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 | 书友眼中的云南旧书业变迁

字号:T|T
2024-04-07 14:33 来源:藏书报
近一个世纪以来,云南旧书业经历了战火的洗礼、新生国营书店的焕然一新、特殊岁月的沉寂、新时期的春风雨露、市场经济大潮的波澜涌动、新时代的转型淬炼。
 

01

颠簸成长的云南旧书市场

近百年来,云南旧书业的第一个高潮形成于全面抗战时期,云南作为当时中国抗战的大后方,平、津、沪及东南沿海城市人口及军政、工矿、教育、学术机构的大举南迁,省城昆明一时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昆明旧书业得以趁势而起,不少西南联大和其他内迁学校的师生就曾在昆明老城书肆、摊点买卖学习用书或古旧书籍,在近年出版的相关书籍中,这一情形时有披露。

图片
新中国成立前后,战时在昆明形成的一大批物资中,其中一部分就是旧书等纸质物品,这些物品的一部分遗留、流落到昆明旧货集市。新中国成立初期,昆明市、区书店中,有国营的古旧书籍门店售卖旧书,盖有“古旧书籍”售卖书店印章的旧书,至今依然能在旧书市中淘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云南旧书业总体并不热闹。不难在书肆中淘到宝贝。

图片

“文革”结束后,云南旧书业以特殊的方式静悄悄“复苏”起来,极具慧眼的几位人物,在那个年代,抬脚踏进废品收购站,也能淘到一些宝贝。进入80年代,经历十数年“文化压抑”的中国终于迎来了20世纪乃至中国历史上出版业空前繁荣的时代,整个中国迅速掀起了读书的热潮。相比新书出版业的欣欣向荣,这时旧书业显得较为落寞。一批“醒得早”的人物,却敏锐地抓住了旧书业宝藏丰富的“黄金时代”,或在旧书市中淘宝,或直接参与旧书业,斩获颇丰。迈进90年代,市场经济的大潮袭来,新书价格节节攀升,但质量反而泥沙俱下、良莠不齐。此时云南高校发展迅速,昆明在校师生逐年递增,围绕高校附近,以二手教科书、教辅类、文史类书籍为主的旧书业迅速集聚和发展起来。到90年代末,随着中国收藏之风日盛和收藏群体的壮大,昆明高校周边及城市中心自发形成多处旧书集市、摊点,早市、“鬼市”蜂起,以云南古玩城、张官营、马街集市、一二·一大街、莲花池铁路沿线及周边为代表的旧书集市或店、摊最具有表性,或固定、或分时段开展经营活动,聚一时之盛,最早的一批“80 后”一代淘书人开始进入旧书业淘金。

图片

 

02

新时代的新面貌

跨入21世纪,云南旧书业在过去零散发展、各自为政经营的基础上,开始朝着集群式的方向经营发展。随着昆明城市发展,城市的东、西、南、北均形成了规模不等的旧书集市,同时旧书网店开始诞生。与此同时,大刀阔斧推进的新城建设和老城拆迁使得旧书集市生灭不定,在昆明最有代表性的如张官营旧书集市、马街旧书集市、小屯旧书集市等先后“香消玉殒”,昆明市中心的潘家湾集市也几度传出拆迁的消息。昆明实体旧书集市和书店生存不易,不少旧书店开始转型网络书店,以线上书店的形式开辟新路,并同全国的网络书市连通起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如今只要一部手机就可以开一家网络书店,极大地便利了买卖双方。昆明旧书集市,目前潘家湾集市硕果仅存,并以“昆明潘家湾收藏市场”的响亮名头开展经常性经营活动,近年除疫情期间外,每年都举办一次大型的收藏交流展会,届时有全国各地的从业者和收藏爱好者参与,已发展成为中国西南地区闻名的旧书、杂项等类收藏集市。此外,近年在昆明古城核心寸土寸金之地,原址复刻的民国书店东方书店新生面世,新书、旧书兼营,民国风气氛拉满,迅速成为闻名书圈的网红书店,省内外书友慕名打卡者络绎不绝,成为昆明古城旧书业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03

旧书业发展潜力仍存

放眼未来,中国旧书业潜力无限、前景光明。主要基于以下原因:一是中华民族的复兴是坚实的基础;二是中国接受高等教育人群的不断递增壮大,必将带动文化消费的同向递增;三是优质的旧书(二手书)资源是有限的存量资源,增值的有限资源端将面对的是不断增加的需求;四是不断迭代的网络生态全球化,既为物品的全球流通提供了渠道支持,更展现了未来的无限可能性。当然,未来固然可期,但在茫茫书海“淘金”,能否淘到和淘到“金子”的多寡,这其中大有学问。尤其当下出版业空前发达,堪称“信息大爆炸”时代,以一个什么样的大脑应对和处理信息,无论是从业者还是研藏者,都需练好内功,积极面对未来,才能在书海中遨游和收获。
图片

旧书业也成就了一批登上时代舞台的人物,他们在故纸堆中,捡拾起了中国文化的珠玉。中国著名藏书家、著名学者黄裳先生,曾着意在昆明寻觅南明政权在云南的片言只字、吉光片羽;云南文史名家袁嘉谷、方树梅、徐嘉瑞、李家瑞、方国瑜、梁书农、马曜、张希鲁、于乃义、宋文熙、孙太初、李孝友等诸位先生,一生为滇云典籍的搜辑整理孜孜以求、嘉惠学林;生于上世纪40年代的陈立言先生,青年时代即俯身云南故籍堆中,皓首穷经孜孜不倦,终以西南联大教授手稿文献的富藏而独步中国个体藏界;当今“80后”时代弄潮儿龙美光先生,农家出身而极为早慧,小小少年即入收藏门径,近晚入行却后来居上,在西南联大专题中收藏与研究并重,已成国内西南联大研究的新锐杰出人物。笔者迟至21世纪初才凑到云南旧书业“餐桌”的边边角角,积书、赏书有日,略得滋味,恍然才知书之可读之外,亦可藏、可赏。近数年来,流连书市、冷摊、网络,购藏方为之日丰。徜徉在泛黄的书页之中,孑孓茕行,有幸若遇高人旧时笔痕心迹,别有趣味。

 

图片

□讲述人:龙美光
 

80后的我自小就抱有一种印象,总觉得旧书是稀有品。小学时寄住在大舅家,见到了一些我从未见过的旧书刊。如刊有毛主席生平照片的蓝印小画册,刊有《西游记》连环剧照的《电视连环画》,卧室门上贴着的彩色古典年画,都令我叹为观止。在学校,同班同学从家里带来的旧书刊很多,那些20世纪六七十年代印制精美的老杂志、极富时代特色的老报纸,以及我们出生前后精印的年画缩印册子,常让我大开眼界。

 

01

旧书集藏需下大功夫

一次,我在四舅家附近发现了一家废纸收购站,两位工人在正在敞开的门店里整理一些红通通的本子。走近一看,尽是些簇新的、塑封版的、袖珍的《毛主席语录》《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等读物。后来我才知道,那些即将进造纸厂的红本子,就是人们常说的红宝书。

从此我知道了县城哪里可以买旧书。于是,课余就捡拾废书报、啤酒瓶,甚至猪骨头,变卖后凑钱,作为购书经费。从大量的旧书刊中,我读到了创刊号大王冯建忠的事迹,对报刊集藏有了最初的认识。开始了创刊号及报纸特刊的专题收集。
图片
罗炳辉将军相关文献是我的一个重要专题集藏。记得刚收集罗炳辉专题书刊时,凡是见某本书刊上有“罗炳辉”三个字,我都毫不犹豫地收入囊中。后来书房的书越堆越多,竟成书灾,便曾后悔当初囫囵吞枣的收集。可是,现在进行西南联大专题书刊集藏研究时才发现,那种看似囫囵吞枣、不分良莠的收集,仍然是专题集藏的不二法门。只有大量地占有各种各样的材料,专题集藏才有可能尽善尽美。
所谓 “百年无废纸”,无论专题集藏还是非专题集藏,主动了解探知每一页有年头的字纸,对之抱有敬意,是每一个读书人应有的态度。我在县城时,也在废纸站收集到《彝良文艺》报、油印的体育志等书刊,乃至清末五彩石印的《诗经》,使我对故乡增加识见不少。到了昆明,除了西南联大,对飞虎队、滇越铁路、滇缅公路、云南陆军讲武堂等也愈加熟悉。在接触抗战时期的旧书刊文献时,也总能怀着对历史文化的尊崇,留心又融情。这使这些书刊藏品赋予了新的生命、新的生机。

02

实体书店的地位难以代替

如今的旧书刊集藏,已经挣脱时空的限制,从旧书摊、旧书店延伸至各种新媒体平台。而且,线上交流交易已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洪流,它们给各类文献的集藏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比如我收藏的《中国电机工程师学会西南联合大学学生分会会刊》、湘黔滇旅行团原版照相册(含臂章)及罗炳辉军事著作油印本《指挥员熟用手册》等,均来自旧书网站。也正因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大批地摊摊主、旧书店店主都已拥有网店(或参考网店进行销售),过去那种在旧书摊旧书店捡漏拾宝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图片
不过,极具人间温度的实体店,其见物见人的真切感和体验感,仍然难以被新媒体手段替代。就我而言,每年在旧书网站购买书刊并不少,但相较实体店,仍然是小巫见大巫。线上购物看起来便捷,但是难以尽见实物,故而仍然无法全部取代实体摊店的地位。

03

期待更多政策为旧书业解“惑”

当前,旧书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哪些书属于旧书,哪些书可以纳入旧书管理?应该如何规范旧书业的经营,鼓励旧书业发展?如何有效盘活旧书业资源,更好保护祖国优秀的旧书文化遗产?这些问题都是我们旧书迷极为关心的。我们由衷期待,能够从国家层面出台更多的、针对性强的尊重市场规律、适应社会需要、能促进文化传承的旧书业经营管理办法或条例,促进旧书业健康有序运行。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