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博物馆开展公益鉴定咨询服务正当时

字号:T|T
2024-05-07 19:30 来源:文物之声

根据《国家文物局关于开展常态化公益性文物鉴定咨询服务的通知》精神,开展常态化公益性文物鉴定咨询服务是构建多层次文物鉴定服务格局、保障人民群众文物收藏鉴赏基本权益、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文物收藏理念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加强国有文博机构公共服务和社会教育功能、优化文物知识传播服务体系的重要抓手。作为湖北省指定的文物鉴定咨询服务机构,湖北省博物馆积极响应文件精神,面向社会灵活开展公益鉴定咨询服务,不断增强服务影响力。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武汉樱花盛开之时,湖北省博物馆鉴定服务部赴恩施开展了2024年度第一次公益鉴定服务,也是一次特殊的公益服务,启动了本年度以公益鉴定为核心业务之一的工作新篇章。

图片

 

前因

根据国家和湖北省相关通知要求,湖北省博物馆每年需开展不少于5场集中性公益性文物鉴定咨询服务活动。《湖北省博物馆2024年工作要点》也明确列出“开展社会文物公益鉴定,满足社会需求”。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一家非文博行业的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委托湖北省博物馆提供公益鉴定服务。应政策及自身发展需求,也为了让文物藏品得到妥善保管和保护,鉴定服务部积极接受了本次公益鉴定委托。

 

过程

本次公益鉴定与以往针对民间藏家的公益鉴定活动有所不同,鉴定委托方为非文博行业的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委托的基础诉求是摸清家底、科学保护。因此鉴定服务部提供了更加规范、完整的鉴定服务,共分五步完成了本次鉴定。

 

第一步——提前准备。根据委托方单位性质及藏品类别,鉴定服务部专家提前翻阅了恩施地区地方历史、名人传记等相关资料,做到“心中有数”,以确保在鉴定过程中能够准确鉴别地方特色较强的藏品,深入挖掘藏品的内涵价值。

 

第二步——逐一鉴定。专家团队从武汉赶赴恩施,在地方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下,现场开封存箱,对104件/套(实际175件)书画、碑帖等藏品进行了逐一鉴定,明确每件藏品的真伪、类别、内容、款识、价值,基本摸清了家底。

 

第三步——科学分类。为了便于日后保护研究,专家根据藏品的价值和保存状态将其分为四个类别:一类藏品为保存较好,历史价值、艺术价值较高的珍贵藏品,共30件/套(实际58件),如王梦白设色画、吴昌硕书法扇面、樊增祥书法等;二类藏品为保存较好,但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不够突出的一般藏品,共19件/套(实际53件),包括樊遵厚书法四条屏、陈启霄书法对联、淳化阁发帖等;三类藏品为未成组、保存较差的残件藏品,共50件/套;四类藏品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当代藏品,共5件/套(实际14件)。

 

第四步——定名建档。藏品定名和登记建档,是科学管理的基本要求。根据专家的定名及指导,帮助委托单位建立了藏品分类清单,标注序号、名称、实际数量、内容备注等相关项,并对每件藏品进行拍照存档。

 

第五步——整理保存。鉴定、建档完成后,专家亲手将藏品包装好,按照之前的分类分别封存。根据纸质藏品的特性,专家在今后的保存环境、包装材料和方式、安全保卫等方面给予了一定指导,如要求委托单位购置樟木箱,清洁箱内,用无酸纸一张张隔开,以保障藏品分类存放的空间安全充足;残件藏品应将所有碎片集中保存,不得随意丢弃,便于后续进行修复;注意保存环境的温湿度和光照强度,延缓纸质文物老化;用樟脑丸等做好防虫;加强安保和消防,制定健全的安消防制度,补齐安消防、防雷设施等。

 

成果

本次公益鉴定服务,不仅为委托方提供了专业的鉴定意见,也对后续藏品保护给出了科学的指导建议:

 

一是明确藏品内涵价值。因对藏品缺少了解,委托单位只能将藏品收于箱中,闲置多年。本次鉴定明确了每一件藏品的作者、内容、价值,帮助委托单位对藏品有了基本了解,为其后续开展保护和利用提供了依据。

 

二是协助进行科学管理。因委托方对藏品的保护要求和管理流程了解不深,专家在现场对藏品进行分级分类、藏品定名、建立分类清单、分类封存保护,协助收藏单位走上藏品科学管理的正轨。

 

三是献策藏品保护利用。本次鉴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委托单位记录藏品的基本信息,初步了解藏品的内涵价值。除此之外,未来如何加强藏品的保护和利用,专家也给出了专业意见:首先,建议开展文物藏品定级工作,建立藏品档案,向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登记备案。珍贵文物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重点保护;其次,部分破损较严重的藏品,不能放任劣化变质的继续发展,应尽快委托专业机构进行修复;最后,合理利用是发挥藏品价值的有效途径。可进一步挖掘藏品的内涵价值,策划主题展览,或以借出的形式参与展示及相关教育活动。

 

意义

湖北省博物馆鉴定服务部的恩施公益鉴定之行,不仅为委托单位提供了帮助,对自身来说也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尝试。

 

全新部门的新开始。湖北省博物馆鉴定服务部的前身是湖北省文物交流信息中心藏品保管部、社会文物鉴定部,已具备多年开展公益鉴定活动的经验。本次恩施公益鉴定是湖北省文物交流信息中心并入湖北省博物馆之后第一次公益鉴定工作,是全新的开始。

 

公益鉴定的新拓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博机构定期开展面向民间文物收藏者的公益鉴定活动,形成了公益鉴定常态。在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的要求下,湖北省博物馆每年需开展不少于5场公益鉴定咨询服务活动,如何提高鉴定服务质量、创新服务形式、在公益鉴定方面领先全国是湖北省博物馆鉴定服务部自成立以来努力探索的课题。本次公益鉴定在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上都有了新的拓展和创新,为今后的公益鉴定工作创建了新模板,公益服务正朝着全面覆盖态势发展。

 

鉴定意义的新体会。通过本次鉴定发现,除了民间藏家,文博行业以外的国有文物收藏单位也是急需开展藏品鉴定、普及文物保护知识的对象。不断加深公益鉴定的广度,提升公益鉴定的频率,才能让更多文物得到及时的保护,让鉴定工作更有意义。

 

专业技术的新提升。通过对此批藏品的鉴定,湖北省博物馆鉴定服务部鉴定专家加强了对恩施地区历史文化名人的了解,在书画鉴定专业技术方面也有了新的提升。青年鉴定人员在旁记录鉴定过程及结果,学习书画鉴定知识,亦积累了宝贵的现场鉴定经验。

 

公益鉴定的发展时间尚短,还未形成健全的政策机制,但常态化、多样化、规范化却是各地文博机构共同奋斗的目标。在今后的工作中,尤其是“5·18”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重要节点,湖北省博物馆鉴定服务部将以公益鉴定常态化为基本要求,不断探索和创新多样化咨询机制,加强公益鉴定制度建设,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好的公益服务。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