快,独具匠心

注重氛围营造。为突出女性展的特色,展厅色彩主要是代表静谧庄重的白色和热情活泼的红色,当观众步入展厅时,一股简洁明快之感迎面而来。展线安排流畅,展柜与裸展文物相映生辉。在重点文物和裸展文物周围悬挂白色纱帘,纱帘上印制与文物相关的文字、图案,进行辅助展陈。纱帘质地轻柔,微透光,既起分割空间的作用,又营造出一种飘逸灵动的氛围感。展览特意设计了多处光影空间,既能呈现文物的华丽精美,又能供观众“打卡”留念。

空间创意与主题氛围相协调。意方展品中有许多大理石人物雕像,策展团队将其中2 尊重要的女性雕像进行空间设计和氛围营造。针对第三单元中十数件古罗马女神雕塑和祭坛,以文物分列展陈和光影投射的方式,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氛围,当观众漫步其中,诸神分立两侧,宛如身处万神之殿,典雅庄重。

 

图片

第三单元展厅一瞥

 

序厅展墙设计精益求精。序厅作为整个展览的第一幕,仅靠展陈文物很难把策展理念传递给观众。为此,策展团队精心设计了展墙图片,从内容上看,一位是来自《洛神赋图》中的洛神甄宓,一位是来自庞贝古城壁画中的花神芙罗拉。两位女神一东一西,交相辉映,连接她们的是下方潺潺的流水,象征东西方文明间的交流与互动。中间的文字节选自古罗马作家老普林尼的《自然史》,讲的是古罗马人眼中的中国为赛里斯,意为丝国、丝国人,因盛产丝绸而闻名。这正好与两位襟飘带舞的女神相呼应,与东西方文化间的交流互动的理念相契合,以此为引,向观众传递东西方女性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