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以下简称“三峡博物馆”)现藏古琴48张,自唐以下年代序列完整、精品迭出、弥足珍贵。为充分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2015年以来,三峡博物馆全面开展“古琴新声”系列教育项目,通过古琴教育课程、专题讲座、音乐会、培训班等多渠道传播古琴文化,塑造古琴教育文化品牌。
历时8年,三峡博物馆在“古琴新声”文化品牌塑造上已形成较为丰厚的积淀,为持续性、拓展性、常态化地开展古琴文化系列教育实践打下良好基础。“古琴新声”系列教育项目结合馆藏古琴资源及古琴大展,面向广大公众推出主题课程、专题讲座、音乐会、培训班等教育活动。通过对古琴、编钟文物的赏析与探究,让观众感受文人雅兴、礼乐文化、巴渝文化等多元内容既碰撞又融合的文化多样性和包容性,从而提升核心素养,增强文化自信。
面向全年龄段开设教育课程。自“古琴新声”系列教育项目创设以来,三峡博物馆面向少年儿童和成人观众分别开设了主题鲜明、针对性强、反响良好的系列课程。面向少年儿童、亲子家庭推出《重阳·绘画·古琴》《垂髫雅集》教育课程、《一见钟琴》云直播课程;面向成人推出《古琴基础》《指法练习》《古琴赏析》等课程。将馆藏唐代襄琴、宋代松石间意琴、明代和清代的松风琴等重点文物进行生动阐释,引导观众领略古琴独特的艺术魅力,并在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中激发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之情。
宋代“松石间意”琴
邀请古琴名家开设专题讲座。系列专题讲座融合艺术学、考古学、历史学等多学科视角,先后邀请金蔚、马维衡、王建欣等多位古琴名家来到三峡博物馆,面向社会大众开展《浅谈古琴音色的审美》《荷兰汉学家高罗佩的琴学研究》《一见“钟琴”——从宫廷礼乐到文人雅兴》等系列专题讲座,同时还辅以线上直播进一步扩大覆盖面。
举办沉浸式古琴音乐会。在元旦、中秋、国庆等重要节日和重要展览开幕等节点,面向社会公众相继推出“丝弦古韵合奏迎新”“月印中和”“清秋雅韵”“礼赞新中国·讴歌新时代”“金刚坡下山水清音——傅抱石画意琴韵清赏会”“鸿雁来宾——徐悲鸿抗战时期绘画作品展古琴音乐会”等节目。除大型音乐会外,三峡博物馆结合传统节令,每月推出小型雅集和线上音乐会,其中“一见钟琴”线上音乐会吸引60多万观众进入直播间聆听古典雅乐。为进一步扩大古琴文化的传播面,三峡博物馆还与腾讯合作,录制了“古琴新声”音乐专辑,观众可以通过QQ音乐等网络音乐平台赏析、下载古琴音乐。
"月印中和"古琴雅
常态化开展古琴培训。为了更好地传承古琴文化,三峡博物馆已持续8年举办古琴培训班,先后培养学员12160人次。年均开设古琴培训班30班次,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开设启蒙班、初级班、中级班,让参与学员在理论探究、指法练习、琴曲弹奏等技艺实践中学习专业知识,掌握古琴弹奏的基本技法,进一步领略古琴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古琴新声”系列教育活动积极采用“互联网+博物馆”的方式,通过官方微信发布活动信息、直播链接、回顾分享以及展览语音导览,线上线下相结合,为观众提供线上学习资源,让观众能够多维度参与“看琴、听琴、弹琴、话琴”的各个过程。
“古琴新声”系列教育项目自2015年起至今已累计开展1616场,惠及线上线下受众超688万人次,以生动的形式掀起国潮新风尚,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让古琴艺术走进大众日常生活,充实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