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四合院的更新设计

字号:T|T
2024-05-29 09:10 来源:城市建筑空间
图片

北京南锣鼓巷街区四合院改造背景

 

北京四合院在北京城的历史中不仅用来居住,而且是北京传统文化的载体。纵观四合院发展历史,北京四合院和胡同建造在明朝得到空前发展;清朝满汉分治,汉官依例移居城外,初期的胡同在地域上得到大范围扩张;1949年后大量外来人员涌入北京,四合院因私搭乱建逐渐演变成大杂院,胡同也因此变得狭小脏乱。郑孝燮先生曾说“四合院是中国建筑的细胞,是中国建筑的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提出将核心区内具有历史价值的地区规划纳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名单;同时要进一步挖掘具有文化底蕴和活力的历史场所,重新唤起对老北京的文化记忆,保持历史文化街区的生活延续性。

 

在具有历史文化保护意义的旧城改造中,南锣鼓巷已被划为北京市第一批老城历史文化街区(旧称历史文化保护区)。随着一代代人口叠加及人们不断提高的物质生活需求,对居住在南锣鼓巷街区四合院中的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提出巨大挑战。自2015年起,北京市东城区政府对南锣鼓巷街区雨儿胡同进行腾退改造,居民可通过“申请式腾退”外迁至保障性住房或留下来进行居住条件改善。

 

如何使历史文化街区四合院在新时代展现新的生活方式,同时解决四合院结构老化、基础设施缺失、建筑空间狭小等问题是设计团队在此次设计中的关注要点。

 

图片

更新改造项目概况

 

南锣鼓巷街区作为历史文化街区,其内建筑可分为四大类: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和其他建筑,其建筑分类和保护原则如表1所示。雨儿胡同东起南锣鼓巷,西至东不压桥胡同,全长433m,整体呈东西走向。据记载,雨儿胡同25~33号院原均属值年旗衙门,25,27号院是值年旗衙门附属的镖局,30号院是值年旗马圈、花房所在地,31号院是衙门办公地。除历史建筑外,胡同内的大多数传统风貌建筑由于年久失修状况不佳,此次设计的4号院和14号院就是其中的2处传统风貌建筑院落(见图1)。

 

表1 历史文化街区建筑分类及保护原则

图片

 

图片

图1 4号院和14号院所在区位

 

4号院和14号院作为雨儿胡同更新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之初,设计团队配合东城区规划管理部门及建设主管部门对院落进行全面细致的现状调研,根据每个院落的不同情况及未来使用定位设定相应的改造策略,一户一策。

 

4号院位于雨儿胡同东侧,靠近南锣鼓巷主街。院落为北入口,一进院院落,其中北房四开间,西房一开间,东房两开间,南房为平顶建筑。内院空间南北宽1.8m,东西长12.6m,呈“一”字形布局,亦称“窄院”。该院落为公有住房且原住居民已腾退。根据其院落格局及规划设计,其未来既可以家庭为单位租住,也可作为微型精品酒店或民宿。

 

14号院位于雨儿胡同中部,院落为北入口,坐北朝南,两进院院落布局,形制较规整,其中二进院北房为清末建筑。该院产权为公私混合院,原有部分居民已腾退,倒座房及二进院东西厢房有3户居民留住,亦称“杂院”。未来考虑将已腾退房屋作为短租民宿使用。

 

图片

现代生活模式影响下的传统四合院

更新改造策略

 

雨儿胡同4号院和14号院区别于传统四合院,两处院落并非严格意义下的规整四合院制式,对于传统四合院的改造更新不应机械地重复既有方式,而应根植于此时此地的现状条件进行设计。通过对相关有一定历史价值的建筑进行修缮,同时根据院落现状对于后期翻建房屋进行更新改造,以满足现代生活需要。

 

空间整合

 

秉承“言今朝而叙古意”的原则对传统四合院进行更新改造,即用现代设计的处理手法满足新的生活需要,同时保留并展现其原始而真实的历史信息,努力发现和寻找两处院落的独特性。

 

非传统院落尺度的空间更新

 

如表2所示,传统一进院落的面宽和进深的比例约为1∶2,4号院1∶5的院落比例明显偏窄;传统二进院院落的一进院较小,二进院院落面宽和进深的比例约为1∶1,而14号院的一进院比例约为1∶4,二进院落比例约为1∶1,由于居民自建房处理方式各方未达成一致,因此保留下来的自建房压缩了院落空间。

 

表2 4号院和14号院改造前后空间布局对比

图片

 

设计过程中拆除可拆除的居民自建房,恢复传统院落格局。区别于简单的传统院落修缮,考虑到未来院落将作为微型酒店使用,对4号院院落空间进行拆分削减,可分为5套居室加1间公共空间,即“1+5”的布局模式,由此利用老四合院建筑既最大程度保留5间不同规格的客房以满足不同来访客群的需要,同时将原有加建建筑布置为共享洗衣、就餐等公共活动区域,充分应和现代所提倡的“共享”理念(见图2)。

 

 

图片
图片

图2 4号院改造平面布置方案

 

保留北、东、西房坡屋顶建筑的屋顶和檐口,拆除并重建南侧原建于20世纪90年代的平顶建筑,将其东西两侧2m×2m的空间还原为2个室外空间,以增加院落开合层次,并提升东、西厢房的采光条件。虽然减少了可利用的建筑面积,但丰富了原本的院落空间,使其更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

 

四合院院落尺度不宜过大,14号院檐口高度约3m,院落宽度4~5m是合理的尺度,努力做到空间开合有度,尺度舒适宜人。14号院因有居民留住,相较4号院修缮灵活度低。拆除一进院北、东、南侧部分居民自建房后,只在一进院南侧复建三开间的坡屋顶建筑,建筑西侧仍保留居民活动空间。院落主要特征在于二进院北房为清末建筑,根据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原则,为突显院落的礼仪秩序,烘托出大气、稳重的古建筑美,设计中恢复原封闭在室内的半室外门廊,形成室内外过渡空间,在形制上将有外廊的北房作为正房(见图3)。

 

 

图片

图3 恢复的半室外门廊

 

院落空间与历史物件

 

院落拆改过程中发现4号院有1口枯井半掩于西房墙基下,这口井在乾隆时期院落图中亦有迹可循,可谓天然景观。对于古井的处理主要有3种方式:(1)掩埋在建筑下方,按原样维护;(2)以围栏遮蔽,保证安全距离;(3)作为院落景观加以保护。

 

笔者认为四合院的更新最重要的是对其历史文化的挖掘,因此选择第3种方式对这口井进行保护并作为院落空间焦点,因势利导用玻璃覆盖井口,周边砌以毛石,并辅以景观照明,井边种1株海棠,以砾石铺设地面,使古井自然呈现,院落也因此得名“乾井院”。古井南侧背景墙面上部的通风窗采用花瓦隔断,窗下植以海棠,营造“半掩古井、一株海棠”的意境(见图4)。

 

图片
图片

图4 古井改造前后对比

 

微循环更新

 

微循环的修缮原则是对传统建筑不再进行大规模的更新和拆除,而是针对损毁严重或居住环境较恶劣的院落,在保持既定基本格局和传统风貌的前提下,进行针对性的局部更新,拓展使用功能。

 

“有机更新理论”为微循环改造的理论基础,始于吴良镛院士通过多年城市历史理论研究提出的对旧城改造的思想方式,以求通过“小而灵活”的改造方式达到逐步更新的目的。

 

两处院落的屋顶合瓦品质上佳,在设计中予以保留。立面门窗多为现代铝合金浅白色造型,与传统风貌大相径庭。传统四合院由于其材料和工艺的限制不能较大面积开窗,门窗采光窗洞早期多以白纸裱糊窗棂,小开间大进深的格局造成室内采光通风不佳。

 

随着技术发展,门窗处理基于传统的分格形式更适用于现代生活的采光、通风及保温需要。在两组院落的修缮过程中,摒弃繁冗的传统镂花元素,并未采用“一麻五灰”的传统门窗做法,而是采用大面积开窗。

 

建筑材料选择遵循适度原则,沿用老砖旧瓦。门窗采用松木碳化拉筋处理,凸显木质自然纹理,颜色处理上选择哑光深栗色系,呈现适度暖色,古朴自然又不失现代感的简洁立面得以呈现(见图5)。整体立面的节奏变化使建筑仍具有传统建筑虚实关系,在建筑的室内外空间上实现建筑到环境的过渡,室内不仅可获得充足的阳光,更可欣赏到四时景异的静谧风光。

 

4号院新建南房则采用留白手法,考虑到院落南北两侧建筑间距不足2m,若南侧仍采用传统房间布局,南北两侧将形成对视,因此采用落地大玻璃窗,采用尽可能小的框料弱化新建筑的体量和形式感,与北房老建筑之间形成虚实对比,表达《园冶》中所描述的“轩楹高爽,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之境。南房2cm高的室内外高差,消隐了传统建筑的台明,使北房传统立面得以突出。作为公共空间的南房实际上也扮演着“合院”交流的核心角色,大玻璃窗也使院落空间得以延伸,拥有更大的自由度,拓展室内空间的同时融入院落空间,充分提炼出小尺度院落的舒适感(见图6)。

 

图片

图5 改造后的建筑外立面及门窗

 

图片

图6 4号院新建南房门窗改造

 

14号院二进院北房为清代建筑,北侧墙面年久失修,用老砖丝缝砌筑,馒头顶的墙帽也经过翻新。虽然是用老砖新砌,但老墙砖经过细致筛选,使新砌筑的墙面也颇有古意(见图7)。北墙北侧新建三开间房屋,这道北墙作为新旧2个建筑的隔墙,一道墙面从室外延续到室内,西侧作为院落背景墙展现在室外,东侧在室内作为背景墙展示出来,使传统风貌在室内得以呈现。

 

 

图片
图片

图7 14号院二进院北房墙面改造

 

考虑到居民日常生活需要,保留并修缮了藤萝架(见图8),添置座椅并加植刺槐。尽最大可能保留房屋原有构件,保留老院落古朴的风貌和自然的生长状态。风化的墙面局部掏砌,最大程度保留老建筑原有构件(见图9)。

 

图片

图8 保留并修缮的藤萝架

 

图片

图9 局部掏砌的风化墙面

 

室内空间拆除原有石膏板吊顶,露出传统屋架。暗藏的灯带烘托出传统木构架的原始美感,为生活居住提供特有的空间感受。一青一白的墙面彰显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对比。同时,为保证地暖在冬季发挥良好作用又不失室内空间的沉稳,在地面铺装上选择仿金砖材质的地砖铺地;灯具造型简洁,适用于现代生活的需要。改造后室内空间如图10所示。

 

 

图片

图1 0 室内空间改造

 

院落景观——回归自然质朴的环境

 

四合院的灵魂在于“院”,随着院落被整理出更多的公共空间,两处院落通过地面铺装方向和材料变化界定院落范围。手工蓝机砖铺地砌墙,整体院落呈现灰蓝色基调。地面铺装方向强调院落纵深的空间美感,砖与砖之间留10mm砖缝,暗藏线性排水沟,同时在砖缝内植撒结缕草草籽,营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意境。

 

为保证胡同公共空间干净整洁,采取电箱入院措施。以4号院为例,由于入口门道空间狭窄,若新增电箱会导致院门无法开启。因此将现状墙体局部挖槽,使电箱嵌入墙内,电箱门以深灰色格栅装饰。

 

4号院东墙的北海道黄杨以清新的姿态成为院落纵深方向对景,给人以自然清静的质感。线性排水沟及暗藏式井盖设置遵循铺装方向,最大程度减少对胡同风貌的影响。狭窄的“一”字形院落,本非传统四合院院落空间尺度,经过悉心营造,方寸之间自有天地,少一分堆砌就会多出几分意境(见图11)。

 

图片

图1 1 改造后的4号院院落景观

 

14号院一进院内有株石榴树,据传为清末时期宫女从宫中带出插秧于此,盛夏葱绿,秋日金黄。一进院西侧保留修缮了原来的葡萄架,并在东墙种植爬墙虎。老石榴树和老椿树树池原位保留修葺,在二进院门道前种植槐树,树下设有座椅,夏日可借树乘凉,也是对传统四合院生活的呼应(见图12)。

 

 

图片

图1 2 14号院院落景观改造平面

 

图片

结语

 

千百年的积淀留下底蕴深厚、独一无二的北京城。此次设计是众多院落改造实践中的一个片段,具有基于院落本身的细致思考,为之后的实践做准备。基于“发现-挖掘-呈现”理念,整旧如旧也并非简单的恢复旧貌,对于一直保持居住功能的“大杂院”而言,更多是保留其真实的历史记忆和传统风貌,真实的历史记忆即不同时代居住者延续至今鲜活的生活史,而传统风貌则是容纳历史记忆并持续激发这些生活场景的空间形态。通过此次改造实践,总结如下3点先进性。

 

1)历史保护与更新方式变不利为有利四合院的改造对于设计师始终是一项挑战,融汇对历史的解读和对于生活各种印记的梳理、筛选、提炼及调整,既要保留、恢复并提升传统建筑风貌,又要让被私搭乱建破坏的院落空间及被时间侵蚀磨损的建筑构件以新的方式呈现。4号院本身作为窄院,其空间尺度较差,但充分利用小院安静的尺度,也能打造“三尺阳光院,七分慢生活”的生活场景。既有文脉和生活的传承,又有对新的舒适宜人生活需求的补充和完善。运用“微循环”的方式对南锣鼓巷地区进行的环境整治和建筑更新,不但能有效保护街区历史风貌,更使留住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2)各方共同参与的重要性此次改造的成功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过程。从前期城市规划师的上位指导,到设计师与政府部门的共同调研及相关政策支持,再到留住居民的积极配合,社会各方均参与改造设计的全过程,综合各方意见形成更新改造方案,最终呈现各方满意的成果。此次所做的保护整饬工作不是简单技术上的房屋整饬,而是对老北京四合院文化情怀的保护和美好现代生活的展现。

 

3)可操作性强此次整治提升工作通过“微循环”的修缮方式,以及对老城中胡同文化内涵的挖掘,平衡现代生活与传统形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性化与历史文化之间的矛盾;同时具有一定的可复制性,既让胡同里的老街坊再现古都风貌,又让胡同居民过上更舒适的现代生活。胡同生活的恬淡和宁静得以重现,亦是老城和老城居民的共同福祉。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