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内容与形式的丰富提升势在必行
当前,有些地方的中小学对于思政课的重视程度、方法手段有待进一步强化。基于此,应进一步加大实践探索力度,实现包括考古在内的文化领域和教育领域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创新思政课内容与形式,着力构建“大思政课”工作格局,以文化人、以史育人,让学生在历史文化的浸润滋养中健康成长、发展进步。
依托考古成果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采取面向学生讲述考古故事、组织学生体验考古发掘过程等生动多元的形式,更易被学生接受喜爱,激发学习内生动力,促进学生入脑入心,更好地发挥思政课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重要育人作用,教育广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成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伟业的下一代。
考古对于提升思政课效能具有重要价值
有助于认知中华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考古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追溯人类起源、探究中华民族历史、发现中华文明瑰宝,其成果的重要价值正是思政课的重要内涵。凌家滩文化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并称为“中国史前三大玉文化中心”,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过程中具有标志性地位,为研究五千年中华文明提供了实物例证。研究揭示其重大价值并有机融入思政课,将有助于学生了解认知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有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诸多载体和内涵都是通过接续奋斗的考古发掘和研究阐释而揭示发现的。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的明中都考古队探索这座恢宏都城营建的故事,追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发展脉络。作为隋唐运河沿线重要的考古发掘遗址,柳孜运河遗址出土了数量众多的瓷器。这些遗址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蕴含着丰富厚重的历史、文化、美学、科技等方面的价值,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讲述大运河、明中都的历史,以及瓷器、瓦当等出土文物的价值内涵,将助力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接受和传承传播。
有助于立德树人
考古工作既需要专业精深的知识技能做支撑,更需要甘于寂寞、默默奉献、求真务实的工匠精神。考古工作者风餐露宿、青灯黄卷、艰苦奋斗、不懈求索,方能取得丰硕的考古成果,同时也向世界呈现了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砥砺奋进、勇于探索的伟大精神。这正是身边可知可感的生动事例和典型人物,讲述其真实故事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思政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树立正确的品德情操,进而有效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任务。
有助于考古事业后继有人
考古事业需要代代传承、接续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积极培养壮大考古队伍,让更多年轻人热爱、投身考古事业,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通过考古与思政课有机融合、无缝对接,可望帮助学生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在了解考古、认识考古、感受考古的基础上进而热爱考古、学习考古、投身考古,立志发奋,成为这项重大任务和伟大事业的传承者和接班人。
多方探索考古与思政课的融合路径
考古走进校园,彰显责任担当
考古在社会公益文化事业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考古工作者应积极作为,主动走进校园、走到师生们身边,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将考古有效融入学校思政课,让学生零距离感受考古的魅力。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持续开展的“发掘辉煌历史 传承灿烂文明—安徽考古走进中小学”大型公益活动受到师生普遍欢迎。考古队员以平实的语言讲述生动鲜活的考古故事和考古成果,完善和补充了学校的历史教学,学生积极提问互动,实现了考古科普与思政课的有效融合。在感受历史文化和考古魅力的同时,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进一步树立正确的唯物史观,培养文物保护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助力提升全社会的文物保护理念。除了考古专家授课讲座,还可向学校赠阅考古类图书、协助成立考古社团并给予指导、开展文物考古微展览等,积极探索培育富有文物考古特色的校园文化,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和新兴媒体,加大活动宣传力度,形成校园内外共同关心关注考古思政的良好氛围。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举办“考古公开课”活动
学生走近考古,感悟初心使命
考古融入学校思政课需要双向互动、多方联动,将走进去和走出来有机结合。学生走进考古工地,现场体验考古发掘的神秘和乐趣、艰辛与探索,感悟考古人的初心和使命、责任与担当,也是丰富思政课内容和载体的创新举措。近年来,中小学生先后走进考古发掘工地,聆听考古专家现场讲述生动的“考古公开课”,沉浸式体验考古魅力,既为青少年提供了多样化的历史文化滋养,也展现了文博资源的价值内涵,推动了文物考古成果共享,同时也是实现思政课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深度结合、构建大思政课的积极探索。应进一步整合资源、整体谋划、合力推动,利用地方特色文化历史等教育资源,着力将其打造成学校开展思政课、践行初心使命、进行社会实践的重要基地。
组织考古研学,开展主题教育
研学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对于学生开阔眼界、丰富体验、拓展知识面、提升生活技能、锻炼动手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作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考古及博物馆研学活动日益成为利用文博资源拓展教育范围、深化教育内涵的热门渠道。应注重寻找研学与考古资源的契合点,积极开展以考古为主题的研学活动。如统筹利用考古遗址公园、博物馆、文化场馆等各类丰富多元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教育,通过学生参加研学活动强化以史育人,开拓打造学校教育与文物考古领域互通互补的“大思政”格局,创新开展考古思政,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考古进校园活动 & 中小学生走进考古发掘工地
增设考古内容,加强课程建设
思政课的内涵需进一步延伸拓展,课程的内容也需进一步更新完善。在进行考古成果的课程转化利用、设计开发、课堂教学的同时,学校也在面向学生传递、传播考古成果的价值与内涵。应探索将文物考古相关知识点潜移默化地融入思政课及历史课等课堂教学,丰富教学内容资源,推进考古有机融入思政课堂教学。通过讲考古故事的方式,把历史文化和中华文明讲好、讲活,触动心灵,真正做到入耳入脑入心,助推思政课成为一门老师用心教、学生用心悟的生动课程,深入实施考古、思政跨学科综合育人。结合当地的考古发现、考古成果,讲述地域传统文化及历史事件、历史名人等,开发富有教育意义的地方和校本思政课程,注重发挥学生主体积极性,综合运用研讨、辩论、情景展示等多种教学手段,切实提升思政课效能。
考古进校园活动
开展主题竞赛,激发关注热情
征文、绘画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既可激发学生兴趣,又可提升其写作和绘画技能水平。应注重结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博物馆日等重大文化节庆、纪念日开展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参与度高、吸引力强的系列比赛和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创新思政载体。鼓励引导师生围绕文物考古、文化历史等主题创作微电影、动漫、音乐、美术、短视频等作品,择其优异者纳入思政课教学内容,进一步激发参与热情、提升考古思政关注度。
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文博素养
加强对教师队伍,尤其是思政课教师进行有关文物考古等历史文化方面知识的培训培养力度,增强教师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意识和能力水平。可邀请文物管理部门、考古科研单位、博物馆等专家学者作为学校思政课的特聘教师或校外辅导员,长期、定期到学校为师生授课或作专题讲座、报告,提升其文博综合素养,坚持不懈,久久为功。
凌家滩遗址出土玉双联璧与 2022 北京冬奥会奖牌穿越古今的超级连接
考古成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深厚滋养,其价值和内涵正是学校思政课的优势资源和生动素材,应予以充分重视、吸纳运用。思政课应不断加大实践探索力度,从理念、意识、方式、路径等方面进一步开拓创新,用考古赋能思政,将考古成果的活化利用与思政课无缝连接、深度融合,拓展思政课内涵,丰富思政课载体,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其更加生动鲜活、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理解,进而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