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自我、他人与集体:浅析博物馆如何支持儿童社会情感学习

字号:T|T
2024-04-08 13:53 来源:儿童•博物馆•教育

【摘要】社会情感是儿童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部分,博物馆作为重要的社会教育场所,理应承担起儿童社会情感教育的重任。本文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中国教育部联合开发的《社会情感学习培训手册》出发,介绍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儿童社会情感学习框架,并从自我认知与自我管理、他人认知与他人管理、集体认知与集体管理三个层面,分析国内外博物馆支持儿童社会情感学习的实践案例。

【关键词】社会情感学习 博物馆 儿童教育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中国教育部联合开发的《社会情感学习培训手册》指出,开展社会情感学习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获得发展所必需的对自我、对他人、对集体的认知与管理的意识、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意识,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情感和道德品质,有效地应对成长过程中的挑战,促进身心的全面协调发展”。其不仅关注儿童向内的自我认知与向外的社会性发展双方面的成长,也强调儿童在态度、知识和技能等多维度素质的综合提升。
 
社会情感是儿童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部分,但在正式的学校教育中却少有涉及。博物馆作为重要的社会教育场所,理应承担起儿童社会情感教育的重任,以丰富的展项和展品资源、灵活自由的教育环境和鼓励自主探索与动手的教育方式,为儿童提供充分发展自我认知和与他人交流的机会。在此过程中,博物馆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项目、展览和社区链接项目,不仅能够培养儿童的情绪管理和合作能力,也能够提升儿童的集体和规则意识,支持儿童成长为面向未来的富有责任心和自信心的世界公民,共同营造一个包容、信任、友爱、和平的可持续社会环境。
 
近二十年来,全世界学者针对社会情感学习的研究和实践生成了多个具有不同文化与地域特色、各有侧重的理论体系。本文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中国教育部联合开发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情感学习资源”为主要理论框架,探索国内外博物馆开展儿童社会情感教育的案例,希望为我国博物馆的儿童社会情感教育实践提供符合中国教育现实、具有本土特色的灵感。
 
 
一、社会情感学习理论框架
 
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的社会情感学习资源网站,我国于2011年正式引入社会情感学习项目。该项目由英国北安普敦大学学习行为研究中心(Northampton Centre for Learning Behaviour)提供技术支持,由北京师范大学领衔研究,参考了全世界各国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来一整套社会情感学习资源,并在贵州、云南、重庆、广西和新疆五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五个县率先展开试点教学。在理论研究与实践试点的双重力量下,该项目至今仍在持续更新、完善和推广中。
 
关于学校应如何支持儿童的社会情感学习,该项目组认为,“社会情感学习项目在学校中的有效实施,需要从校长领导力的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有效教学的实施、支持性学校氛围的创设以及家庭中社会情感学习的运用等各个方面开展综合的变革。” 因此,该套资源在统领性地介绍社会情感学习理论基础和培训与评估指南的《社会情感学习项目培训手册》之外,还进一步根据项目中关键角色的分配,囊括了:指导学校校长如何在学校发展规划和管理、教师专业发展、学习氛围建设等方面领导学校开展社会情感学习的《社会情感学习校长指导手册》及《社会情感学习学校氛围指导手册》;专供学校一线教师使用的《社会情感学习教学用书》《社会情感学习教师指导手册》和《社会情感学习课堂教学指导手册》,其分别涵盖了按照我国小学一至六年级排序分类的课程主题、内容与学习目标,教师能够在具体课堂中实施教学的方法、工具与可参考的案例,以及帮助教师克服教学实践中的困惑与挑战的妙招;专门面向家长的《社会情感学习家庭活动指导手册》,为家长提供在家庭环境中科学有效地提升儿童社会情感能力的亲子活动和小贴士,为社会情感学习的家校合作闭环提供了有效支持。
 
这套资源不仅提供了面向校长、教师和家长的完善支持体系,还根据中国国情、基础教育的特点和儿童发展的规律,构建了以自我、他人、集体为轴心,以认知和管理为基本面向的一套儿童社会情感学习目标框架,涵盖了自我认知(自知、自信、 自尊)、自我管理(调适、反省、坚韧、进取)、 他人认知(共情、尊重、亲和)、他人管理(理解包容、化解冲突、处理人际关系)、集体认知(集体意识、社会意识)、集体管理(融入集体、维护荣誉、遵守规范、合作、领导力、亲社会能力)六个维度的情感能力培养。在每个维度中,该框架还分别详细描述了儿童在理想状态下应该具备的情感能力和对应的表现,将抽象的理论化为具体可量化的行为和态度,为教师和家长指导和衡量儿童的情感能力发展提供了科学便捷的框架。每个维度中的具体内容将在接下来的博物馆实践分析中结合案例详细阐述。
 
 
二、自我认知与自我管理
 
社会情感学习理论框架(以下简称“框架”)将“自我认知”定义为自知、自信、自尊三方面,一些具体的表现包括:能够觉察和识别自己的情绪,明白自己有任何情感都是正常的,能够接受和重视自己,同时还知道自己有能力来做出行动和决定改变自己,并在获得进步时为自己感到自豪。
 
一方面,框架强调了对儿童情绪认知和调节等基本能力的培养。近年来,海内外诸多博物馆都开设了与情绪认知、情绪健康等主题相关的展览或展项,助力儿童识别和应对正负面情绪,为儿童进一步悦纳自我建立基础。美国的匹兹堡儿童博物馆(Children’s Museum of Pittsburgh)在2021年与迪士尼皮克斯(Disney Pixar)合作创造了“玩中学情绪”(Emotions at Play)展览,通过好玩的互动展项和游戏,带领儿童深入探索喜悦、悲伤、愤怒、 恶心和恐惧五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绪,从而理解积极和消极的情绪都是正常的,都是生活体验的一部分,并学会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不同的情绪。
 
美国纽约的鲁本美术馆(Rubin Museum of Art)的“曼德拉实验室:当情绪化为智慧”(Mandala Lab: Where Emotions Can Turn To Wisdom)展览则从佛教哲学中汲取灵感,聚焦对负面情绪的溯源与化解。展览借助数十位当代艺术家创作的互动艺术装置,邀请各年龄段的观众以观察、嗅闻、触摸、呼吸、书写等方式感受骄傲、依恋、妒忌、愤怒和忽视这五种负面情绪,探知负面情绪产生的根源,明白产生负面情绪是人之常情,并通过与作品的互动学习将负面情绪转化为生活智慧的方法。比如,在关于化解愤怒的展项中(图1),观众可以先回想一件最近令自己愤怒的事情,接着使用特制的鼓槌敲打大锣,将愤怒发泄为响亮的锣音,再立刻将震动的锣片降至水池中,淹没代表愤怒的锣音的同时,也将愤怒情绪转化为波动的水流,而波动的水流随着时间会慢慢平息,从而让愤怒的情绪也逐渐消解。而在这一系列的经历之后,观众也会因为自己成功面对和克服了愤怒情绪而感到满足和自豪,从而在觉察自我、尊重自我的基础上建立自信。
 

图片

图1 不同年龄的观众通过敲锣来化解愤怒的情绪

另一方面,框架也能够在更深层的身份认知 层面支持儿童自我意识的建立。波士顿儿童博物馆(Boston Children’s Museum)的“你,我,我们!”(You, Me, We!)展览,通过互动展项以及专门为家长设计的导览工具,鼓励家长在与儿童一同探索展览的过程中,以观察、提问、对话、反思等方式,探讨偏见、歧视和刻板印象等更有挑战性的自我身份认知话题,引导儿童在辩证思考的基础上培养自知与自爱的能力。例如,在该展览的“生生不息的房间”(A Room That Lives)展项中(图2),儿童可以创作和展示自己的自画像,也可以展示对自己来说很有意义的物品并向博物馆和其他观众分享物品背后的回忆及故事,还能够和家长一同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录制面向所有博物馆观众的欢迎语。儿童通过绘画、故事和物品来追溯自己的文化身份与家族记忆,深入探索“我是谁”的问题,并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建立起对于自己文化的认同和热爱。

 

图片

亲子观众在探索“生生不息的房间”展项

 

在自我认知基础上,儿童博物馆也可以通过展项与互动引导,提升儿童的自我管理能力。社会情感学习理论框架将“自我管理”分为调适、反省、坚韧和进取四个部分。调适部分主要关注儿童对冲动、消极情绪、喜悦情绪的控制和管理;反省主要 是关于儿童的反思、回顾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优劣势评估与分析能力;坚韧聚焦儿童应对挫折、困难、失败、错误的技巧和心态;进取则关注儿童设立长期目标、集中精力朝着目标前进以及评估自我进度的能力。这四个部分不仅关乎儿童对情绪的把控,也涉及儿童在不同生活场景中生存与生活所需要的技巧与心态。

 

儿童博物馆以“动手”学习为核心理念,氛围友好包容,展项注重互动、鼓励试错,非常有助于儿童在自我管理四个方面的发展和进步。在大多数儿童博物馆都设有的攀爬架展项中,当儿童设定了登顶的目标,并经过自己的努力,成功爬到了攀爬架的顶端时,其自信心和进取心会得到大幅提升。反之,当儿童在攀爬中屡次失败时,他们也可以在家长和博物馆教育人员的正确引导下,调适愤怒、难过、失望等消极情绪,让自己平静下来,并反思失败的原因。除此之外,儿童还可以继续制定新的攀爬目标,并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中不断调整攀爬的策略,从而培养起面对挫折的坚韧性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三、他人认知与他人管理

社会情感能力不仅体现在对自我的认知、关爱与管理上,也体现在对他人的理解、尊重、友爱和人际关系的管理维护中。框架对“他人认知”的阐释分为三个方面:共情,指儿童能够识别他人细微的情绪表现,并明白自己的情感表达也会影响到他人;尊重,指儿童能够理解他人可能有与自己不同的感受、情感、想法和行为,并尊重这些不同;亲和,指儿童能够明白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影响他人,因此应重视朋友与家人并感受到他们对自己的重视。而对于“他人管理”,框架则关注儿童理解包容、化 解冲突、处理人际关系三部分能力的发展。在理解包容方面,拥有理想社会情感能力的儿童能够理解他人的观点,尊重他人与自我的不同,并为他人提供支持。在化解冲突方面,儿童应具备为自己的错误行为道歉和做出弥补、在他人犯错时原谅他人以及解决与朋友和家人冲突的能力。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理想情况下,儿童应能够合理处理同辈压力、表达友善、结交朋友和维持友谊。
作为非正式学习场所,博物馆可以通过结合展览的教育活动为儿童营造多元的社交机会和环境,培养儿童对他人的认知与管理能力。在微观层面上,博物馆可以培养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的社交技能,聚焦儿童与身边他人(比如朋友、家长和老师等)的相处细节。史密森美国艺术博物馆(Smithsonian American Art Museum)与学校教师和艺术疗愈师合作研发了一系列“创意日记练习”(journaling exercises),力图锻炼儿童化解冲突的能力。该活动在一开始要求儿童回忆一个自己与其他小组成员意见不一致的时刻,并反思这种情况如何影响了小组中的其他人和小组的整体氛围,又如何影响了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接着,活动邀请儿童进一步通过探索艺术作品来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比如尝试与作品中的人物共情,感受和理解作品中人物的想法、感受和意见,最后通过向作品中人物发问和对话的方式,培养对他人的好奇、理解、尊重和支持,从而进一步提升积极友善维护人际关系的能力。

博物馆在培养儿童的他人认知与管理能力时,不需要将儿童作为唯一的教育对象,也可以从赋能家长的角度出发,通过开展亲子互动活动、提供家庭教育支持等方式,一方面将家长这个儿童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他人”囊括进社会情感教育活动中,鼓励儿童和家长在博物馆中以更轻松、更适宜的方式相互共情、尊重、理解与包容;另一方面也将社会情感教育延伸到博物馆之外、进入家庭之中,更可持续、更长远地助力儿童的社会情感学习。国内外许多博物馆开展的儿童教育活动都已将“亲子” 而非“儿童”作为主要观众,将亲子互动作为重要的教育活动形式,将促进亲子沟通、增进亲子关系作为主要的学习目标之一。例如,苏州博物馆于2023年携手昆山杜克大学,面向博物馆的亲子观众群体开展了家长讲座、儿童游戏和亲子互动观展等活动,让亲子观众把苏州博物馆的展厅当作一个亲子互动的安全空间。在专业导师的引导下,基于苏州博物馆的丰富馆藏,亲子观众在学习和练习如何使用科学的方法来基于展品观察、提问、联想和思考的同时,更在无形之中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学会尊重和沟通彼此的不同。

 

在宏观层面上,博物馆凭借其独特的“记录历史”的收藏和展示功能,也能够进一步拓展儿童对于他人的定义,将儿童的视角延展到远方的、甚至未曾谋面的他人,在更广的社会层面上践行对他人的理解、尊重和包容。美国华人博物馆(Museum of Chinese in America)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开展的“家庭旅程”(Family Journeys)教育项目,邀请儿童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探索教育活动盒中的一手和二手资料(包括历史照片、私人物品、信件、日记、 历史记载等),并借助包括展品、展签、展板等在内的展厅资源,探索六位不同历史时期在美华人的生活历程,通过复原和讲述他们的人生故事,与这些遥远的、与自己完全不同的历史人物建立共情、 理解和尊重。例如,在围绕20世纪初的美籍华裔演员黄柳霜(Anna May Wong)的探索中,儿童可以通过教育活动盒子中的黄柳霜日记、照片、电影海报、梳子等资料和物品,试图了解这位好莱坞最早的华人女演员在电影行业中经历了怎样的刻板印象和种族歧视等困难,又是如何以乐观的精神克服这些困难,并将她的人生经历与今时今日自己的生活相联系,反思当下社会中的歧视问题,由此在与历史人物共情的基础上,辩证反思自我与他人的复杂关系。

 

 

四、集体认知与集体管理

在自我和他人的基础上,框架进一步将视角拓展到儿童对集体的认知和管理上。集体认知包括集体意识和社会意识两个层面,具体的表现为儿童能够意识到集体归属的重要性,比如知道自己归属于并重视自己的家庭、班级、学校和社区,同时能够在社会集体的层面拥有平等意识,知道自己可以通过个人行动来推动社会改变。集体管理则聚焦儿童作为集体一份子的具体行为,为儿童成长为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建立基础,其包含以下六个部分:融入集体,比如能为自己在集体中的行为负责,并能帮助他人感受到在集体中受到欢迎和重视;维护荣誉,比如能在集体中协调冲突和不同的意见;遵守规范,比如能在集体活动中遵守和尊重规则;合作,比如能在集体活动中和他人友好合作完成任务;领导力,比如能够领导并评估集体活动,并能够听取他人的建设性意见;亲社会能力,比如能够认知和尊重自己与他人的责任与权利,为更广大的社会集体做贡献。

在内容上,博物馆能够通过展览和活动来展现小到家庭与班级、大到国家和世界的集体叙事,为儿童开展集体认知提供丰富的资源。美国的小拉尔夫·威尔逊儿童博物馆(Explore & More–The Ralph C. Wilson, Jr. Children's Museum)的“做个好邻居”(Being Good Neighbors)展览(如图3) 以儿童居住的社区集体生活为切入点,以儿童的尺寸和规模在展厅中设置了三座小房子。每个小房子外表看上去很相似,也和博物馆所在城市社区中的住宅建筑形式类似,但当儿童走进其中就会发现每个房子中的装饰和场景设置都截然不同,代表了当地社区中不同家庭的多元文化及语言背景和生活习惯。儿童通过探索不同房子中的展陈,不仅能够增进对自己所居住的社区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尊重和重视社区集体中的其他人,明白大家都是社区集体的一份子,同时也能培养平等意识,意识到社区中不同文化、种族、阶级的人都是平等的。此外,儿童还可以在展厅中扮演社区邮递员,模仿邮递员的日常工作,培养融入社区集体、为社区服务的意识,提升在社区层面的亲社会能力。而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Indianapolis Children’s Museum)的“社区中的故事:抗议的艺术”(Stories from Our Community: The Art of Protest)则聚焦更宏大的集体叙事,以2020年8月由18位黑人艺术家在当地创作的一件公共壁画作品为核心,展示了与该壁画创作有关的物品和故事。儿童可以在展览中观察集体创作的壁画、聆听艺术家口述的创作经历,了解不同的社区成员如何相聚在一起,为一个共同的使命——社会公平与正义——而共同努力,并由人及己,思考如何在集体中开展合作、维护集体荣誉,并为社会做贡献。

 

图片

3  “做个好邻居”展览中的房子展陈

此外,博物馆也能够通过展览环境和教育活动创设鼓励儿童学习集体管理技巧的环境,从教育内容和形式上双管齐下培养儿童的集体认知与集体管理能力。上海玻璃博物馆面向儿童开展的“礼仪工作坊2.0:守护者联盟”公教活动(图4),以博物馆中真实发生的展品受损事件为契机,邀请5~10岁儿童在闯关游戏中学习保护展品的知识和礼仪,分析哪些行为在博物馆中是合理的,哪些不合理,并在具体真实的展厅情境中扮演工作人员,与试图做出不文明行为的观众进行沟通,践行并进一步传播所学到的展厅礼仪规则,由此学习如何遵守社会规则、维护集体荣誉,同时也增强规则和社会意识。

图片

儿童在“礼仪工作坊2.0:守护者联盟”中学习博物馆礼仪

五、结语

博物馆拥有丰富多样的馆藏资源,灵活自由的教育场景、目标和形式,在支持儿童社会情感学习上具有天然的优势。然而,社会情感学习作为一个西方的教育概念被引入我国的教育系统只是近十余年的事情,其在包括博物馆在内的我国其他教育场景中的应用和研究更是凤毛麟角。而这正显示出当下我国博物馆发展儿童社会情感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然而,在借鉴西方博物馆相关经验的同时,我国博物馆的相关实践和研究也需注意结合本土教育和文化的实际情况以及我国独有的思想文化与哲学特色,在自我、他人和集体的层面上培养既立足本土又面向世界的未来公民。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