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博取功名的途径,“终南捷径”早已为人所熟知。但其实在唐代,除了终南山这条著名的便道可以直达皇宫外,还有一条水路也可以直通禁苑,这便是“陆浑水路”。
历史的风云几经变幻,到了唐代,隐逸之风盛行,陆浑吸引了众多的文人士大夫来此隐居,形成了足以与终南山、嵩山媲美的隐逸文化圈。
唐朝国力强盛,疆域辽阔,政治开放,社会风气昂扬向上,士人们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远较前代强烈,这对隐逸文化造成了深刻影响。和前代相比,唐朝的隐逸群体表现出更多入世的特征,无论是李白式的由隐入仕,抑或王维式的亦隐亦仕、半隐半仕,这类“入世之隐”始终是不少的存在甚至占据主流。不同于出世之隐的超然物外,入世之隐对隐居环境必须做充分的评估,以期能够通过隐居快速地实现以退求进的目的。陆浑的地理、文化优势,使其成为唐代文人士大夫最重要的隐居地之一。
陆浑山水相映,居此能得景色之幽。山水文化和隐逸文化密不可分,魏晋以降,寄情山水差不多成了隐逸的代名词。唐代的山水诗代表人物中,如王维、孟浩然、綦勿潜、常建、裴迪、储光羲、丘为等,本身都有过或长或短的隐居经历。而王维的山水诗,可以说几乎都是在表现隐逸之志。所以,寻找一方山水佳境诗意地栖居,是文人士大夫选取隐居之地的题中之义。陆浑群山叠翠,一水中澈,境内有号称“九州之险”的三涂山(《左传·昭公四年》),有山峻水幽的九皋山,景色奇绝。宋之问有诗云:“春泉鸣大壑,皓月吐层岑”(宋之问《夜饮东亭》,东亭在南陆浑)、“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药行”(宋之问《陆浑山庄》)。祖咏有诗:“昼眺伊川曲,岩间霁色明。浅沙平有路,流水漫无声。浴鸟沿波聚,潜鱼触钓惊。更怜春岸绿,幽意满前楹”(祖咏《陆浑水亭》)。岑参也称“陆浑山下佳可赏”(岑参《送魏升卿擢第归东都,因怀魏校书、陆浑乔潭》)。可见陆浑的景色之好。
陆浑文化圈层次高,交游广,居此可得人力鼎助。陆浑文化圈是当时最顶级的文化圈之一。特别是从唐高宗建都洛阳到安史之乱前的上百年间,这里可以说是众星闪耀,群英荟萃。宋之问、杜甫、岑参在这里筑有山庄。元德秀是唐开元年间著名政治家、音乐家,时人誉以“琴台善政”,辞官后,隐居陆浑,传道授业,培养出了一批如萧颖士、李华、元结、李萼等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杜甫的忘年交,曾任玄宗、肃宗两朝宰相的房琯,出仕前与好友吕向在陆浑隐居达十年之久。吕向也是开元年间的政治家,同时也是当时著名的学者、书法家,与张说、贺知章等十八人号称上阳宫“食象亭十八学士”。李白曾在陆浑漫游。李白的叔父李清,隐居在陆浑五崖山,好友岑勋,隐居在陆浑鸣皋山。岑勋是《多宝塔感应碑》的碑文撰写者,也是李白《将进酒》中的岑夫子。后人关于《将进酒》的写作时间、地点一直有争议,根据李白的活动踪迹,陆浑也极有可能是这一著名诗篇的诞生地。迨至中唐,白居易隐居龙门香山,陆浑就成为他经常的出游之地。此外,唐德宗时期的宰相郑珣瑜出仕前也曾在陆浑隐居。有了这些人物的帮衬,陆浑就成为文人士大夫争相奔赴的理想隐居地。而陆浑又和嵩山山水相连,近在咫尺,两个文化圈同气连枝同声相应,更扩大了彼此的影响力。所以跻身这一文化圈,就等于获得了巨大的人脉资源,对获取功名无疑会有极大的好处。李白便是由曾经隐居嵩山的吴筠荐举才入朝为官的。岑参出仕也得到了杜甫的大力引荐。
陆浑历史文化资源厚重,陆浑的鸣皋山已成为文人士大夫的理想寄托。陆浑所在的伊河中游,历史悠久,上古为伊国、伊侯国,夏商为有莘之野,商相伊尹便出生在这里。周代为王畿之地,是《诗经》“周南”之风唱响的地方。“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诗经·小雅·鹤鸣》),鸣皋山(即九皋山)已成为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寄居地。李白、李颀、王昌龄等都有咏鸣皋的诗篇。“饮马伊水中,白云鸣皋上”“远映村更失,孤高鹤来傍”(李颀《望鸣皋山白云寄洛阳卢主簿》);“邈仙山之峻极兮,闻天籁之嘈嘈”“峰峥嵘以路绝,挂星辰于岩嶅”(李白《鸣皋歌送岑征君》);“忆昨鸣皋梦里还,手弄素月清潭间”“鸣皋微茫在何处,五崖峡水横樵路。身披翠云裘,袖拂紫烟去”(李白《鸣皋歌奉饯从翁清归五崖山居》)。在李白等人那里,鸣皋已不仅仅是一方栖居的山水胜境,更体现着诗人们不愿与俗流为伍的高尚情操,也寄托着诗人们要像鹤一样“不飞则已,一飞冲天”的理想抱负。
因为这些地理和文化优势,陆浑遂成为唐代和终南山、嵩山并立的三大隐居地之一,成为众多文人士大夫趋之以往谋取功名的理想所在。及至宋代,陆浑文化圈依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尹洙、范仲淹、文彦博、司马光、邵雍等都曾在这里活动过。程颐、程颢晚年更是隐居在鸣皋山下,开办“伊皋书院”,弘扬理学思想,著名的“程门立雪”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及至金代,诗人李俊民也长期在这里隐居。明清以降,随着隐逸文化的式微,特别是国家政治、文化中心的迁移,陆浑文化圈盛况不再,只有日夜不停的伊河水似还在诉说着当年的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