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廉政|官员选任回避制度举例
字号:T|T
2024-04-18 15:53 来源:皇史宬
2016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谈及家风问题时引用了一句清代官场关于回避的谚语“莫用三爷,废职亡家”,这里的“三爷”指的是三类关系密切的至亲:“子为少爷,婿为姑爷,妻兄弟为舅爷”,即儿子、女婿和妻兄弟。意思是告诫当时的为官者,这三种关系的人在选官时要注意回避,不可任用,否则可能会遭致撤职罢官的后果。
回避制度,是我国古代在选任官员过程中为了避免特定关系的官员之间请托徇情而制定的一项人事制度,其目的是为了防止相关官员之间形成利益勾连和徇私舞弊。回避制度起源于汉代,在唐宋时期得到发展,至明清两朝更加完备。
❖ 元青绸缀纳纱二方补绣鹭鸶补服·故宫博物院藏
清制,在官员铨选时要执行回避制度,大致有地域关系回避(原籍、寄籍等)和社会关系回避(亲属、师生等)等几种情况。吏部(文职)、兵部(武职)和地方督抚大员们对所推荐的候选官员,都要仔细检核是否有需回避的情况并予以解决。高级官员对下属官员也负有回避检查的责任,还会直接向皇帝汇报请示自己或下属的需回避事项,由皇帝亲自定夺或转给相关衙门议奏。同时,清廷也严令各级官员对需回避事项主动、如实报告,对违反回避规定的官员予以惩诫。
在京官员,自各部院尚书、侍郎以下,小京官以上,无论满、汉官员,嫡亲祖孙父子伯叔兄弟若在同一个衙门任职,则须回避,另补其他衙门相当之缺。外姻亲属中,若与母亲一方的父亲及兄弟、妻子的父亲及兄弟、自己的女婿和嫡甥等在同一衙门任职,亦应回避,但如果同属于司官(主要指六部内比堂官低一级的官员),则可以不用回避。亲属回避的原则大体上是官小者回避官高者,候补官回避现任官。如果官职相同,则令后任者回避,如果官职相同又是祖孙或父子关系,则令幼辈回避。
如嘉庆十九年(1814年)闰二月初四日,托津奏报奉旨管理理藩院事务,但理藩院实缺员外郎策明是自己的女婿,有碍将来题升及京察等事务,特请旨按例回避并将策明调补六部员外郎。
❖ 大学士管理理藩院事务托津奏请理藩院员外郎策明照例回避调补事奏折
督抚以下至佐贰杂职,均不得在本省为官,且不得在距其原籍五百里以内地方任职,惟各级教职官可任用本省之人,但需要回避本府。此外,如有人因迁居他省长期寄籍,本籍和寄籍均应回避。如光绪时进一步规定:现任官员其属民中如有五服以内亲族寄籍,又“系属聚族而居业已成村者,应令回避”。督抚以下、知县以上官员及佐贰官,有上下级关系的职官,若有师生关系亦须回避。
相比回避本籍、寄籍及师生关系,亲族回避的情况更为复杂。有姻亲关系的,除与京官回避制度相同的以外,往往根据任官职权的大小,来决定回避制度的轻重。如康熙十年(1671年)规定“外官有关系刑名钱谷、考核纠参者,不分远近,系族中均令官小者回避”。
如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十月十八日,新补授福建巡抚庄有恭因胞弟庄有仪时任省内建宁府浦城县知县,向乾隆帝奏请照例回避。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闽浙总督苏昌依据“所属官员内如有应行回避者,总督所辖之邻省准其酌量改调”,奏请将庄有仪与浙江绍兴府嵊县知县刘秉钧对调,经吏部议奏后获得乾隆帝允准。
❖ 福建巡抚庄有恭为胞弟现任浦城县知县系臣属员例应回避事奏折(局部)
再如嘉庆四年二月二十日,河南巡抚倭什布题报:济源县知县何荇芳为现任按察使瑚图礼前任乾隆六十年乙卯恩科会试副考官时取中的进士,应按师生关系例行回避。
❖ 河南巡抚倭什布为济源县知县何荇芳与按察使为师生例应回避事题本(局部)
道光十年(1830年)十二月十九日,两广总督李鸿宾等奏:广东高州府知府怡良系广东藩司桂良堂弟,同时该员与广西巡抚苏成额、江西藩司岳良均系堂兄弟关系,为此按例请旨回避。道光十一年二月初一日内阁奉上谕:“苏成额现已调任湖南,该员无庸回避广西,著该督等仍于广西省实缺知府内酌拣一员与怡良对调。钦此。”
❖ 两广总督李鸿宾等为高州府知府怡良系藩司桂良堂弟例应回避事奏折
同官员铨选一样,科举也有相应的回避制度,且屡有新规,渐趋严格。《钦定科场条例》通过现行事例、例案的方式较为详细地规定了科举中应行回避的诸多事项。
如清初规定:凡乡、会试主考官及同考官的子弟,均不得入场考试。会试及顺天乡试,内帘主考、同考、内监试等官之子弟姻族,俱令回避。再如乾隆二十一年议准:顺天乡试会试外帘执事官子弟姻族均令回避不准与试,等等 。
❖ 大学士兼管礼部事务陈世倌为酌议会试回避之例以重试典事题本(局部)
清代回避制度较之历代,发展得更全面、更具体和更严密。即使单从清代回避制度的发展来看,对回避的要求也是越来越细化,范围也越来越宽泛。尽管清代的回避制度在内容制订和执行上还存在着历史局限性,但它对清朝政府澄清吏治、遏制结党营私和贪腐、维护政权稳定等仍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值得我们今天去审视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