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博物总馆(国家一级博物馆)馆藏3833件(套)可移动革命文物和3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国保单位)被列入江苏省首批革命文物名录,这些文物数量众多、种类丰富、展藏环境各异、涵盖类型全面。围绕让革命文物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绚丽的光彩的主题,南京市博物总馆不断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思想认知、行动自觉,针对革命文物科学保护问题,开展革命文物保存现状调研,强化科技保护和活化利用,取得显著成效。
在进行基础信息收集的同时,针对不同季节和保存环境,抽取200余件涵盖多种材质、不同类别的革命文物样本,开展多维度、多类型、多场景的病害表征观测,并对文物保存状态进行深度分析评估。运用智能化科技手段对库房和展厅环境进行有效监测,针对性制定《南京市博物总馆革命文物藏展环境预防性保护方案》,指导各场馆作好环境调控,为革命文物保存营造“稳定、洁净”的小环境,最大限度地延长其保存寿命。此次调研还结合文物库房管理、革命文物展陈利用、不可移动革命文物日常巡查等情况分层次开展,将调研视角由注重“物”的保护延伸至既注重“物”又关照到“人"。
文物类型及保护情况调查。全面审查各类馆藏革命文物,依据材质将其划分为纸质、纺织物、金属器、竹木器等类型进行基础信息采集与病害表征记录,并对历史修复修缮经历、病虫害防治措施、相关保护装具等情况进行详细调查。
文物藏展管理情况调查。针对文物库房、革命文物利用展陈等情况开展调研,对涉及革命文物库房管理、出入库制度建设以及展陈革命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等情况进行重点调研。调研中还检查评估了藏品保管部门的管理系统运行状态,革命文物在展陈工作中保护流程规范化执行情况,以及各场馆展陈中对革命文物防潮、防尘、防虫、防霉、防火、空气净化调节等日常维护情况。
展陈文物与革命建筑物环境调查。一是运用智能化监测设备,采取瞬时监测和持续监测等组合监测方式,对革命文物展陈及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建筑本体环境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监测与分析;二是运用无损检测工具对细菌、霉菌等危害展陈革命文物的微生物、害虫进行深度采样分析;三是综合评判展陈环境及革命建筑物本体环境病害风险。
为三处革命文物原址建筑进行全方位病害科技体检。初步形成涵盖基本信息记录、病害风险分析、预警监测评估三方面内容的“文物病害体检表”。综合运用数字化档案整理、信息资源管理技术等,为三处革命文物原址建筑建立文物病害数据库,为未来运用数字技术开发建立一套快速有效、推广性强的区域不可移动文物巡检和风险筛查的管理平台做好原始数据精准化采集工作。
全面摸清家底,创建体检档案。全面梳理江苏省革命文物名录中的总馆馆藏近4000件可移动革命文物保存状态和病害情况,摸清革命文物家底。将“文物体检”理念贯穿调查研究的全过程,综合运用传统调查方法和科技手段为不同地域环境、不同年代类型、不同材质种类的革命文物做科学体检,创新建立革命文物体检档案。
精准制定规范,评估环境等级。在针对性原则及适度性原则前提下,依照《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质量检测技术规范(WW/T 0016-2008)》总体要求,“一馆一策”制定《南京市博物总馆革命文物藏展环境控制监测技术规范》,提升文物保存和保护管理的科学技能,达到病害可诊断、险情可预警、风险可预报、趋势可预测的目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总馆革命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推动革命文物保存环境达标建设服务。
探索科技赋能,攻克酸化难题。着眼纸质、纺织类革命文物材质普遍存在脆化、酸化等病害问题,针对性开展革命文物酸情检测和病害评估,探明文物酸化的病害成因及机理,确定科学适宜的脱酸保护方法,并从文物保护安全性、稳定性原则出发,制定详细的酸情调查与检测、脱酸技术筛选实验以及脱酸后革命文物的理化性能效果评估等科学化与规范化工作流程,为科技脱酸提供可供借鉴的实验样本与数据支撑。
融合学科优势,探究肌理风貌。多学科介入,突破传统文物建筑遗址物理测量方式借助多种无损检测设备对革命建筑本体信息数据进行精确获取。综合运用物理、化学、生物检测分析手段对革命文物本体及其保存环境进行科学评估,同时就展陈智能化系统、小环境调控模组对革命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实践进行分析验证。并将调研取得的各项数据成果与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结合,为实现文物保存环境管理工作智能化、可视化、痕迹化,提供有力技术支持。
形成规范标准病害调查评估报告。创新建立革命文物的病害数据库及预防性保护的技术标准,为南京市博物总馆藏展文物预防性保护与和环境达标建设夯实实践基础。
建立革命文物(纸、绢质文献)酸碱度检测仪使用技术规范和测酸技术规范。针对革命文物纸质文献“酸化”检测,在遵循纸质文物保护原则与脱酸安全要求的基础上,建立科学规范化的工作流程。
助力打造党史学习教育实境课堂。通过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的现状调查研究,加快推动馆藏革命文物、原址建址的预防性保护和保护修复工作有效开展。调研工作是对文物价值的再认识过程,进一步推动了革命文物价值的创造性转化。2022年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在修缮保护后的革命文物原址上,积极开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丰富了青少年的红色文化教育,让这座革命原址建筑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助力展览展示全方位提升。在对渡江胜利纪念馆进行调研时,结合调研数据提出革命文物展陈预防性保护的建议,根据不同展陈主题,对革命文物的展陈环境进行专项调控、制定重点革命文物个性化展陈保护方案,有力保障了2022年渡江胜利纪念馆举办的6个专题展览中所有展陈文物良好状态,其中有2个专题展览荣获当年江苏省革命文物展陈优秀案例。
在新时代讲活红色故事,于新征程续写革命荣光。南京市博物总馆以实践作笔,把挖掘、活化、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的答卷书写在金陵大地上。南京市博物总馆将继续加强对革命文物资源价值的梳理利用,积极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为革命文物科技保护与活化利用提供南京样本,探索革命文物保护跨学科调研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