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画里的中国”策展手记

字号:T|T
2024-01-23 15:31 来源:文物之声

年画作为一种岁时绘画流行于民间,取材于人们的世俗社会生活,形式多样,以木版雕刻、彩色套印加彩绘而成的木版年画最为常见。年画历史悠久,产地众多,参与者和受众庞大,凝聚着百姓们朴素的情感和积极的生活态度,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几千年绵延不绝的中华文脉的一部分。

 

以流动博物馆之力

推广佛山木版年画

佛山是我国华南地区重要的年画产地。鼎盛时期,当地制作年画的店坊达200多家,从业者超过4000人。佛山木版年画的题材多以岭南地区人民,尤其是广大农村劳动群众的民俗习尚为主,形式多样,多以红、绿、黄、黑色木版套印,其中又以硍硃填丹的木版年画最具特色。2006年,佛山木版年画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此同时,传统的木版年画作坊仅剩“冯氏世家木版年画”一家。有鉴于此,广东省博物馆自2007年起即已与佛山市博物馆合作,通过“广东省流动博物馆”这一平台,在广东省内各文博单位之间推广佛山木版年画技艺,推出了“佛山木版年画展”。展览按门画、新年画、神像画、灯画、榜边画等不同的年画体裁划分展示版块,通过以清末版、民国版、1962年版套印的近80幅年画,辅以数十个知识图版,让省内观众了解了佛山木版年画这一独具岭南特色的非遗技艺。

 

“广东省流动博物馆”自2004年正式设立和运行以来,充分发挥平台优势,促进全省文博资源共建共享。截至2023年2月,广东省流动博物馆成员单位已达144家,覆盖了全省21个地市和绝大部分县级行政区域,年组织巡展超过200场次,仅非物质文化遗产类流动巡回展览就已涵盖了广彩瓷器、佛山石湾陶塑、龙门农民画、潮汕嵌瓷、肇庆端砚、阳春根雕、粤西木偶等广东省内极具代表性的传统技艺。此外,广东省流动博物馆还推出了系统介绍广东省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览。

 

“佛山木版年画展”自推出以来,先后在珠海市博物馆、东莞市博物馆等20余家广东省流动博物馆的成员单位展出,总参观人数近60万人次。为提升巡展的社会影响力,接展单位开展了多场针对青少年观众的年画讲解和制作等教育活动,并通过当地的新闻媒体进一步宣传佛山年画。在长期的巡展过程中,流动博物馆还完成了展览的重新设计、展品修复等工作。“佛山木版年画展”十七年的流动巡展之路,为“年画里的中国”展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汇集年画之大观的“年画里的中国”

国内多家博物馆藏有年画类的文物精品。2023年伊始,广东省博物馆联合佛山市博物馆、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天津博物馆、潍坊市博物馆、开封博物馆、绵竹年画博物馆等十余家单位,遴选300余件年画精品和年画印版,策划并推出了“年画里的中国”展览,以崭新的形式将藏在博物馆里、平日难得一见的年画进行了集中呈现,为广大观众了解和研究这一独特的文化宝藏提供了非常难得的机会。

 

主题叙事

“年画里的中国”突破以往年画类展览以地域或体裁划分展示内容的局限,按主题叙事,在结构上分为“神祇”“人物”“风物”“故事”四大部分,每一部分再按不同的主题细分。以“风物”为例,该部分分为民俗节庆、生息劳作、时事新闻、风景名胜、花鸟博古五个单元。

除木版年画外,岁朝图、扑灰年画、胶印新年画、民国月份牌年画等不同流派的广义年画也纳入展览的展示范围。同时,兼顾不同年画产地的风俗习惯,将河北武强、河南朱仙镇、天津杨柳青、潍坊杨家埠、苏州桃花坞、四川绵竹、广东佛山等地的年画特点融入展览内容中,从而以年画为载体,更广泛而深入地阐释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画”“版”结合

木版年画的版是年画匠人起稿、印版、刻版等技艺的载体,也是木版年画印制的基础。“年画里的中国”展览团队通过与各借展单位反复沟通,最终提借了八套来自不同年画产地的文物印版和非遗传承人使用的印版,其中就包括来自潍坊市博物馆的两套“神荼 郁垒”和“灶神”清代印版。将年画藏品和年画印版结合展示,可以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不同产地木版年画的制版技艺与印制流程,在欣赏年画的同时,感受雕版工艺之精美繁复,体会匠人精神之绵延不息。

 

为年助兴

年画包含了中国人祈福新年、寄愿福寿康宁的思想,是中国吉祥文化的典型代表。民间艺匠用色彩鲜艳、构图饱满的画纸衬托年节的热闹气氛,把千家万户装点得喜气洋洋。年画里的中国,充满民俗趣味,呈现出一派吉祥喜庆的景象。

 

“年画里的中国”展览在新春档推出,为了迎合展览主题和展期时间,整体设计定位凸显喜庆、欢聚、民俗、红火、热闹的氛围,以红色为主色调,以场景小品、体验空间、过渡走廊等形式,呈现出多样的空间展示效果。展览还将广东省内多种非遗技艺如鱼灯与兔灯等,与佛山木版年画技艺一道,应用于展陈设计,多种民俗艺术交相辉映,使展厅“年味十足”。

图片

观众参加“年画里的中国”展览

 

 

活化非遗

“年画里的中国”展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以博物馆年画藏品和展品为依托,广东省博物馆积极组织与年画相关的宣传、教育活动,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作与传承。

 

自开展以来,广东省博物馆通过社会媒体、自营新媒体渠道充分宣传展览与年画技艺。除制作主题动画、宣传视频外,还与央广网合作制作宣传视频“假如年画会说话”,以动画的形式让年画开口说方言,在央广网官网首页播放量达30余万次。开展期间,广东省博物馆共组织“年画里的中国”讲解服务160余场,其中志愿者讲解服务136场;多次邀请佛山木版年画的非遗传承人在馆内开展年画套印、丝网版画印刷等实践活动;通过《爱粤读》小报、微信导赏、专家讲座、展览图录等进行内容的拓展。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丰富了观众参观博物馆的体验,实现了活化非遗的展览传播目的。

 

将展览延伸到非遗街区去。为保护、传承好年画艺术,广东省博物馆在广州非遗街区举办年画展分会场“行花街 睇年画”,以广州市北京路的非遗街区作为展示空间,将省内多种非遗技艺与年画相结合,将年画融入当地的节庆风俗中,从而让年画更加贴近百姓、贴近生活,也为年画的复兴提供了新的途径。

 

绵延不断的非遗保护机制

从“佛山木版年画展”到“年画里的中国”,广东省博物馆从未间断对年画的保护和推广,而通过广东省流动博物馆实施的乡村振兴计划和“年画里的中国”流动巡回展览计划,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博物馆在年画保护传承中的作用,形成一套系统的非遗保护机制,将年画制作技艺和匠人精神永久延续下去。

 

开展期间,广东省博物馆与广州地铁合作,在广州地铁多条重要线路和站点设置分展场,展示中国不同地域、不同主题的年画艺术。2023年3月,广东省博物馆与驻罗坝镇帮扶工作队合作,通过广东省流动博物馆,将“年画里的中国”推广至广东省始兴县,助力乡村振兴。

 

早在“年画里的中国”筹展之初,广东省博物馆与联合主办单位、协办单位合作,筹集了一批不同年画产地非遗传承人的年画展品和印版,用以策划和实施全省城乡巡回展。“年画里的中国”在广东省博物馆的展出结束后,又以流动巡展的形式,到省内文博单位展出,更大限度地提升展览影响力,惠及广大观众。

 

广东省博物馆十七年如一日地推动,年画这一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而又绵延不断的年画保护传承之路。为观众打开了解民间艺术瑰宝的一扇窗,也为专业研究人员和艺术创作者提供了实物依据和灵感。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三亚市西河西路2号文体大楼三楼 0898-88666125
Copyright ©三亚市博物馆·公益 琼ICP备19004074号-1
  • 三亚旅文