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彦 | 从古籍插图中发现古人的生活
字号:T|T
2024-05-09 16:10 来源: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过去说“河出图,洛出书”,《通志》也提到“古之学者为学有要,置图于左,置书于右”。其实图文并茂一直是我们古人编书时的传统,且近年来对版画和插图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
公认最早的古籍是简帛。如在长沙子弹库出土《人物御龙图》,就已经用图去展示想表达的内容。特别是存世的许多古代岩画和洞窟里相关的壁画,实际上也是以图来表示内容的一种方式。国家图书馆藏古籍的“四大专藏”中的《敦煌遗书》,里面就有数量不少的图,比如《佛名经》里就展示了不同佛的模样。又如,现藏于英国国家图书馆的咸通九年(868年)《金刚经》,可以看出当时的雕版印刷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图中不光有人物形象、背光,还有场景、服饰等。
另外,各时期古籍中版画的题材非常丰富。比如《三礼图》和《五服图解》,就明确记载了不同场合适用什么样的服饰,这也是我们了解古人生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又如,在古代的音乐文献中,如《尚书图》《琴谱合璧》等,里面不仅有文字记载还有插图配合,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古代人的音乐器具、名物制度等。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做“中国古籍图典资源库”项目仅仅是用了其中的一部分,但还有很多值得发掘的内容以及更多的研究、利用前景和空间。
除汉文古籍外,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的插图也是非常丰富的。如西夏文的《现在贤劫千佛名经》,内容除反映了西夏时期佛教在当地的传播情况外,还包含了一幅《西夏译经图》,形象地描绘了西夏译经的译场列位,以及皇太后、皇帝重视译经、亲临译场的生动情景,对于图中的人物及其列位,也值得进一步研究。
《凌烟阁功臣图》把唐朝的24位重要的功臣,用线描的方式呈现出来。其实当时这些功臣长什么样,我们现在谁也不知道。但有了这些图至少有了这些人物各自的特点,能让我们对他们建立一个基本的概念。
国家图书馆藏蒙古时期平阳刻本《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中,为每个药附一个图,还有对药物药性的描述,目的是保证取药准确。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个刻本来挖掘一些现在可能失传的药。
宋版《忘忧清乐集》里记载了最早的十九道围棋。围棋史研究者过去普遍认为南北朝以前,中国围棋的棋艺水平只有十七道。但宋本《忘忧清乐集》中的《孙策诏吕范弈棋局面》是十九道。这个重要的记载给围棋史研究者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当年陈毅总理还让国家图书馆修复室的师傅做了一个复制件,把它送给了日本友人,就是为了以正视听。另外,在版画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坐隐先生精订捷径奕谱》,六版连成一幅下围棋的画面为徽派版画上乘之作,反映了主人理想中的隐逸生活,作者汪廷讷与儒释道三家在园林里面下围棋,画中的山石、器具、座椅,以及人物服饰都有不同的特点,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场景,也可以用作图像的复原。
明代内府刻本《赐号太和先生像赞》,高76厘米,宽55.5厘米,开本比《永乐大典》还大,是国家图书馆馆藏中开本最大的古籍。书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以图的形式来表现,因为明代的皇上信道,所以书中有很多跟道教有关的事,内容比较有趣。书中反映明代宫廷生活的很多内容如果能做相关的加工,也是很有价值的资料。
我们国家是一个农业大国,古籍中跟农业有关的东西也非常多。《农政全书》《耕织图》都从各个方面反映了古人的农耕生活。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北京民间风俗百图》中也体现了当年京城市井生活的全貌,比如剃头图中就详细展示了剃头用的工具、挑子、箱子以及人物服饰等。
《十竹斋画谱》里对各种的植物反映得十分丰富、详细。《程氏墨苑》是中国明代墨模雕刻图谱集,它是在墨上呈现图案,跟现在的应用有点类似。《芥子园画传》中单独有一卷就是把各种花、草等元素切分开来,教你怎么画画的,这个已经和我们现在的这种切分有点类似,就让大家通过一个局部去了解,然后再把局部整合在一起,这是学习绘画的一个重要方式。国家图书馆曾就《芥子园画传》中的元素做了很多文创,包括杯子、藏书票、贺卡、笔记本、帆布包等,可以看出,这种对古籍元素的应用前景是非常广泛的。
刚才播放的“中国古籍图典资源库”的介绍片,里面国家典籍博物馆的大门也是来源于我们馆藏《永乐大典》的一幅插图。当时在设计大门的时候,铜雕大师朱炳仁设计了几幅都不满意。后来见到《永乐大典》的插图得到灵感,他以此为蓝本设计了典籍博物馆的大门。这是现实生活中对古籍元素活化利用的一个经典案例。
“中国古籍图典资源库”对古籍中的图像资源进行标引、分类,结合需求,让这些古籍图像资源在日常生活、在文创中运用活化成为可能。这些来源于古人生活的图像,通过这样的活化利用,进入当代人的生活,不仅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更能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落脚点”,让古籍中的内涵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一部分,这样传统文化才能真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