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枢纽丨“地铁+IP”双向赋能,主题化列车创意营造沉浸式文交旅融合体验

字号:T|T
2024-01-24 17:27 来源:沉浸中国

随着城市更新的不断演进和旅游业的蓬勃兴起,地铁已不再仅仅被视为一种简单的交通工具,而逐渐演变为突显城市文化和旅游资源的重要展示平台。在近年的发展趋势中,一种新兴的营造模式——沉浸化地铁,正逐渐融入社会景观,为旅游业的繁荣和城市更新注入崭新的生机。这一前瞻性的交通设计理念强调通过精心规划的车站布局、艺术品装饰及数字技术展示等手段,为乘客提供独特的文化体验。

如今,当IP与地铁相遇,一场关于文化和科技的盛宴正悄然上演。IP的引入,不仅丰富了地铁的文化内涵,更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城市的品牌形象。那些耳熟能详的故事、那些充满活力的角色,都成为连接乘客与城市的情感纽带。而地铁的便捷与高效,也为IP的传播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地铁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地铁站与车厢也因此成为IP的绝佳展示平台,“IP+地铁”让更多人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IP的魅力。

沉浸式地铁作为新型旅游和城市发展方向,具备多方面优势。首先,通过展示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特色,沉浸式地铁有助于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形象,成为城市形象打造的有效手段。其次,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体验方式,它丰富了旅游产品供给,为游客提供独特而丰富的旅行体验。此外,沉浸式地铁还有助于增强市民和游客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综合来看,沉浸式地铁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图片

(图片:北京“时光列车”地铁站打卡点丨来源:跟着BRTV去旅行)

1.主题化设计:沉浸式地铁以特定的主题或文化元素为核心,对车厢进行全面、细致的装饰。如城市历史、影视画面等,使乘客在短暂的旅途中沉浸于特定的文化氛围。

2.多感官体验:沉浸式地铁不仅通过视觉手段来营造氛围,还可能通过音效、气味、触感等多种感官体验,让乘客全方位地感受主题。

3.互动性:一些沉浸式地铁项目还设计有互动环节,乘客可以通过触屏、按钮等方式参与互动,增加体验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一 · 城市IP+地铁:

北京“时光列车”穿越古今

图片

(图片:时光列车丨来源:跟着BRTV去旅行)

北京地铁的发展是中国首都城市现代化进程的缩影。自1969年10月1日新中国第一条地铁——北京地下铁道一期工程建成通车以来,北京地铁已经经历了五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为将最具历史意义的1号线打造成城市流动的风景线和首都轨道交通的地标性打卡线路,地铁公司于2023年开启“时光列车”主题车次,以北京地铁的发展历程为主线,带领乘客穿越古今,体会时代变迁。

图片

(图片:一节车厢,一个时代丨来源:跟着BRTV去旅行)

为了营造时代穿梭感,“时光列车”的设计充分借鉴历代北京地铁标志性特征,通过列车车厢的巧妙连接展现不同时代的地铁车型。首尾两端分别采用代表60年代和70年代的DK2型车和DK3型车样式,满足对“怀旧绿皮”车的追溯需求。第2节和第5节呈现80年代的DK11型车和90年代的DKZ4型车样式,而中间的第3节和第4节则融入新世纪的“双奥”元素,分别以2008年8号线奥运支线DKZ15型车和冬奥支线智慧冰雪列车为设计原型。

图片

(图片:冬奥设计元素丨来源:跟着BRTV去旅行)

“时光列车”的车身上标有代表年份的字样,如1969、1984、2008、2021、1999、1971,使乘客从车头或车尾上车都能感受到“从过去到当下”和“从当下回到过去”的时代穿梭感。同时,在复刻经典车型的基础上,选择了军事博物馆、北京饭店、东四十条地铁站、中央广播电视塔、奥运鸟巢、冬奥大跳台等标志性建筑作为设计元素,更加强调“时光列车”的时代属性。

图片

(图片:横排座椅布局丨来源:跟着BRTV去旅行)

走进车厢,“时光列车”的内部设计进一步加强了穿越感。通过展示地铁时光老物件、老照片、司机控制器、行车控制台、信号灯、信号旗、纸质车票等复古元素,地铁带领乘客穿越到那段旧时光。车厢内采用横排座椅布局,绿皮车厢还播放过去地铁运行的珍贵影像,带领人们回到那个特别的时代。在智慧冰雪列车主题中,还通过“魔屏”展现了未来智慧地铁的景象,期待能为乘客呈现更美好的出行体验。

图片

(图片:时光列车内部丨来源:跟着BRTV去旅行)

总体来看,“时光列车”通过外观设计和内部陈列,成功地创造了时代穿梭感,将乘客带入一个兼具怀旧和未来感的地铁体验之中,成为北京地铁乃至城市发展历程的生动博物馆。伴随着“时光列车”的试运行成功和常态化运行开始,这趟主题地铁受到了越来越多乘客的认可和喜爱。

二 · 乐园IP+地铁:

上海迪士尼打造地铁里的《疯狂动物城》

近日上海迪士尼为给全新打造的“疯狂动物城”主题园区预热,与人民广场地铁站和徐家汇地铁站开展了梦幻联动,将地铁站打造成了有趣的《疯狂动物城》。

图片

(图片:“照妖镜”丨来源:网络公开)

活动的亮点之一是在地铁站的换乘通道内设置了与电影《疯狂动物城》相关的人物元素:乘坐自动扶梯时,旁边墙面镜子里的角色与乘客奇妙重合,被戏称为“照妖镜”。这样的设计使人们仿佛置身于电影场景中,化身一个个动画角色,增添了互动感、代入感和趣味性。

图片

(图片:徐家汇地铁站内的“斑马线”丨来源:网络公开)

此外,地铁站内还有一些布置,如真实的“斑马线”和电影中的经典台词“每个动物都有无限可能”,都展现了精心的策划。走在络绎不绝的换乘通道里,人们与画面中的动物一样步履匆匆穿行在这个城市。网友直呼“次元壁破了”,认为地铁站已经不再是普通的交通场所,而更像是迪士尼的一部分。可见,这种细致入微的布置不仅为乘客提供了打卡的机会,也让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感受到一些欢乐和温馨。

图片

(图片:一起步履匆匆丨来源:网络公开)

三 · 赛事IP+地铁:

杭州亚运会打造城市名片

(一)亚运元素融入地铁列车

早在亚运会开始之前,杭州就推出了“1+4”亚运主题地铁列车,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别具一格的亚运体验。其中,19号线“亚运号”定制专列是为杭州亚运量身打造的,其车身以及车厢内采用的虹韵紫色调来自亚运会的色系,展现了杭州亚运会的独特魅力。专列从设计之初就得到亚组委的指导,悬挂着亚运会会徽,车身内外绘制了杭州亚运会口号、愿景等核心元素,成为所有列车中独一无二的存在。这辆定制的亚运号专列融合了绿色、智慧的设计理念,致力于打造一条流动的亚运风景线。

图片

(图片:亚运主题丨来源:杭州发布)

同时,4辆地铁亚运主题包车也在四条客流量较大的地铁线路上亮相。这四辆包车以亚运“润泽”系统的紫色系和青色系为主色调,与各自线路的主题色相融合,创造了沉浸式的亚运氛围。这番精心打造为市民的日常出行增添了一份欢乐,让更多人们在城市的地铁系统中感受到亚运的热烈氛围。这不仅是一次交通运输的创意提升,更是杭州向世界展示独特魅力和对亚运会热情支持的生动体现。

图片

(图片:车厢内部布置丨来源:杭州发布)

此外,在亚运会期间,杭州将地铁车站布置成不同亚运项目的赛场主题,呈现出游泳、田径、乒乓球、电竞等不同运动项目的独特赛场氛围,将亚运氛围融入进城市的日常生活。通过这种方式,亚运会的运动精神和紧张氛围得以在城市交通系统中传播,为人们营造出一种全新的、与亚运相关的城市环境,提高了市民和游客对亚运会的关注度,同时也为城市的旅游业带来了新的亮点。

图片

(图片:赛场主题丨来源:小红书)

(二)借力亚运展示“最忆杭州”

借助杭州亚运会的契机,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携手各区利用地铁进一步展示杭州各地特色文化和旅游资源,于8月29日至11月30日推出了6列“人间天堂·最忆杭州”地铁专列。

图片

(图片:余杭区专列丨来源:杭州文旅指南)

以拱墅区和西湖区为例。作为杭州亚运会吉祥物之一的“宸宸”,以拱墅内部大运河南起点的标志性建筑——拱宸桥为原型。故而拱墅区专列以“千年大运河 南望是拱墅”为主题,以“亚运绿”为主色调,围绕大运河元素打造。这种颜色的运用不仅在视觉上传递出清新活力的感觉,同时也与亚运会息息相关,为乘客提供了一种深度的参与感。地面上复刻的“运”字印章更是将文化元素融入到整个车厢的环境中,使乘客置身于大运河的历史与文化之中。

图片

(图片:“运”字印章丨来源:杭州文旅指南)

西湖区专列则采用文字与漫画结合的方式创造了一个插画世界,强调“生活不在别处,西湖不止西湖”的核心理念。走过涂鸦了西溪、龙坞茶镇、天目里等知名地标的车厢,乘客被引导着去探索西湖之外的潮流文旅地标。这种插画式的设计使人置身于一个富有活力的故事情境中,设身处地地感受西湖区文化底蕴之外的时尚感和现代感,激发了参与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图片

(图片:西湖区专列丨来源:杭州文旅指南)

此外,在亚运会期间,各地铁站以亚运为主题的趣味互动打卡点也成功吸引了市民和游客的热情。来自杭州地铁沿线的各地“朋友们”齐聚打卡点,包括余杭的茶小僧、富阳的小富春和富丫丫、临安的滑雪运动员、淳安的骑行爱好者等,以潮流、超燃的快闪形式带领市民体验杭州的别样之美。动漫、非遗、城市形象IP等元素也在活动中得到了展示,满足了不同年龄段观众的兴趣。这不仅传递了亚运文化,点燃了大家“喜迎亚运”的热情,也以艺术化、文化性和互动性的方式全面展示了城市魅力与人文底蕴。

图片

(图片:互动打卡点丨来源:杭州文旅指南)

杭州文旅“人间天堂·最忆杭州”以艺术、文化和互动为核心,借助杭州地铁渠道,通过视觉、触觉和情感上的设计,引导参与者深入杭州的文化、历史和地域特色,邀请各方游客和本地市民一同沉浸在城市的美丽湖光山色中。与此同时,杭州还致力于借此向游客推荐高品质的旅游线路,向他们展示一个“国际范、时尚潮、江南韵、未来感十足的人间新天堂”。

地铁,“城市中的地下之舟”,承载着城市的脉搏,流动着文化的血液。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城市的地铁开始从“功能地铁”向“人文地铁”“文化地铁”进行转变。地铁与IP的双向赋能,让旅客改变被动接受身份,从而转变成为文旅体验的参与者和创造者,让每一次地下行走,都幻化成为城市文化沉浸式深度探索与感知。在地铁的疾驰中,感受独特的文化力量,感知IP创生的惊喜与感动,续写时代的文化故事。


中国传媒大学卜希霆教授认为,“沉浸式地铁”,不仅是一个概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转变。它突破了传统地铁的空间阈限,通过融入文旅IP元素,为乘客带来短暂而精彩的沉浸体验。从视觉设计到音效呈现,从静态展示到动态交互,通过将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特色元素融入到空间设计中,打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沉浸式体验,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城市的文化底蕴。在文交旅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沉浸式地铁空间的创意营造是一种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城市文化建设方式,它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的文化氛围和旅游吸引力,还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加丰富和有趣的城市生活体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个性化体验的需求不断增加,沉浸式地铁空间的创意营造将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城市文化建设中,成为城市发展的新亮点和新趋势。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