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穿越”指南:宴饮之韵 (四)

字号:T|T
2024-03-04 15:38 来源:陕西历史博物馆

假如一不小心“穿越”回去

我们该如何生活呢?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创造和运用简单的石、木工具,同自然界作斗争,谋求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一步一步地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化。首先来说一说饮食文化,吃的方式、吃的内容、吃的观念不断地变换,使得人类体质、社会、文化的进化获得了强劲的动力。让我们一起打开饮食“穿越”指南,重温饮食发展的漫漫长路吧~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一场宴会,一篇传诵至今的佳作,王羲之笔下的这桩文人雅事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曲水流觞是指每年农历三月在曲折的水流旁设酒杯,流到谁面前,谁就取下来喝,可以除去不吉利,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一种风雅的临水宴饮的方式。

作为酒杯的“觞”在这一雅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时代变迁中也被赋予了更多文化内涵。 

图片

鎏金蔓草纹银羽觞

图片

何家村窖藏出土造型、大小、纹饰基本一样的鎏金蔓草花鸟纹银羽觞共两件,为椭圆形,长方形双耳,平底。器物内外满饰鱼子纹地,内底中心刻椭圆形蔷薇式团花一朵,内壁装饰折枝花四株,枝叶宽厚肥大,枝繁叶茂,花叶间装饰流云纹。外壁两侧双耳下各装饰一只站立在莲瓣之上的鸳鸯和鸿雁,两端各有莲座一个,站立着相对而立的鸳鸯。双耳上錾刻小团花,四角点缀纹饰。纹饰雍容华贵,线条舒畅自然。器物采用捶揲成型,纹样錾刻。长方形片状双耳焊接于口沿之下。

图片

羽觞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具,外形椭圆,浅腹、平底,两侧有半月形双耳。羽觞出现于战国时期,盛行于汉代。在全国各地田野考古中,这种椭圆形带耳的杯子出土很多,因为有耳,考古学界亦称其为“耳杯”,也有引用古语称作“羽觞”。西汉时羽觞双耳微向上翘,到东汉羽觞双耳则大多与杯口取平。东汉后期羽觞双耳虽然还是与杯口平,但杯口两端上翘。羽觞可以用来盛酒,也可以用来盛放食物。

图片

鎏金蔓草花鸟纹银羽觞在工艺上采用鎏金錾花的方法制成。花纹装饰自然,流畅,活泼;花样取材广泛,并与花鸟纹有机结合在一起。这些花纹以满地装的艺术手法布满整个器物,加之刻花处鎏金,使得器物金光灿灿,富丽堂皇,为典型的盛唐器物。

图片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