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也称磁器,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也是古人重要的生活器皿,上至皇家、下至百姓都离不开各式各样的瓷器。清朝作为我国古代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宫用瓷体现了独特的宫廷文化,也从侧面揭示了皇权的威严和等级的严格。让我们从后妃的“饭碗”这个独特视角,去一窥清宫瓷器的深厚内涵吧!
清代《宫中现行则例》中“铺宫”一项详细规定了后宫皇太后、皇后及嫔妃们配备日用瓷器的种类、颜色、图案、数量。可以看出身份决定着后妃们的规格待遇,不得有丝毫违制,体现着皇家的威严。
❖ 清宫后妃日常用瓷一览表
后妃日常用瓷主要包括瓷盘、瓷碟、瓷碗、瓷盅、瓷杯、渣斗、瓷缸、瓷罐,基本是饮食用具或盛储用具。清宫后妃内部的森严等级,就体现在这些碗碟杯盘之中。
以瓷器的图案、釉色来看,黄色是尊贵地位的象征,里外通体素黄的黄瓷等级最高,只有皇太后、皇后可用;其次为外黄内白的白里黄瓷,为皇贵妃专用;再次为黄底绿龙瓷,即在白里黄瓷的外黄间绘制了绿色龙纹,为贵妃、妃专用;再次为蓝底黄龙瓷,龙的纹饰是黄色,为嫔专用;然后为绿底紫龙瓷和五彩红龙瓷,分别是贵人、常在专用,瓷器上看不到一点黄色,只有龙纹还体现着皇家元素。至于各色瓷器,无关规制,在后宫中可以通用。
从配备瓷器的数量来看,自皇太后至常在,也是逐级递减。皇太后和皇后瓷器多达上千件,皇贵妃和贵妃也在百件以上,妃及以下则不足百件。
清宫后妃日常用瓷,其质量之精纯、造型之多样、色彩之艳丽、绘画之细腻、图案之丰富,都是民窑产品无法比拟的,代表着当时烧造工艺的最高水平。从现存的清宫后妃“饭碗”中,可以一览皇家的奢华气象。
❖ 清同治 黄釉暗刻海水云龙纹碗·故宫博物院藏
皇太后和皇后专用的黄瓷碗,自康熙至宣统历朝均有烧造。这件故宫博物院藏的同治朝黄釉碗,内外均施黄釉,外壁釉下暗刻海水江崖纹和二龙赶珠纹装饰。
❖ 清康熙 黄釉暗花云龙碗·山东博物馆藏
山东博物馆藏的这件皇贵妃专用的白里黄瓷碗,外壁为温馨柔和的暖调黄色釉,饰暗花云龙纹,内壁施白釉,素面皎洁。
❖ 清康熙 黄釉绿龙白里碗·山东博物馆藏
同样是山东博物馆藏品的黄釉绿龙白里碗,外壁施黄釉,饰绿彩二龙赶珠纹,内壁施白釉,底有双圈、青花楷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款。
❖ 清康熙 蓝地黄彩云龙纹瓷碗·重庆三峡博物馆藏
重庆三峡博物馆藏的蓝地黄彩云龙纹瓷碗,高6.6厘米、口径13.9厘米,外壁蓝釉,内壁白釉,蓝黄二色的撞色非常明艳。
❖ 清雍正 绿地紫彩海水云龙纹碗·故宫博物院藏
这件故宫博物院的藏品名为绿地紫彩海水云龙纹碗,高6.5厘米、口径15.1厘米、足径5.4厘米,外壁施绿釉,饰紫彩海水云龙纹,内壁施白釉。
❖ 清雍正 五彩龙凤碗·辽宁省博物馆藏
辽宁省博物馆藏的五彩龙凤碗,内外均施白釉,外壁绘二龙赶珠及双凤穿花纹,内底绘红龙,龙身周围满饰绿色火焰纹,碗口外沿有一圈五彩八宝、花卉、几何纹饰。
日用瓷器是易碰易碎的器物,破损更换是常有的事情。当后妃的“饭碗”损坏短缺时,由太监向内务府报领,内务府官员再及时奏请领取,给予添补。内务府库房广储司瓷库内有相应的储备,同时每年由江西景德镇御窑厂烧造解送以补充库存。宫中替换下来的不堪用瓷器,因不能随便使用又不能变卖,只能在宫中辟地敲碎掩埋。
❖ 广储司瓷库为烧造备用黄瓷碗等项咨行九江关监督事呈稿
清代的景德镇官窑在顺治年间即已开窑,康熙年间改前明“御器厂”为“御窑厂”,御窑厂的窑火断断续续,一直烧到清末宣统三年(1911年)。清代御窑厂烧造瓷器由官府出资,朝廷专门委派官员监造。按照清代典章制度规定,凡黄色彩釉、锥拱彩绘、五爪龙纹饰及足底书写帝王年号字款的瓷器,严禁民间烧造和使用,官窑烧造的瓷器无论是日用瓷、观赏瓷,还是祭祀用瓷,均专供皇家使用。
景德镇御窑每年为宫廷烧造的日用瓷器数量相当可观,但是并非所有烧造成器的官窑瓷器都能解送入宫。“所造之器出自窑火之中……火候之旺衰,视乎岁时之阴晴”,所以入窑之坯胎不仅不能按数成器,而且每一窑炉烧成的瓷器都有好有坏,只有上色瓷器才能呈入宫中。所谓“上色瓷器”,即每一窑炉烧成的瓷器中按质量的区分,质纯艺精、完美无暇者为上色瓷器,有瑕疵者为次色瓷器。精挑细选出的上色瓷器,有的年份也有万余件之多。
至于次色瓷器一般就地敲碎掩埋,后改为存贮窑厂,任其散失,直到雍正朝时才与上色瓷器一并呈进皇宫内务府,作为赏用或添补之用,或在崇文门变卖。乾隆七年(1742年)以后,次色瓷器不再解往京城,而是由督窑官负责按成本价值折减就地变卖出售,成为公开与民窑瓷器在市场上竟卖的商品。
官窑每年烧造瓷器没有定数,分为年例烧造和传办烧造。年例烧造就是每年按照朝廷制定的官样的品质、数量,从春季二三月开工陆续烧造的瓷器,清宫后妃的日常用瓷即属于此。传办瓷器就是内务府传谕督窑官按照皇帝的旨意烧造的瓷器,随时传谕、随时烧造、随时进呈,当清宫用瓷不敷所用而瓷库又已无备储时,则需要传办。
❖ 景德镇御窑厂今貌
官窑瓷器不仅集清代陶瓷艺术之精粹,而且创意出多种独特的施釉技术,创立了中国古陶瓷制造业的鼎盛时期,特别是雍、乾时期,官窑瓷器烧造工艺提升到至臻绝美的程度。所以清宫后妃们的“饭碗”不仅光洁、轻便、适用,而且釉彩、纹饰精美而细腻、庄重而典雅,在宫廷日常生活中备受推崇和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