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典杯・古籍内容创意季”背后的故事(一)
2023年12月落幕的由字节跳动公益、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的“识典杯・古籍内容创意季”,共收到来自47家图书馆的81件作品。这些作品为公众展现了各个图书馆的特色馆藏,不仅蕴含丰富的古籍知识内涵,也呈现了独特的美学价值,使古籍不再“束之高阁”。在图书馆组视频主创们看来,在图书馆从事古籍保护工作,多年与文字打交道,要转换视频语言,更新创作逻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们在恪守专业知识的门槛之上,又要突破固有的表达方式,让古籍更加贴近公众。在参赛作品创作过程中,他们有着怎样的突破与经历?
陕西省图书馆的获奖作品《谁在大明朝造了一个自行车?》,来自馆内两位被称为“文武能将”的馆员一张宇青和李航的巧思。他们在这件作品中,用陕西方言深入浅出地讲述了明代发明家王徽和他的著作《新制诸器图说》的故事,并用乐高组件手工复刻了一辆古人自行车。
当看到比赛主题时,陕西图书馆团队并没有把眼光局限在传统意义上的镇馆之宝,直接讲述古籍的版本高价值。他们认为,这样很难让大众短时间领略到古籍的生动有趣。
视频创作灵感来自科技史专业毕业的张宇青,他从学生时代就对王徵这位发明家感兴趣。王徵的《新制诸器图说》是一部配有大量插图的机械学著作,非常直观,通俗易懂。读研时,他曾看到过大风车的复原案例。他提出照着王徵书里的攻略,造一辆自行车的想法。因王徵书里的自行车和现代自行车的造型完全不同,这种古今的对比反差,对大众来说或许更有吸引力。
他们最终采用乐高去体现王徵版本的“齿轮”,但他们并无太多乐高搭建经验,也缺少零件,险些放弃。转折点来自一位名叫刘思瑞的初中生,部门同事刘颖的儿子。他作为外援,“救急”搭建自行车“原型机”。主创团队在此基础上,按照王徵的描述微调修改,才得以成型。
光造出实物,无引人人入胜、妙趣横生的讲解方式也不行。深谙新媒体语言环境的李航,找到了一条“玩梗”的路子,在视频里叠加热门的网络元素,紧靠流量热点,如马斯克、达・芬奇、星座、古人洋名、费马、陈奕迅热歌《单车》,去联结当代人的生活,让视频变得好玩起来。
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
在培训中学会从冷门古籍里挖掘与当下热门话题的契合点
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此次有两个作品获奖一一康熙皇帝的《几何原本》和《京报》。
康熙御笔朱批、满文手写版《几何原本》是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的镇馆之宝。《京报》也叫邸报,是古代报纸发展到清代的名字,记载当时最新的时政动态。据该馆历史文献部副主任冯丽丽介绍,以前向公众宣传这些古籍的惯常做法是:拍摄一段5分钟以内的讲解视频,辅以文字介绍,通过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发布。
参赛之初,文献学出身的冯丽丽想要复制上述模式,按照古籍的内容、行款版式、版本系统、珍贵程度撰写一份文稿,这就是她原本理解中的脚本语言。这种观念,在参加此次比赛的培训课后,被团队推翻。指导老师讲授了怎样构建一个符合视频浏览习惯的新媒体文本结构,在各个节点如何吸引用户、设定悬念、如何把冷门的知识和今天的生活相结合等等。
以《几何原本》为例,如果单纯介绍这部古籍,可能公众会很陌生,不感兴趣。冯丽丽和她的团队,找到“康熙的数学课本”这个点。“在中国,每个年龄层的用户都会知道康熙,这就在一个冷门的话题中找到大家熟悉的元素。”冯丽丽说。
在视频文本结构上,主创团队基于“康熙的数学课本长什么样”这个话题,陆续抛出“康熙的老师为什么是外国人”“用什么语言授课”“使用谁的教材”等问题,让用户保持好奇。最后再讲编纂过程和具体内容,去掉专业术语,节奏明快、由浅人深地勾勒关于这本书的故事。
在创作《京报》这个作品时,冯丽丽和她的团队则把当代年轻人参加公考复习的时政,和古人参照《京报》参加科举考试,结合起来讲述,在用户中产生了共鸣。这两个作品,在发布一天内,点赞量达到了2万。
辽宁省图书馆
平均年龄40+,从0开始学剪映
接到本次比赛邀请时,辽宁省图书馆古籍文献中心副主任李丹丹觉得,这和馆内想要重点发力的工作方向不谋而合。以馆藏《抱朴子・内篇》《孔门七十二贤像》两部古籍创作的视频,经历了不少磕绊和挫折,是馆内领导、员工、读者、志愿者、亲朋好友共同成就的作品。
相对于《孔门七十二贤像》易于演绎的画面感,《抱朴子・内篇》的知识点抽象,如果平铺直叙地讲葛洪生平和经历又过于单薄。团队决定采用葛洪从古代穿越到现代和化学老师PK的创意。
然而,创意转化为实操的过程,并没有想象中顺利,许多拍摄和制作难题都是团队第一次遇到。馆内的剪辑人员,因本次比赛才第一次下载了剪映应用,现学现用。给视频加配音时,成员们才第一次知道,原来现在做视频都可以AI自动化配音了。
这个被李丹丹自嘲为“草台班子”的团队里,视频拍摄和剪辑人员年龄都在40多岁。他们在有限条件下,利用身边资源,尽全力达到想要的作品形态,力求创造出一个最佳版本。演员也是“就地取材”,《抱朴子・内篇》里葛洪的扮演者,是来自多媒体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乔宏宇。化学老师的扮演者曹卿,在现实生活里就是美术学校的历史老师,也是图书馆的忠实读者和志愿者;视频拍摄用的教室,是曹老师不辞辛苦、一道道跑手续申请下来的。在视频中,黑板上用粉笔写下的方程式,团队向好几个化学老师交叉确认过。
《孔门七十二贤像》里朗读论语的小朋友,由李丹丹女儿和其同班同学扮演。小演员们不太受控,调皮爱闹好动,还要背诵论语,拍摄难度大,要反复拍摄多条素材,才能达到满意的状态。这也是李丹丹在作品里最喜欢的一个画面,“这让人看到了现代与古代的一种接续和对话。”
天津图书馆
乾隆皇帝也看口袋书
决定参赛后,天津图书馆古籍文献部主任叶卿安排了男生组和女生组两支队伍,分别进行视频创作,希望探索不同风格,达到最好的创作水准。
团队在主办方组织的培训中意识到,新媒体视频里的选题和自己理解的传统文本上的选题压根不是一码事儿。传统写作中的选题,是指拍什么素材,书里写了什么,怎么写的,有什么意义。视频作品里的选题,侧重找准观众感兴趣的切入点,采用公众更易接受的用词和语言习惯。
基于这样的思路,男生组的创意是从古籍修复师的角度,介绍《津门保甲图说》,结合天津方言、天津快板等特色元素,演泽天津地方人文建筑。但最后因制作成片达不到叶卿心里的参赛标准被放弃掉了。“年轻人准备得很辛苦,也很认真,但我们要拿出自己心里满意的作品才行。”
本次获奖作品来自女生组,在选题阶段,团队成员杨欣言就笃定馆藏《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子部六卷),从内容、版式定能抓住读者的眼球。这部巾箱本古籍由红木书盒盛装,织锦函套包裹,袖珍小巧、装帧精美。不仅是纪晓岚亲笔手抄,更是乾隆皇帝的心爱之物,也是鲁迅必读古籍书单里的一员。
“口袋书”这一选题切人点,源自杨欣言的一段留学经历。她的专业是西文古籍研究。“我在法国留学时,发现欧洲人的阅读习惯很好,书店里有小本口袋书卖,地铁车站里人手一本,揣口袋里随时可读,这让我不禁想到其实中国也有自己的口袋书,我馆馆藏的这部巾箱本《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就是中国古代的‘口袋书’。’
叶卿评价本次大赛对天津图书馆的古籍推广工作有着里程碑的意义,馆内同事们信心大增。团队已组建宣传小组,准备开启“我在天图读古籍 我在天图修文物”系列栏目,投入更多资源,去挖掘更多“口袋书”这样好玩的创意,让神秘的古籍“接点地气”。
首都图书馆
一幅“会动”的长卷,再现古都北京风貌
来自首都图书馆的作品《万寿盛典图》,是采用了二维动画的作品。这部历史版画巨制,经由技术制作“动”起来,再现清朝时期北京城的城市景致和市井百态,可以说是极具首都文旅特色。
从事古籍保护工作16年的史丽君谈起作品的创作时提到,选取《万寿盛典图》的初衷,是借助观众对北京城古都风貌的切身感受、对传播度较高的影视作品中康熙寿辰的已有认知,使观众在观看作品的时候能够产生较强的代入感。
“这部古籍完美结合了知识性、文物性和趣味性,立足点也在古都,与现实有对照,也贴近普通人的生活。”史丽君说。
《万寿盛典图》50多米的画卷里,出现的古代人物有两万余个。虽然视频里的动画只提取了几秒来呈现,但背后却是7名古籍研究人员花了大半年的研究心血,是反复考证和推敲的成果。
这个作品在既有动画基础上重写脚本。在听了主办方提供的视频策划培训后,团队主创深感现在新媒体视频语言和写作能力一样,是一种基本素养了,这颠覆了传统文案宣传的思维方式。
在首都图书馆团队看来,公共图书馆在古籍活化工作上,最应该坚持的是“守正创新”,娓妮道来一个津津有味的古籍故事,要做到反复考证无硬伤、无歧义,还要结合大众审美和趣味,这其实是很难做到的。团队对某一支视频的数据并无执着和过高期待,唯有持续的常态化更新,才能进入创作的正轨。
“正如终审时,徐永明教授说的,图书馆也许可以做成一个视频版的《四库提要》。把古籍转化为视频合集,供当代人当作视频目录书来查阅观看。”史丽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