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英国为什么一定要去丘吉尔庄园?

字号:T|T
2024-05-10 21:01 来源:世界知识画报

布伦海姆宫(Blenheim Palace,也称丘吉尔庄园)位于牛津郡伍德斯托克镇,是英国园林的经典之作,也是英国唯一一座非教会或王室所有、却被冠以宫殿之名的建筑。

1704年8月13日,英国军队在初代马尔博罗公爵约翰·丘吉尔的指挥下,与奥地利、荷兰组成联军,在多瑙河北岸布伦海姆村附近以少胜多大败法国和巴伐利亚组成的联军,取得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决定性的胜利,一举摆脱来自法国的军事威胁。为表彰公爵的功勋,安妮女王下令在伍德斯托克为他修建一座府邸作为赏赐,命名为布伦海姆宫。

图片
布伦海姆宫是18世纪王宫建筑的杰出典范

布伦海姆宫于1705年动工,由天才建筑师约翰·范布勒主持设计。宫殿主体占地约2.8万平方米,总面积超过8.5平方公里。穿过锻铁大门,笔直的车道直通中庭,公爵的平生功绩沿着宫殿轴线展开:整齐的榆树移栽自战场;41米高的胜利纪念柱顶端的巨大雕像俯瞰着庭院;凯旋门上铭刻着颂词“他安抚民众的功劳胜过奥古斯都”;入口处的门楣上雕刻着英国的拟人形象:身披盔甲、手持盾牌和三叉戟的女子不列颠尼亚;象征英国的石狮正吞食象征法国的高卢雄鸡;大厅的天顶壁画按照战争顺序展开,叙述恢宏的胜利,昭示和平的到来。“太阳王”路易十四的半身像也放置于此,被迫观赏征服者的战利品。室内还陈设有各种艺术收藏及珍贵文物,矗立在图书馆尽头的管风琴据说是欧洲私人收藏的最大的管风琴……布伦海姆宫不仅是一座府邸,更被视为国家胜利的纪念,反映了雄厚的实力和鼎盛的文明。

图片
穿过锻铁大门,一条笔直的大道通向布伦海姆宫主体宫殿。

图片

图片
布伦海姆宫主楼内长长的拱形走廊一直延伸到大厅的南北两边,室内陈设着家族油画、壁毯及各种装饰摆件,每一件都出自名家之手。

然而,布伦海姆宫的修建并非一帆风顺,资金的批示含糊其词,建筑师与公爵夫人关于设计、品位和预算的争执贯穿始终,公爵远征海外捷报频传时朝中政敌频繁攻讦(jié),女王与公爵夫人关系恶化,最终切断一切财政支持,以至于一度拖欠大笔工匠酬金,公爵夫妇不得不自掏腰包。而在公爵1722年去世时宫殿也未全部竣工。1744年,公爵夫人离世,夫妻合葬在宫殿礼拜堂下方的墓穴中,此后历任公爵夫妇都长眠于此。

随后的岁月里,多名设计大师参与了宫殿的改扩建。1764年,人称“万能布朗”的兰斯洛特·布朗增加了地形起伏的设计,在格利姆河上游用水坝拦截水域,形成壮美的瀑布和湖泊,让宫殿、花园与周围自然景观协调一致,布伦海姆宫也因此获赞“自然主义的凡尔赛宫”。20世纪初,第9代马尔博罗公爵延请法国园林设计师阿希尔·迪歇纳在宫殿东西两翼增添了梯田式花园。喷泉、雕塑和装饰墙错落有致地散布在水景园内,中间是喷泉组成的小型阶梯式瀑布,流水潺潺,充满动感之美。英国浪漫主义的自然风光、法国巴洛克式塔楼、希腊科林斯式柱廊、意大利式花园齐聚于此,不拘一格的风格和谐交织,美不胜收。

图片
布朗的设计让宫殿、花园与周围自然景观协调一致。

1874年,未来的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布伦海姆宫诞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位马尔博罗家族成员再次挽救国家于水火,宫殿也被用作军情五处的基地。在他出生的套间里,设有关于丘吉尔生平的永久性展览,历史爱好者可在此探寻他不凡的一生。

这座为纪念国家英雄而建造的宫殿园林,呼应着英国浪漫主义运动开端的折中主义、回归民族根源和对自然的热爱,对国内外的建筑和空间组织都产生了重大影响。1987年,布伦海姆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