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与苏州的情缘

字号:T|T
2024-01-25 16:57 来源:吴文化博物馆

说起“爱国”诗,人们多半会吟诵“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句的作者文天祥(1236-1283年),字宋瑞,自号文山,江西省吉安人,南宋末年政治家。在国家濒临绝境时,他坚持爱国信念不动摇,扛起了抵御外侮的大旗。在兵败被俘后,他又“威武不能屈”,从容为国捐躯,而被后人奉为民族英雄。

 

图片

文天祥像取自清代顾沅辑,道光九年刻本《吴郡名贤图传赞》,孔继尧绘

 

其爱国精神薪火相传,一直激励着后人,不断为国奉献,为振兴中华而努力。而这位舍生取义的民族英雄,还与苏州颇有渊源。就在南宋末年,文天祥曾被任命为平江知府(今苏州),在苏州任职四十来天。在这不满两个月的时间里,他与苏州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成为苏州人民难以忘却的记忆。

 

 

 

约日齐奋,有进无退:誓死保卫平江府

 

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蒙古领袖忽必烈下令二十万大军水陆并进,誓要一举荡平南宋。生死存亡之际,南宋皇帝发布勤王令,希望各地招募军队,抗击元兵。时任赣州知府的文天祥,散尽家财,征召了数万人,准备领军北上抗元。临行前,朋友劝他:“你这些人马都是乌合之众,现在过去如同羊入虎口一样,只能白白送死。”文天祥回复道:“这些我都明白。但是国家养士三百年,今天就到了我们报效朝廷的时候了。而且我以身作则,相信天下的忠义之士会群起响应,胜败还在两可之间。”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可惜朝廷不这么看文天祥,正当他准备北上之时,朝廷却产生了猜忌。宋朝对武将多有打压,文天祥虽是文臣,但他挥手之间,就能招募数万勇士,号召力太强。因此朝中大臣就建议将文天祥调到首都临安(今杭州),放在眼皮子底下看管。文天祥愤怒异常,多次上疏,要求派自己到前线去抗战,决不留在后方无所事事,可惜都被否决了。

 

图片

《平江图》拓本 苏州碑刻博物馆藏

 

转机很快就出现了。德祐元年(1275年)八月,元军在长江一线,发起猛烈进攻,局势岌岌可危。南宋朝廷不得已之下,任命文天祥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让他坐镇苏州,指挥前线的战事。临行前,文天祥向皇帝上疏:

 

朝廷姑息牵制之意多,奋发刚断之义少,乞斩(吕)师孟衅鼓,以作将士之气……今宜分天下为四镇,建都督统御于其中……约日齐奋,有进无退,日夜以图之,彼备多力分,疲于奔命,而吾民之豪杰者又伺间出于其中,如此则敌不难却也。

 

在奏疏的开头,文天祥态度鲜明地要求斩杀朝中投降派首领吕师孟,以此振奋人心,提升士气,表明坚决抗争到底的意志。也借此痛批朝廷虚外守内,将武将当贼防的国策,要求朝中上下扭转思想,做到上下一心,共同抗击元人。最后提出建议,将天下分为四个战区,设置都督统筹管辖,要求大家有进无退,一致对外,分散敌人的力量,最后联络敌后的豪杰义士,伺机骚扰,迫使敌方大军后撤,实现保家卫国的目的。文天祥的奏疏有理有利有节,详细地分析了内外局势,绝对大有益于南宋朝廷。可惜,当时的朝臣不是别有用心之辈,就是迂腐守旧之徒。导致他的上疏石沉大海,未被采纳。

 

德祐元年(1275年)十月,文天祥抵达苏州。此时苏州城中,一片兵荒马乱的景象。为了稳住城中军民的信心,表现誓与苏州城共存亡的决心,文天祥将家人都迁居到了苏州城,位置就在潮音庵。此举大大振奋了军队的士气。

 

解放后,考古工作人员在潮音庵一带,发掘出土了数量可观的“韩瓶”。韩瓶外形瘦长,口部非常小,颈部有双耳,可以用绳子串绕手提,是南宋常见的军用水壶。证明此地曾经确实有大批宋军驻扎。从文天祥将家人安置在军营的举动,可以看出他做事刚中有柔,粗中有细,既能顾全大局,还能心系家人,是个不虚伪做作的真汉子。

 

图片

南宋 韩瓶 湖州凡石桥遗址出土 浙江省博物馆藏

图源:浙江省博物馆

 

文天祥立马派兵,整肃治安,稳定苏州局势。苏州百姓看到文天祥爱民如子,纷纷对其大为敬仰。四方豪杰看到这一举动,也对其好感大生,纷纷投到其麾下,为之效命。

 

其中,江淮人缪朝宗是其老部下,之前战事纷乱,导致流落江湖,现在特意赶到苏州,重新效力。文天祥知其为人谨慎,心思细腻,就将打造兵器的重任,托付给他。浙江黄岩人杜浒募集四千壮士,也赶来苏州,投奔文天祥。自此一直为文天祥鞍前马后,跟随他矢志抗元,终身不改。苏州守将吴渊抛家舍业,矢志伴随在文天祥左右。

 

此时敌我力量悬殊,这些将领未必都是脑袋不清楚,一时冲动,来到前线。只是被文天祥的气概与个人魅力所折服,英勇无畏,誓死保卫苏州,保全南宋。他们都有幸福美满的家庭,人人羡慕的家业。但是有感于文天祥的高义,他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也要追随对方。面对此情此景,文天祥诗性大发,写了《苏州第五十四》:

 

嵯峨阊门北,朱旗散广川。

控带莽悠悠,惨淡陵风烟。

 

图片

《姑苏繁华图》局部 徐扬 清 辽宁省博物馆藏

 

“阊门”位于苏州城北,文天祥在此遥望前线,为战事做准备。红色的军旗遍布在广袤的大地上,预示着战争将非常激烈。现在战争还未打响,陵墓前就已经有了许多风尘与烟雾,真正打起了之后,又有多少人会妻离子散啊。

 

在众人的帮助下,文天祥迅速站稳脚跟。此时,文天祥听说元军已经到达了常州,正在攻城。常州是江南门户,地形复杂,多丘陵山地,利于防守。如果常州被破,则以平原坦途为主的苏州,就会无险可守,局势也将万分凶险。因此他当即命令手下将领麻士龙、尹玉领兵救援。文天祥的部队多是忠义之人,立志报国,奋勇杀敌,可惜寡不敌众,全军上下一起为国捐躯。在这种局势下,南宋朝廷又出昏招,要求文天祥领兵返回杭州,事实上就是要放弃苏州。

 

文天祥非常清楚苏州的重要性,也不愿意放弃苏州城内的百姓,可惜军命难违。走到苏州城边,想到刚刚牺牲在常州的将士,又想到朝廷的昏聩,文天祥悲愤地写下了一首诗:

 

山河千里在,烟火一家无。

壮甚睢阳守,冤哉马邑屠。

苍天如可问,赤子果何辜。

唇齿提封旧,抚膺三叹吁。

 

在诗的前半部分中,文天祥感叹常州百姓遭受战火摧残,人民流离失所。惋惜朝廷没有张巡那样的守城专家,可以巩固边疆防务,更是叹息中华百姓遭到了屠戮。诗的后半部分,先是大声疾呼,希望老天爷能够睁睁眼,看一下这残酷的人间,接着文天祥又重新焕发出生机,表示自己虽已经年迈,还会为大宋的复兴奔走。

 

图片

《行书上宏斋帖卷》局部 文天祥 南宋 故宫博物院藏

 

文天祥在苏州的时间虽短,但是他的气概,他对苏州城的爱护,百姓都看在眼里,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获得了当地人的认可。

 

 

 

一叶漂摇: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的感叹抵不过朝廷的诏令。他最终还是妥协返回临安。可是他前脚刚走,后脚平江府通判王矩之就将城门打开,投降了元军。从这一事件中,可以看出文天祥威望太高。只要他坐镇苏州一日,苏州一日就不会投降。那些小人只能在他离开之后,才能侥幸得逞。

 

苏州失守后,临安局势越发危机。文天祥提出迁都的方案。可是臣等正欲死战,奈何陛下却要先降。太皇太后命令文天祥出使元营,商议议和事宜。一心效忠朝廷的文天祥,无奈之下,只好从命。他北上元军大营,不料蒙古军统帅伯颜不讲规矩,将他扣押运往北京,押运船只北上经过苏州,苏州百姓听说文天祥的消息,纷纷前来探望,元军怕出事,立马开船。文天祥看到此情此景,重新焕发斗志。后来他寻机出逃,途经苏州时,百感交集,写下了《平江府》:

 

楼台俯舟楫,城郭满干戈。

故吏归心少,遗民出涕多。

鸠居无鹊在,鱼网有鸿过。

使遂睢阳志,安危今若何。

 

诗的前半部分,勾勒被元军占领的苏州的肃杀景象,抒发对南宋官员无心抵抗、遗民为人鱼肉的痛心。后半部分悲愤地表示,如今苏州城,居然为蒙古人鸠占鹊巢,南宋的大半江山也已流失。假如当时他能留在此地,如唐代的张巡、许远那样,死守苏州,或许能保得南宋国力的一线生机,使局面转危为安,不至于沦落到如今的境地。话语中充满了自责与难过,更隐含着对南宋朝廷的失望与无声的谴责。

 

图片

文天祥《草书谢昌元座右辞卷》

宋咸淳九年(1273)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顺利逃脱的文天祥,被南宋朝廷任命为右丞相。他坐镇福建汀州(今福建长汀),筹划各路义军的进攻事宜,掀起了一轮反元浪潮。景炎三年(1278年)十二月,文天祥被叛徒出卖,兵败被俘。元军统帅张弘范数次招降,他都无动于衷。张弘范知道他擅长诗文,强行要他写文章。他写了《过零丁洋》,诗中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语句,表明心意。

 

图片

宋 传文天祥玉带生砚(整体)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文天祥被押解到元大都后,忽必烈让降臣王积翁招降对方。面对招降,文天祥回道:

 

国亡,吾分一死矣。傥缘宽假,得以黄冠归故乡,他日以方外备顾问,可也。若遽官之,非直亡国之大夫不可与图存,举其平生而尽弃之,将焉用我?

 

文天祥一开口就以“国亡,吾分一死”,将对方的招降回绝了。“傥缘宽假,得以黄冠归故乡”一句,意思是倘若因缘际会,碰上了天下大赦,让我以道士的身份回道故乡,语气松动,似乎有着求饶之意。实际上文天祥在调侃王积翁。因为对方是一个降臣,文天祥从心里面瞧不上他,谈话之中就带有几分讽刺挖苦的味道。因为文天祥是一个抵抗派,犯得是十恶不赦的大罪,他不是死,就是降,没有第三条路可以选择。“举其平生而尽弃之”一句,更是表明文天祥一生功业都在抗元上,如果投降,就是在否定自己,那我还算是我吗?话语中满是坚定,誓死不降。

 

图片

《草书木鸡集序》文天祥 南宋 辽宁省博物馆藏

 

文天祥在狱中收到女儿来信,知道家人在宫中为人奴婢。他明白,自己如果不投降,家人将会一直受苦,永无出头之日。可是一旦投降,又与心中的信念相冲突,为此他内心焦虑异常,肝肠寸断。最后他在给妹妹的信中说道:

 

收柳女信,痛割肠胃。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这里,于义当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环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

 

从两个“奈何”中,似乎能看到文天祥在情与理,亲与忠之间的纠结,更是能感受到他的悲痛与决心。“爹爹管不得”一句,表明了他舍生取义的决然,与不能看到女儿未来的心酸。

 

图片

文天祥苏州石刻像刻于1827.11(清道光七年),孔继尧绘,石蕴玉正书赞,谭松坡鐫,为《沧浪亭五百名贤像》之一。

 

临刑前,文天祥问明了南边的方位,之后向南而拜,实现了“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誓言,从容就义。当时刑场上,就出现了数十位江南义士,为其办理后事。恐怕在这些人里面,也有文天祥在苏州的老部下吧。他们在遗体的衣带间,发现了文天祥给后人留下的遗言: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宋丞相文天祥绝笔。

 

用孔孟做开头,表明自己以儒家经典,做成人生准则,是一个俯仰无愧的大丈夫。更是用“庶几无愧”一词,激励后辈学者,要能对得起天地,对得起父母家人。

 

 

 

吴人思之:文天祥长在苏州

 

文天祥去世后,苏州百姓感念其气节,将姑苏西北区域的一座寺庙,改名为文山庙,并将庙前的路称作文丞相弄,以此纪念文天祥。

 

图片

文山寺

 

文山寺是一座尼姑庵,它由文山潮音禅寺、潮音庵、云林庵三寺共同构成。这组建筑的主体本来是潮音庵。据清末苏州乡绅吴光奇记载:

 

吴中潮音庵,西临中市,背枕桃坞,左邻文山寺,后与云林庵毗连,南宋以来有名之巨刹也。

 

潮音庵还曾是文天祥用来安置家属的场所。由于这层渊源,明代正德年间,苏州乡绅们在庵旁,建了专门纪念文天祥的忠烈祠。可惜嘉靖年间,忠烈祠被迁建到长洲县学前。忠烈祠后来又改成了“平江书院”,上世纪40年代又移用作“文山小学”。这也可以看成文天祥对苏州子弟的一份遗泽吧。被视为文天祥后代的文徽明还“书《正气歌》于堂之壁,生气凛然”。如今苏州的忠烈祠已不存,这块墨宝却长留天地间,北京“文丞相祠”的墙壁上,就刻着文徽明手书的《正气歌》。

 

图片

《草书正气歌六屏》 于右任 刻石 1938年作 尺寸175厘米×53厘米×6 西安碑林博物馆藏

 

除了文山寺与忠烈祠外,苏州与文天祥有关的古迹还有很多。比如,狮子园内,有一方历史名碑,就是由文天祥自作并手书的《梅花诗碑》。碑高1.5米,宽0.7米,诗碑内容是:

 

梅花诗碑

静虚群动息,身雅一心清。

春色凭谁记,梅花插座瓶。

 

图片

文天祥手书梅花诗碑 苏州狮子园

 

这首诗用借物喻情的手法,抒发了文天祥宁死不屈的精神。“梅花插座瓶”一句,表面是在写梅花被插在瓶子里的情况,实际则是表明文天祥身陷囹圄的窘境。“身雅一心清”一句,更是直观的表明了文天祥坚持信念,绝不动摇的特点。文天祥用狂草,宣泄心中淤积的苦闷,在肆意挥洒中,表达了自己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与故国同生共死。字里行间冲拆着一股昂扬向上的正气。全诗的最后一个“瓶”字,饱满圆润,表明他的情绪得到了缓和,已经能够坦然地面对死亡。

 

文天祥做为后世文人的楷模与榜样,更是被立在苏州文庙前,受到大家的礼敬与膜拜。文庙由范仲淹所创,庙学合一,被誉为“江南学府之冠”。文天祥像被安置在明伦堂前院,能够让学子早晚参拜。从石像表面颜色斑驳不一,可以想见它年代久远,受够了雨打风吹。文天祥形象肃穆端庄,双手交叉相握,高举到胸口,头戴冠帽,身着朝服,明显一副参加朝会的景象。这一造型,也是在激励苏州学子认真学习,能够像文天祥一样,为国建言献策,青史留名。

 

图片

明伦堂前院 文天祥石刻 图源网络

 

在民间,大家大都把苏州文氏看成了文天祥的后代。特别是苏州人顾鼎臣在《正气堂记》中载:

 

故宋少保右丞相信国公文天祥,当宋之季年,以勤王之师开阃平江。凡几月而去,虽事出仓卒,而功德显著。去之数百年,而郡人思之不忘。法应祀典。今其子孙有流寓吴中者,愿出地建祠。

 

顾鼎臣先将文天祥与苏州的渊源阐明。之后更是提到苏州人数百年都不曾忘记文天祥,对其非常怀念,引申出应该为其建立祠堂,褒奖忠义。接着话锋一转,谈到文天祥的后代流落到苏州,想要出钱出地建立祠堂的打算。在这里,顾鼎臣已经把苏州文氏当成文天祥的后代了。

 

可惜根据《宋史》记载,“天祥惟一子,与其母皆死。”而且做为当事人的苏州文氏,也秉持着否定态度。文徵明的父亲文林在修家谱时,就明确说道:

 

至宋咸淳间,宣教郎宝为衡州教授,子孙留家衡山,衡之文氏,实始于宝。

 

文宝做为苏州文氏的始祖,既然在咸淳年间当官,这就表明他与文天祥是同一个时代的人,自然不会是文天祥的后代。从这点中,可以看出苏州文氏很清楚自己并非文天祥后裔。而且这应该是苏州文氏的共识,并非是私下的秘密。因为文徵明在做《咏文信国事四首》时,都是“人间别有成仁乐,未用区区悼此公”“天心悔祸宁无日,惜不令公见肃清”一类,平直的颂扬其忠义,并未有任何与之血脉相连的语句。

 

有趣的是,旁人却一直在将苏州文氏与文天祥相关联。比如,杨循吉在为文林作墓志铭时,提到“相传以为宋丞相信公之族”,隐隐约约间,将两者联系在一起。之后的王鏊更是直言道“太仆少卿文公森,其先自庐陵徙衡山,自衡来吴,盖公(指文天祥)之裔胃”。文坛领袖王世贞也宣称“文衡山先生……云故丞相天祥裔也”。这三位文学大家,一位比一位肯定,从“相传”的隐约推测,到“公之裔胄”的大概肯定,再到“天祥裔”的直接认定。

 

图片

近代拓宋文天祥书法作品《忠孝》 碑帖拓本 纵117厘米,横57厘米 宜宾市博物院馆藏

 

这背后实际上存在着一种内在的逻辑。首先苏州文氏虽然不是文天祥后裔,但其始祖还是与文天祥有所关联。文徵明就经常在各种公共场合中,提到“宝与天祥同所出”,亦即文宝与文天祥是同族。既然是同族,就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双方的血管里面流着相同的血液。因此也能将苏州文氏当成文天祥的血脉。另外文天祥做为忠义的化身,读书人的偶像,而且确实来过苏州任官。在此基础上,他的后代如能来苏定居,就让苏州百姓倍感亲切。这就像很多地方争抢名人故里一样,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

 

 

结 语

 

虽然文天祥在苏时间不长,但其精神却一直鼓励着苏州人民。苏州人民之所以佩服他,一是感念对方在时局危难之际,没有放弃苏州百姓,二是被对方舍生取义的信念所打动。他的形象不断在苏州民间传唱,成为苏州五百名贤祠中的一位,被后人永远怀念。

 

图片

参考文献:

1.(宋)文天祥:《文山集》,四部丛刊景明刻本。

2.(宋)郑思肖:《心史》,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3.(宋)佚名:《宋季三朝政要》,清道光二十四年金山钱氏刻守山阁丛书本。

4.(元)脱脱:《宋史》,中华书局,1985年版。

5.(明)陈循:《寰宇通志》,明景泰内府刻本。

6.(明)董斯张:《(崇祯)吴兴备志》,民国吴兴刘氏嘉业堂刻吴兴丛书本。

7.(明)顾鼎臣:《顾文康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

8.(明)文征明:《文征明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

9. 丁功谊、李仁生:《文天祥年谱》,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10. 万绳楠:《文天祥传》,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1. 俞斌:《晚明至清苏州文氏家族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16届硕士论文。

12. 王梦熊:《春色凭谁记——文天祥〈梅花诗碑〉赏析》,《书画艺术》,2001年第3期。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