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一洲 谢尧亭丨侯马白店铸铜遗址 出土印章模范及相关问题

字号:T|T
2024-07-24 15:07 来源:中国篆刻杂志

[1]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铸铜遗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年,第1―6页。

[2] 谢尧亭《侯马平阳厂东周铸铜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3》,北京:文物出版社,1995年,第106页。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1992年侯马铸铜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95年第2期。

[3] 范文谦《侯马市铸铜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3》,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130页。

[4]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白店铸铜遗址》,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年。

[5]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白店铸铜遗址》,第284―287、306页。

[6] 周波《中山器铭文补释》,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官网,2009年。

[7] 山西博物院《山西博物院藏品概览·印章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22年,第4页。

[8] 故宫博物院编、罗福颐主编《古玺汇编》,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177、306页。吴振武《〈古玺汇编〉释文订补及分类修订》,《古文字学论集(初编)》,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487―535页。

[9]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2018年,第1395页。

[10] 故宫博物院编、罗福颐主编《古玺汇编》,第341页。

[11]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乔村墓地》,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442―444页。

[12] [日]中村伸夫、[今井凌雪《簠斋藏古陶文选》,大阪アートライフ社2006年,第306―308页。

[13] 故宫博物院编、罗福颐主编《古玺汇编》,362、462页。

[14]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乔村墓地》,第442―444页。

[15] 韩天衡、孙慰祖《古玉印集存》,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5页。

[16] [日]中村伸夫、[日]今井凌雪《簠斋藏古陶文选》,第263―265页。

[17] 徐在国《新出古陶文图录》,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423―428、471、521、576页。

[18] (汉)郑玄、(唐)孔颖达、郜同麟《礼记正义》,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第568页。

[19] 故宫博物院编、罗福颐主编《古玺汇编》,第411页。

[20]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印集》,1980年,第101页。

[21] 马玉霞《战国燕系玺印整理与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年,第262页。

[22] 黄灵庚《楚辞章句疏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625页。

[23] 萧春源《珍秦斋藏印·战国篇》,澳门基金会,2001年,第162、163页。

[24] 何毓灵、岳占伟《论殷墟出土的三枚青铜印章及相关问题》,《考古》2012年第12期。

[25] 牛济普《中州印陶概述》之附文《印章起源于殷商说》,《当代印学论文选》,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87年,第4―5页。

[26] 何毓灵、岳占伟《论殷墟出土的三枚青铜印章及相关问题》,《考古》2012年第12期。李学勤《试说传出殷墟的田字格玺》,《中国书画》2001年第12期。

[27]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樟树市博物馆《吴城⸺1973 ~ 2002年考古发掘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年,第375―390页。

[28] 湖北省清江隔河岩考古队《湖北清江香炉石遗址的发掘》,《文物》1995年第9期。

[29] 渭南市文物旅游局《陕西澄城县柳泉村九沟西周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7年第2期。

[30] 周晓陆、同学猛《澄城出土西周玉质玺印初探》,《考古与文物》2017年第2期。

[3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198页。

[32] 李零《妇好墓“龙钮石器盖”、九沟西周墓“龙钮玉印”及其他》,《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9年第6期。

[33] 罗红侠、周晓《试论周原遗址出土的西周玺印》,《文物》1995年第12期。

[34] 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教研室《泗水尹家城》,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57页。

[35] 马良民、张守林《山东泗水尹家城出土封泥考略》,《考古》1997年第3期。

[36]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彪镇与琉璃阁》,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第40页。

[37] 田炜《古玺探研》,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10年,第36页。

[38] 陈寿荣《夏代有印初步设想》,《西泠艺报》第40期、41期。黄盛璋《我国印章的起源及其用途》,《中国文物报》1988年4月15日第3版。方磊、沈锡健《印章溯源》,《当代印学论文选》,第6―10页。徐畅《先秦玺印图说》,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26页。

[39] 于省吾《双剑誃古器物图录》,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127―132页。

何毓灵、岳占伟《论殷墟出土的三枚青铜印章及相关问题》,《考古》2012年第12期。马国权《古玺文字初探》,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第三届年会论文,1980年。温廷宽《印章的起源和形肖印》,《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12期。赵丛苍、小鹿《古代玺印》,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98年,第143页。曹锦炎《古代玺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8页。周晓陆《考古印史》,北京:中华书局,2020年,第282页。张锡瑛《中国古代玺印》,武汉:地质出版社,1995年,第6页。李东琬《玺印的起源及其发展概述》,《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古玺印选》,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序第7―26页。

[40] 沙孟海印学史》,上海书画出版社,2017年,第4。娄师白怎样制印》,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2年,第1―5页。罗叔子《印章的起源及其演变》,《江海学刊》1961年第7期。吴荣曾《中国古代玺印》,《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北京、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第673页。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456页。王人聪《中国玺印的起

源与发展》,《古玺印与古文字论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2000年,第5―25页。罗福颐、王人聪《印章概述》,香港:中华书局香港),1973年3页

[41] 王国维、胡平生、马月华简牍检署考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02

[42] 此观点由王人聪在《印学五题》中首次提出详见《中国古玺印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2000年,第7―14页。

[43] 温廷宽《印章的起源和形肖印》,《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12期。王志敏、闪淑华《中国的印章与篆刻》,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4页。张辛《论中国印玺的起源》,《文化的馈赠⸺汉学研究国际会议论文集(考古学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74―289页。马国权《古玺文字初探》,第3―6页。

[44] 蒋耀辉《“安阳三玺”与印玺起源》,《中国文物报》2004年3月12日第7版。王廷洽《中国印章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 4页。王人聪《中国玺印的起源与发展》,《古玺印与古文字论集》,第5―25页。

[45 ]赵丛苍、小鹿《古代玺印》,第136页。徐畅《先秦玺印图说》,第12页。

[46] 傅嘉仪《印的起源》,《全国首届篆刻学暨篆刻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1997年,第1―35页。周晓陆《考古印史》,第276页。

[47] 曹锦炎《古代玺印》,第3页。

[48] 周晓陆、路东之《秦封泥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年,第11页。

[49] 徐元诰、王树民、沈长云《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86页。

[50]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999―1000页。

[51] 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第456页。

[52] 马国权《古玺文字初探》,第3―6页。

[53] 蒋耀辉《“安阳三玺”与印玺起源》,《中国文物报》2004年3月12日第7版。

[54] 何毓灵、岳占伟《论殷墟出土的三枚青铜印章及相关问题》,《考古》2012年第12期。

[55] 李学勤《试说殷墟新出土的铜玺》,《中国书画》2004年第2期。

[56] 金夷、潘江《再论中国玺印的起源──兼说所谓商玺的真伪》,《考古与文物》1996年第1期。

[57] 李零《妇好墓“龙钮石器盖”、九沟西周墓“龙钮玉印”及其他》,《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9年第6期。

[58] 康殷《古图形玺印》,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1983年,前言第2―3页。

[59] 孙慰祖《封泥发现与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3页。

[60] 沙孟海《印学史》,第5―10页。徐畅《先秦玺印图说》,代序第9―13页。赵丛苍、小鹿《古代玺印》,第69―76页。

[61] 岳占伟、岳洪彬、刘煜等《殷墟陶范的施纹方法》,《考古学集刊18》,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200―210页。

[62] 李钟天《商代铸铜模范新探⸺以安阳孝民屯商代铸铜遗址出土泥模范为对象》,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9年,第49页。

[63] 周原考古队《周原庄李西周铸铜遗址2003与2004年春季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11年第2期。

[64] 王廷洽《中国印章史》,第22页。

[65] 李峰《青铜器和金文书体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第200页。

[66] 李零《妇好墓“龙钮石器盖”、九沟西周墓“龙钮玉印”及其他》,《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9年第6期。

[67] 李学勤《试说殷墟新出土的铜玺》,《中国书画2004年第2期。

[68]苟欢《侯马铜器的纹饰翻制工艺研究》,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22年,第30页。

[69] 张锡瑛《中国古代玺印》,第9页。

[70]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铸铜遗址》,第283―302页。

[71] 孙升《侯马出土陶范铸型表面处理技术初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28―36页。

[72] 李钟天《商代铸铜模范新探⸺以安阳孝民屯商代铸铜遗址出土泥模范为对象》,第57页。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