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清代山楂故事
字号:T|T
2024-03-20 17:14 来源:皇史宬
山楂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水果,既可药用,也经常被加工成各类零食。在清朝,不起眼的山楂不仅是民间街头的传统小吃,还走进了皇宫成为珍贵贡品,甚至被当做战争期间传输军情的秘密道具。
古人食用山楂的历史悠久,《尔雅》中就有山楂的记载,称之为“朹”。由于山楂的野生品种众多而产地广泛,所以别名很多,诸如红果、仙果、海红、酸查、山梨、山里红、映山红、赤瓜子、棠梂子等等。
❖ 山楂树(图片来自网络)
古人最初将山楂视为野果,因其个头较小、味道酸涩而难以直接食用,此后才发现其具有药用价值。相传南宋光宗的妃子积食病久无治,幸有一郎中提出诊方,“用山楂红糖煎熬,每饭前吃四五粒,半月病愈”,果见良效。再后来这种制作方法传入民间,由药转食,成为了冰糖葫芦的前身。
至清代,山楂已经由野果、药果,彻底转型为皇家贡果,成为舌尖上的美味。清朝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在其旧都盛京(今辽宁沈阳)一带产出一种味甘而酢的山楂,称作温普,格外受到清宫的青睐。乾隆帝在御制诗文中说:“关内山楂大如弹丸,制之可供殽核。关外如热河一带之山楂,小不及半,亦不中食。盛京所产温普,大小介乎二者之间,蜜濆之,可以致远。”而在清宫中,一般将贡果山楂称为山里红,取其名字好听吉利。
❖ 沈阳棋盘山秋景(图片来自网络)
清代在皇家果园、山场里广泛种植山楂。如东北地区以盛京为中心,分布着盛京内务府管理的辽东果园、辽西果园,以及盛京礼部和三陵衙门的果园。其中盛京内务府掌仪司所属果园,乾隆年间辽阳、开原、铁岭等七地有105处,辽阳有樱核林子55处,辽阳、岫岩、牛庄等三地有山场71处,每年提供大量榛子、花红、山里红、香水梨、雪梨等果品。再如京师地区同样设有大量果园,每年定额解交李159驮、杏62驮、梨26100个、核桃85000个、苹果4000个、栗460斤、鲜葡萄4920斤、山里红13石4升。
盛京山里红采摘后,考虑到鲜果难以保存,多在皇帝驻跸盛京、热河以及盛京三陵祭祀等活动中使用,解交京城内务府的山里红则取“佳者密饯入贡”。如乾隆十年(1745年)十一月,盛京内务府差派仓上头目佟保进送蜜饯山里红到京;同治九年(1870年)八月,差派执事德源送供奉先殿初次蜜饯山里红45斤到京;光绪元年(1875年)八月,差派执事刘升送供奉先殿初次蜜饯山里红45斤到京;宣统元年(1909年)八月,差派执事裕春带甲丁1名送供奉先殿初次蜜饯山里红2银壶到京。由此,一骑红尘中依稀多出了山里红的身影。
❖ 总管内务府为盛京佐领实图等差头目佟保送山里红到京事奏折
除了用作贡品,据高士奇在《果子单》一诗及注中记载,康熙年间平定噶尔丹时,还将山楂做成了果丹皮,将军事机密写在果丹皮上,读完后即可以吃掉,以此来保密,不失为一举两得的妙招。
果子单
绀红透骨油拳薄,滑腻轻锤粉蜡匀。
注:山楂,煮浆为之,状如纸薄,匀净,可卷舒,色绀红,故名果子单。味甘酸,止渴。
山里红在清宫里参与祭祀、筵宴,从供品、干鲜果品直至开胃美食,几经摇身,“段位”一步步提高。
蜜饯山里红是最常见的宫廷山楂美食,广泛用在祭祀、筵宴、日用中。如每年太常寺负责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祭祀,需用大量的干鲜果品,其中昭西陵用蜜饯山里红1盘、孝陵用3盘、孝东陵用1盘、景陵用5盘,每盘重14两;其他地区陵寝祭祀,祭品中包括蜜饯山里红2盘,每盘均重14两。万寿筵宴时每桌用八宝糖、冰糖、大缠、龙眼、栗子、晒枣、榛子、鲜葡萄、核桃、苹果、黄梨、红梨、棠梨、柿子、蜜饯山里红、山葡萄糕、枸杞榚、干梨面、豆粉糕共20盘。
山里红干果、鲜果也用于祭祀,由内务府果房掌供。清宫内外如奉先殿、寿皇殿、安佑宮、恩佑寺、恩慕寺、福佑寺、坤宁宮、御花园、中正殿、慈宁宫佛楼、英华殿、永佑庙、宁佑庙、内城隍庙、昭显庙、凝和庙、宣仁庙、永慕寺、圣化寺、时应宫等处,每月朔望及应用饽饽桌时,均供献山里红等各种干鲜果品,大高殿、天穹宝殿、钦安殿、宏仁寺、仁寿寺、嵩祝寺等处,讽经道场应用饽饽桌,亦供献干鲜果品。这些地方的祭祀,早先用的是山里红干果,道光朝时改用鲜果。
清宫之中山里红用量巨大,光禄寺掌醢署每年准备各项应用果品,规定的山里红用量达13石4升,此后不断增加。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清宫要求另外添交果品若干,就包括山里红15石2斗8升。
乾隆二年奏准,果园等交纳的果品,除盛京广宁所出榛子、山里红、花红、香水梨,并京师所进奉先殿荐新各色果品及桃李等项仍令交纳外,其余照例征收地丁银交广储司库,由值年官到广储司领银办买,宫中山里红若不足用便可依此规定在市面上采购,如嘉庆八年(1803年)七月初四日,掌仪司果房值年员外郎海忠、德音请领购备奉先殿等处所用山里红、核桃、黑枣、红枣等样干果,用银多达2000两;咸丰元年(1851年)五月二十二日,掌仪司值年署郎中善宝请领购备奉先殿及内庭各处应用山里红、核桃、黑枣、红枣等样鲜果,用银2200两;同治元年六月初七日,掌仪司果房值年郎中嵩林请领购备奉先殿及内庭各处应用山里红、核桃、黑枣、红枣等样鲜果,用银2500两;光绪六年十月初九日,掌仪司果房值年郎中继禄请领购备奉先殿及内庭各处应用酸桃、熟甜桃、红白杏、红黄李子、红销梨、核桃、黑胶枣、红枣、白果、山里红等项,用银5000两。由此可见,宫中用于山里红等果品的开支也是节节攀升。
❖ 掌仪司果房值年郎中继禄等为支领光绪六年份第六次办买奉先殿等处应用山里红等项所需银两事呈稿
山楂备受清宫推崇,也影响到了民间,清代至民国时期,山楂吃法花样繁多,不断推陈出新。民间喜食的山楂美食有金糕、果丹皮等。金糕,即山楂糕,相传为慈禧太后所钟爱,民间也有“吃金糕,步步高”之说。
当然了,民间最典型的山楂小吃当属冰糖葫芦了。和宫中蜜饯山里红颇为相似,只是用竹签串起来,因形似葫芦而得名。清末民初北京的厂甸庙会,有极富特点的大糖葫芦,最长的达3米,大糖葫芦的顶端黏上花花绿绿的小纸旗,插在自行车上带回家,宛如旗帜招展,沿途的人就知道这人刚从庙会回来。
❖ 描绘厂甸大糖葫芦的现代画·何大齐绘
老字号信远斋、九龙斋的糖葫芦,又返璞归真,不用竹签,而是每颗独立放在垫了油纸的纸盒中,备受作家梁实秋的推崇。还有一种大挂山里红,是用绳子将上百颗山楂穿成一圈,形似朝珠,挂在胸前,随走随拽下一颗吃。
❖ 描绘大挂山里红的现代画·何大齐绘
当时冰糖葫芦常在电影院、戏楼售卖,摆在玻璃罩的白瓷盘里销售,制作精致,除了山楂的,还有白海棠、荸荠、山药、橘子的,以及加了豆沙、瓜子仁、芝麻馅的,品种和今天一样丰富。但是孩子们印象最深的,依然是走街串巷的小贩吆喝“冰糖葫芦”的悠长声调。
❖ 卖冰糖葫芦的小贩·天下老照片网
“金丝亮甲裹珠红,请落风尘恋九冬”,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宫廷或是民间,山楂及其制品都给大人小孩带来了酸甜相间的愉悦,成为了珍贵记忆中那一抹靓丽的山里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