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长清发现银元宝窖藏

字号:T|T
2024-04-15 15:41 来源:文物鉴赏

前言 

南门里村,位于济南市长清区文昌街道办事处西部,是长清区老城区的城中村。1983年,南门里村一户姓卢人家因建房取土时在屋下发现土中有一瓷坛, 内盛有银元宝。卢广恒立即将此捐赠至济南市长清区文化馆,1984年9月济南市长清区博物馆成立时移交至博物馆收藏。

这批银元宝共10件,形制基本相同,整体敦厚,均为马蹄形,两边上翘,椭圆形束腰平面,凹口,直腹下收,平底,锭面边缘有水波状涟漪纹,中间部分稍内凹,右侧、左侧、上方分别印有年号、铸地、匠名等阳文,腹部、底部有许多蜂窝状小孔,大小不一,器物呈灰褐色或褐色,部分显露银色,均完整,个别字迹不清。 

 

 
 
图片
 
 

 

 
1 银元宝概况
 

1.1 银元宝基本信息 

这批银元宝共10件,基本信息见表1。 

图片

 

1.2 相关地名介绍 

①济阳县:今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清末名称为济阳,属山东省济南府。民国初年的名称为济阳县, 属济南道。 

②潍县:潍坊市的古称,是山东省下辖地级市。清末、民国初期名称无变化,都为潍县,但清时属莱州府,民国时期属胶东道。 

③乐安县:今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的古称。清代末期称乐安,属青州府,民国初期称乐安县,1914年 因与江西乐安重名而改称广饶。 

④寿光县:今寿光市,是山东省潍坊市县级市。清代末期名称为寿光,属青州府,民国初期为寿光县,属胶东道。

⑤益都县:今山东省青州市的旧称,是山东省潍坊市下辖县级市。清代末期名称为益都,属青州府。民国初期称益都县,属胶东道。

⑥济宁州:今济宁市,是山东省辖地级市。清代末期为直隶州,民国初期改直隶州为济宁县,为济宁道驻所。 

⑦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清代名称为历城,属山东省济南府。民国初期改称历城县,为济南道治所。 

1.3 相关名词解释 

①壬子年月:壬子为六十天干地支之一,是干支顺序的第四十九个,中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四十九年称“壬子年”,比如1852年、1912年、1972年、2032年……根据“益都县”的称谓可知,此处指的是1912年。

②增祥:清代晚期胶州薛姓家族开设的银炉字号。 

③匠蒋祥泰:清代末期成立的银炉名称。 

④银炉:清代铸造宝银的机构,有官设和私营之分,官设多附设于藩库、关局及官银钱号等机关内。开设银炉须经户部许可,所铸宝银均铸炉名,负无限责任,但清末有许多未经批准私自开设的银炉,一般称为私炉,受银炉业或商号的委托将生银改铸,或将外地宝银改铸成本地通用宝银,收取一定手续费。单设或由钱业兼营。银炉所铸宝银,须送公估局批定才能使用。1933年实施“废两改元”后银炉停业。

 

 
2 相关推断
 

 

①铸造时代:从银元宝的铭文看,88号、91号、 86号3枚银元宝有明确的“民国年月”或“壬子年 月”字样,应为民国时期银元宝,93号、94号银元宝有“宣统年月”字样,表明它们为清代末期铸造的银 元宝。据《山东省志:政权志》民国初期山东辖107 县,85号、87号、89号、90号4枚银元宝上面的地名分别为济阳县、阳□县、乐安县、寿光县,均为山东在民国时期所辖107县中的名称,因此85号、87号、 89号、90号4枚银元宝也是铸造于民国时期。至于92号银元宝,因“增祥”银炉出现于清晚期,所以铸造时间为清晚期至民国二十二年(1933)实施“废两改 元”之间。

综上,10枚银元宝中7枚属民国时期,2枚属清代末期,1枚应属清晚期至民国22年之间。 

②银锭主人:此10枚银元宝总重近20000克,非一般居民所能拥有,加上涉及炉号较多,遍及山东各地,可以推断银元宝主人应为经商之人,银元宝是他商业往来使用的流通货币。民国二十二年三月,国民政府宣布“废两改元”,所有支付不再用银两,正式规定银元为本位币。银元宝已无法在市面流通,所以银元宝的主人应是在这个时间将银元宝埋藏于地下, 以备将来万一再能流通使用或作为财富留给子孙。

③阳□县:从以上地名的注释中可以看出,这批银元宝来自山东省内各地,又查阅《山东省志:政权志》得知,清代末期山东所辖的96县中,以“阳”字开头的县名有阳谷、阳信。民国初期,山东属县107 个,其中以“阳”字开头的县名有阳信县、阳谷县, 经查阅,“谷”字的繁体为“榖”,结合银元宝铭文的模糊印迹,与“榖”非常接近,由此推断87号银元 宝上的铭文为“阳谷(榖)县”。 

 

 
3 银元宝特征
 

①外观与工艺特征:银元宝采用范铸法技术浇铸而成,范为铁范,整体形态规整,造型优美,表明工艺精良;表面不规则的蜂窝状气孔,是在银币铸造过程中浇铸银液时所产生的气体逸出,停留在银元宝表面,热胀冷缩的结果;水波状涟漪纹的形成及中间部分微凹是银元宝铸造时因氧化的作用,银水由很高的 温度急剧冷却,随着氧的释出急剧收缩,冷却总是由外围向中心,便形成了水波状涟漪纹和锭面微凹的现象;两边上翘的造型则是在银液凝固前来回倾倒铁范形成的。 

②成色特征:此10枚银元宝颜色为褐色或灰褐色,这是由于在使用或埋入土中,受人们触摸、氧化等损伤,银元宝自然生成了一层银锈和包浆;从外观看,有光泽,元宝上表面中间内凹、边缘有涟漪状水纹,腹部、底部有许多蜂窝状小孔,表明成色较高;又据《山东省志:金融志》五十两银元宝按成色分为足银、二四宝、二五宝、二六宝、二七宝等。山东各地有各自通用的宝银(银元宝),均成色较高,济南通用990,潍县通用987~988,济宁通用高边二七宝等。此10枚银元宝来自山东各地,每个成色各有不同,但均成色较高,与历史记载一致。

③铭文特征:清代至民国时期的银元宝大都采用砸印阳文,是在银元宝铸造过程中,整体成型后,表面银液未完全冷凝时打印上去的。文字不多,一般六字至十二字之间,内容因地而异,铭文基本的排列形式有:单列式、对联式、品字式、四边式等。此10 枚银元宝文字为阳文,字体为楷书,有一定深度,且笔画较粗,有一定力度;文字呈对联式排列,字数不多,内容一般上方为地名,横向排列,右、左分别写铸造时间、银炉名称,纵向排列。

④重量特征:清代和民国时期的银锭按重量可分为四种:一种叫宝银,呈马蹄形,重50两;第二种叫中锭,又称小元宝,多为锤形,重约10两;第三种叫小锞子,也叫小锭,为馒头状,重一二两;第四种是 不足1两的散碎银子,有滴珠、福珠等称谓。银元宝 以“两”为重量单位,光绪三十四年(1908)颁布的 《推行划一度量衡章程四十条》规定1两为37.301克。民国时期继续沿用这一标准。此10枚银元宝,每枚重量为1830克~1890克,按照上述标准进行换算,每枚均在50两左右,因此属于上述第一种银元宝。

⑤类别特征:清代和民国时期山东的银元宝分为官铸和民铸,官铸一般注有地名、纪年、铸造机构等内容,记录较详细,民铸则多为一个戳记,上刻银炉或银匠的名称。从此10枚银元宝上的铭文可以看出, 除92号银元宝外,其余9枚银元宝均刻有地名、纪年、银炉名称或其中两项内容,故应属于官铸;而92 号银元宝,仅刻有银炉的名称,故应属于民铸。故10 枚银元宝中有9枚官铸,1枚民铸。 

 
4 银元宝窖藏发现的价值和意义
 

①反映了清末民初山东地区社会经济状况。据史料记载,清代晚期,山东各地商业、贸易发展迅速, 形成了多个商业中心,商业者、商号不断增加,民国初期,山东资本主义商业继续发展;清末民初,钱业 一直很兴盛。这10枚银元宝的铭文中出现了八种银炉字号,数量较多,遍布山东各地,反映出大量的银元宝在省内流通,为我们研究清末民初山东地区商业贸易的发达、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②为研究中国货币体系的发展提供了实物依据。银元宝是中国货币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元代开始,由以铜质货币为主彻底改变为以银质货币及银元宝为主的货币体系,产生了我国货币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清代,通行银钱复本位制,清末至1933年 “废两改元”期间,银元宝仍在通行。此次银元宝窖藏的发现,是清末、民初实施银两货币制度的有力证 明,对于研究我国货币体系的发展变化,提供了实物例证。 

③体现了银元宝是财富的象征。千百年来,银元宝在民间影响最为深远,政府和老百姓把它作为财富的象征,或用于买房置地,或用于战乱饥荒,还寄寓它吉祥、发财、聚宝、镇宅等美好愿望。银元宝从货币的职能角度看,它很好地体现了收藏的职能。此次银元宝窖藏的发现就是它当时作为财富被老百姓收藏的具体体现。民国时期,中央铸造币厂曾收回大量元宝作为铸造银元的原料,加之“文革”十年的浩劫,存世的银元宝并不多。此次银元宝窖藏的发现,对研究清末民初山东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中国货币体系的发展及人们的财富理念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钱 币卷(宋—清)[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

[2]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山东省志:金融志[M].济 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3]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山东省志:商业志[M].济 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

[4]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山东省志:政权志[M].济 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

[5]杨枫,岳华.湖北清代民国银锭形制和类别的研究[C]//中国钱币学会.中国钱币论文集(第五辑).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 [6]周公太.常熟新发现的咸丰银元宝窖藏[J].东南文化, 1992(6):156-157.

[7]周卫荣,杨君,黄维,等.中国古代银锭铸造工艺研究 [J].中国钱币,2013(4):3-11.

[8]王钢,贾雁民.中国历史银锭浅识[J].中国钱币,2002 (4):58-60.

[9]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货币史研究课题组,崔建荣,胡冰.政府、钱庄、银行在近代币制改革中的博弈和困境:以清末民初银锭铭文信息为依据[J].青海金融,2021 (12):45-52.

[10]钱屿.晚清民初北京十两银锭考[J].中国钱币,2011 (2):37-50.

[11]吴保华.官铸“东昌府”银锭[J].收藏界,2005(3):53.

[12]宋逢宜.清代北京松江银锭考[J].中国钱币,2017 (4):13-26.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